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664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左机柜总成、动力底盘总成、数控送收膜总成、双线排线器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绕线机,用于特高压或超高压输变电,最大外径Φ1000毫米,最大宽度800毫米的电力互感器线圈的自动绕线、绝缘膜宽度自动精准裁剪、余膜自动回收、恒张力自动送膜或退膜、数控精密长度切膜、送膜自动导向、绝缘膜自动跟踪绕线线圈直径大小变化和宽度变化,尤其在包绕多层绝缘膜时,过渡导线的线距变化设有专用程序;在双线排线器总成的左右两侧,装有绕线导线数控张力控制,采用张力设定、检测、跟踪等闭环处理系统,使绕线的导线获得精准的张力,且正确显示绕线过程中导线受力动态变化的真实数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械精密加工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压或超高压电力互感器线圈的自动绕线机
技术介绍
特高压或超高压互感器是输变电领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在当前特高压或者超高压互感器生产中,互感器的线圈绕线是关键;现有技术中,线圈一般是采用漆包铜线应用在高精度自动绕线机,将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在现有技术中,国内能生产特高压或超高压、电压在100万伏以上互感器的企业很少,其主要原因是设备价格昂贵,维修耗费较高,且机故障较多。高精度自动绕线机的结构既复杂又要求精度较高,当前一般的小规模的企业难以生产,国家也未对绕线机的制造做出要求和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常作为非标准设备类型;当前国产绕线机在绝缘膜的几何尺寸切剪上精度不高,没有应用数控技术,尤其在送膜过程中未采用恒张力控制技术,在绕线包膜时,常出现不是先紧后松就是出现先松后紧的现象,从而制约互感器的绝缘性能;另外,在线圈绕制中对导线的张力更没有一个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从而导致导线拉伸率得不到控制,造成现有的绕线机在特高压或超高压领域中几乎得不到实际应用。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的在特高压或超高压领域中的自动绕线机存在的上述缺陷,有必要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机柜总成、动力底盘总成、数控送收膜总成、双线排线器总成;其中,所述左机柜总成包括主电气控制装置、气动控制装置、动力电机一和动力电机控制装置;所述动力底盘总成包括动力电机二,所述动力电机二连接传动主轴,所述传动主轴连接绕线主轴,所述绕线主轴下侧设置支承轴;所述数控送收膜总成包括数据上下左右移动机构和数据宽长度裁剪送收机构,所述数据上下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左右框架组,所述左右框架组上安装导向轴,所述左右框架组上安装数控升降组和数控移动组,所述数据宽长度裁剪送收机构包括送膜机架,所述送膜机架上安装余膜回收组、恒张力送模组、宽度裁膜组、送膜退膜组、气动收放组、长度切膜组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机柜总成、动力底盘总成、数控送收膜总成、双线排线器总成; 其中,所述左机柜总成包括主电气控制装置、气动控制装置、动力电机一和动力电机控制装置; 所述动力底盘总成包括动力电机二,所述动力电机二连接传动主轴,所述传动主轴连接绕线主轴,所述绕线主轴下侧设置支承轴; 所述数控送收膜总成包括数据上下左右移动机构和数据宽长度裁剪送收机构,所述数据上下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左右框架组,所述左右框架组上安装导向轴,所述左右框架组上安装数控升降组和数控移动组,所述数据宽长度裁剪送收机构包括送膜机架,所述送膜机架上安装余膜回收组、恒张力送模组、宽度裁膜组、送膜退膜组、气动收放组、长度切膜组和送膜导向组; 所述双线排线器总成包括自动排线器机构和左右数据张力器机构,所述自动排线器机构包括两个前后导向轴,两个前后导向轴之间设置滚珠丝杠组,还包括左右排线组,所述左右排线组端部安装排线臂升降组和排线臂组,所述滚珠丝杠组端部设置驱动设备组;所述左右数据张力器机构包括张力发生器、张力传感组和张力电流控制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绕线机装配电脑控制系统,所述电脑控制系统包括主机处理系统、主机控制功能键盘和触摸屏控制显示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绕线机包括作为支撑臂的右立臂总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机柜总成配置主电气控制柜、气动控制柜、动力电机控制柜和动力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轴上设置传动主轴编码器、传动主轴电磁制动器,所述传动主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恒通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