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斜面轨道及调平在其上运行的小车的方法,小车沿所述环形斜面轨道运动,所述环形斜面轨道包括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所述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行进轨道倾斜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调平轨道设置于所述行进轨道上,该环形斜面轨道主要通过在行进轨道上设置调平轨道,来起到使小车在行进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小车由于行进轨道的引导而沿着行进轨道运动,同时调平轨道会支撑小车并让小车处于水平状态,大大提高了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乘客舒适度,并且减少了前期制造和后期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斜面上移动小车的调平系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环形斜面轨道上小车的运动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例如大型游乐场中小车在环形斜面轨道上的低、高速运动使得这些娱乐项目具有独特的乐趣,随着这样的娱乐设施越来越多,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问题也被逐渐暴露出来,小车在环形斜面轨道上行驶时,一般通过调整小车的配重或者在小车上安装一套复杂的升降机构来保持其水平,这样增加了小车的设计制造成本以及由于机构运动中的磨损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对于整个系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并需有一套严格的后期维保工作,增加了后期营运过程中的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通过环形斜面轨道来保持在其上行驶的小车的水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斜面轨道,小车沿所述环形斜面轨道运动,所述环形斜面轨道包括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所述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行进轨道倾斜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行进轨道用于引导所述小车沿所述行进轨道运动,所述调平轨道设置于所述行进轨道上,所述调平轨道用于支撑所述小车并使所述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进一步的,所述行进轨道包括主龙骨、若干内侧支撑架、若干外侧支撑架、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所述主龙骨、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主龙骨倾斜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若干内侧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内侧,所述若干外侧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外侧,所述内侧主轨道通过穿过所有的所述内侧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内侧,所述外侧主轨道通过穿过所述的所述外侧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外侧,所述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用于引导所述小车沿所述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运动,所述调平轨道设置于所述主龙骨上,且位于所述内、外侧主轨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调平轨道包括幅板和顶板,所述幅板和顶板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幅板设置于所述主龙骨上,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幅板上,所述幅板用于调节所述顶板的高度,所述顶板用于支撑在所述顶板上运动的小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环形斜面轨道调平在其上运行的小车的方法,所述调平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首先利用计算机软件把设计好的行进轨道和小车建模,然后模拟实际情况初步计算出环形斜面轨道中调平轨道的所需高度,然后投料生产出调平轨道;步骤二 在行进轨道精确安装完毕后,用小车在还没安装调平轨道的行进轨道上行走,在行走过程中确定调平轨道的所需高度,要求其高度正好让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走完一圈后调整调平轨道的一圈有效高度,并将其安装在行进轨道上;步骤三在调平轨道安装完毕后,用小车在安装好调平轨道的行进轨道上反复行走,在行走过程中观察小车是否始终保持水平,小车若产生倾斜,便使用打磨工艺提高调平轨道对应位置的高度精度,直到小车在行进轨道上走完一圈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所述行进轨道通过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对所述小车进行导向,同时通过调平轨道对所述小车进行支撑,使所述小车在所述行进轨道上行走;在步骤三中,所述行进轨道通过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对所述小车进行导向,同时通过调平轨道对所述小车进行支撑,使所述小车在所述行进轨道上行走。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所述行进轨道通过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对所述小车进行导向,同时通过调平轨道中的顶板对所述小车进行支撑,使所述小车在所述行进轨道上行走;在所有步骤中,调整所述调平轨道的高度即为调整所述幅板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主要通过在行进轨道上设置调平轨道,来起到使小车在行进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小车由于行进轨道的引导而沿着行进轨道运动,同时调平轨道会支撑小车从而使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无需通过调整小车的配重或在小车上安装一套复杂的升降机构来保持小车的水平,减少了整个项目的设计制造成本,并且该调平轨道不易磨损或损坏,无需经常更换或维护,减少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另外,由于小车的平稳及该轨道不像升降机构或配重系统一样容易磨损,因此小车在该环形斜面轨道上行驶是十分安全的,大大提高了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乘客舒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的调平方法流程图。在图1至图2中,1:小车;11 :平台;2 :行进轨道;21 :主龙骨;22 :内侧支撑架;23 :外侧支撑架;24 :内侧主轨道;25 :外侧主轨道;3 :调平轨道;31 :幅板;32 :顶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环形斜面轨道及其调平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该环形斜面轨道主要通过在行进轨道上设置调平轨道,来起到使小车在行进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小车由于行进轨道的引导而沿着行进轨道运动,同时调平轨道会支撑小车从而使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无需通过调整小车的配重或在小车上安装一套复杂的升降机构来保持小车的水平,减少了整个项目的设计制造成本,并且该调平轨道不易磨损或损坏,无需经常更换或维护,减少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另外,由于小车的平稳及该轨道不像升降机构或配重系统一样容易磨损,因此小车在该环形斜面轨道上行驶是十分安全的,大大提高了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的调平方法流程图。请重点参考图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斜面轨道,小车I沿所述环形斜面轨道运动,所述小车I包括平台11和轮组,所述环形斜面轨道包括行进轨道2和调平轨道3,所述行进轨道2和调平轨道3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行进轨道2倾斜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行进轨道2用于引导所述小车I沿所述行进轨道2运动,所述调平轨道3设置于所述行进轨道2上,所述调平轨道3用于支撑所述小车I并使所述小车I的平台11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斜面轨道主要通过在行进轨道2上设置调平轨道3,来起到使小车I的平台11在行进轨道2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小车I的平台11上可载人载物、装配舱体或空载,小车I的轮组由于行进轨道2的引导而沿着行进轨道2运动,同时调平轨道3会支撑小车I并让小车I的平台11与行进轨道2间保持适合的宽度,从而使小车I的平台11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基本水平状态,无需通过调整小车I的配重或在小车I上安装一套复杂的升降机构来保持小车I的球平台11的水平,减少了整个项目的设计制造成本,并且该调平轨道3不易磨损或损坏,无需经常更换或维护,减少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另外,由于小车I的平台11的平稳及该环形斜面轨道不像升降机构或配重系统一样容易磨损,因此小车I在该环形斜面轨道上行驶是十分安全的,大大提高了小车I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行进轨道2包括主龙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斜面轨道,供小车沿其运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所述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行进轨道倾斜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行进轨道用于引导所述小车沿所述行进轨道运动,所述调平轨道设置于所述行进轨道上,所述调平轨道用于支撑所述小车并使所述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斜面轨道,供小车沿其运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所述行进轨道和调平轨道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行进轨道倾斜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行进轨道用于引导所述小车沿所述行进轨道运动,所述调平轨道设置于所述行进轨道上,所述调平轨道用于支撑所述小车并使所述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斜面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轨道包括主龙骨、若干内侧支撑架、若干外侧支撑架、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所述主龙骨、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主龙骨倾斜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若干内侧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内侧,所述若干外侧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外侧,所述内侧主轨道通过穿过所有的所述内侧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内侧,所述外侧主轨道通过穿过所述的所述外侧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龙骨的外侧,所述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用于引导所述小车沿所述内侧主轨道和外侧主轨道运动,所述调平轨道设置于所述主龙骨上,且位于所述内、外侧主轨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环形斜面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轨道包括幅板和顶板,所述幅板和顶板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幅板设置于所述主龙骨上,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幅板上,所述幅板用于调节所述顶板的高度,所述顶板用于支撑在所述顶板上运动的小车。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斜面轨道调平在其上运行的小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首先利用计算机软件把设计好的行进轨道和小车建模,然后模拟实际情况初步计算出环形斜面轨道中调平轨道的所需高度,然后投料生产出调平轨道; 步骤二:在行进轨道精确安装完毕后,用小车在还没安装调平轨道的行进轨道上行走,在行走过程中确定调平轨道的所需高度,要求其高度正好让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走完一圈后调整调平轨道的一圈有效高度,并将其安装在行进轨道上; 步骤三:在调平 轨道安装完毕后,用小车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蒋柏年,潘令誉,梁峰,杨清,吴欣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上海游艺机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