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6605 阅读:5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电距离大、装配稳定可靠的变压器骨架。其包括顶层、底层、绕线槽、磁芯槽、针脚和绝缘挡墙,从次级针脚到第一绝缘挡墙内侧的距离为4.5-7.5mm;第一绝缘挡墙的下端穿过PCB板并与PCB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压器骨架采用加长型第一绝缘挡墙、平衡围墙加大距离的爬电距离,不仅使其在使用时,能够稳固可靠地装配在PCB板上,而且还使其初次级爬电距离达到8.0mm以上,比现有的EE13型号骨架的初次级安全距离大大增加,符合国标GB4943-2011版的要求,安全距离增大后,不再需要在磁芯外表面包绝缘胶纸来增大爬电距离,简化了工艺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变压器产品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功率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的变压器骨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小功率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的变压器骨架,例如EE13型号的骨架,它包括顶层、底层、底层与顶层之间的绕线槽、纵向贯穿于顶层与底层之间的磁芯槽、针脚,而EE13型号骨架的底层结构造成初次级安全距离太小,爬电距离只有3mm,不符合国标GB4943-2011 (5千米海拔)的要求,此技术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为了增大初次级安全距离,在用这种骨架生产变压器时,常常需要次级走飞线和在磁芯的表面反包绝缘胶纸来增大爬电距离,工艺复杂、可靠性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爬电距离大、装配稳定可靠的变压器骨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包括顶层、底层、顶层与底层之间的绕线槽、纵向贯穿于顶层与底层之间的磁芯槽、设置于底层两侧外边缘的针脚及设于底层下表面且位于所述磁芯槽两侧的绝缘挡墙,从次级针脚到同侧的第一绝缘挡墙内侧的距离为4. 5 — 7. 5mm ;所述第一绝缘挡墙的下端穿过PCB板并与PCB板固定连接。环次级针脚所在底层下表面的周边设有一侧边开口的与所述第一绝缘挡墙相连接的向下凸出的平衡围墙。所述平衡围墙突出于底层下表面的距离为1. 35mm。从次级针脚到第一绝缘挡墙内侧的距离为6. 5mm。所述第一绝缘挡墙突出于底层下表面的距离为4. 35mm。所述第一绝缘挡墙的厚度为1. 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采用加长型第一绝缘挡墙、平衡围墙加大距离的爬电距离,不仅使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在使用时,能够稳固可靠地装配在PCB板上,而且还使其初次级爬电距离达到8. Omm以上,比现有的EE13型号骨架的初次级安全距离大大增加,符合国标GB4943-2011版(5千米海拔)要求,安全距离增大后,不再需要在磁芯外表面包绝缘胶纸来增大爬电距离,简化了工艺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变压器产品的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立体图。图2是图1中A向视图。图3是图1中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10,包括顶层1、底层2、顶层I与底层2之间的绕线槽3、纵向贯穿于顶层I与底层2之间的磁芯槽4、设置于底层2两侧外边缘的针脚5,即初级针脚52和次级针脚51,还包括设于底层2下表面分别与初次级针脚同处一侧且对置位于所述磁芯槽4两侧的绝缘挡墙6,即第一绝缘挡墙61和第二绝缘挡墙62,其中,初级针脚52与第二绝缘挡墙62位于一侧,次级针脚51与第一绝缘挡墙61位于另一侧。从次级针脚51到第一绝缘挡墙61根部(即第一绝缘挡墙61与次级针脚51近邻的部分)的距离为4. 5 — 7. 5mm,优选为6. 5mm ;第一绝缘挡墙61突出于底层下表面的距离为4. 35mm,其厚度为1. 2mm,装配时,第一绝缘挡墙61的下端穿过PCB板(即电路印制板)并与PCB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此,可使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装配于充电器中时,更加稳固牢靠。第二绝缘挡墙62突出于底层下表面的距离为1. 35mm。如图1、3所示,环次级针脚51所在底层2下表面的周边设有一侧边开口的并与第一绝缘挡墙61相连接的向下凸出的平衡围墙7,所述平衡围墙7突出于底层下表面的距离为1. 35mm,该平衡围墙7的下端面与第二绝缘挡墙62的下端面同处于一个平面,从而使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在装配时,能够稳当、更好的与PCB板面适配相接。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10,初次级爬电距离为自次级针脚51沿底层2下表面到第一绝缘挡墙61根部,再下行至其下端部,再沿其厚度向内到第一绝缘挡墙61内侧的距离,即为6. 5mm+4. 35mm+l. 2mm=12. 05mm,如果磁芯安装时到第一绝缘挡墙61下端面还有4.5mm距离的话,则需再加上磁芯下端到第一绝缘挡墙61下端面的距离,这时初次级爬电距离为16.5臟,远远满足国标684943-2011 (5千米海拔要求)对充电器用变压器初次级安全爬电距离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顶层(1)、底层(2)、顶层(1)与底层(2)之间的绕线槽(3)、纵向贯穿于顶层(1)与底层(2)之间的磁芯槽(4)、设置于底层(2)两侧外边缘的针脚(5)及设于底层(2)下表面且位于所述磁芯槽(4)两侧的绝缘挡墙(6),其特征在于:从次级针脚(51)到同侧的第一绝缘挡墙(61)内侧的距离为4.5-7.5mm;所述第一绝缘挡墙(61)的下端穿过PCB板并与PCB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顶层(I)、底层(2)、顶层(I)与底层(2)之间的绕线槽(3)、纵向贯穿于顶层(I)与底层(2)之间的磁芯槽(4)、设置于底层(2)两侧外边缘的针脚(5)及设于底层(2)下表面且位于所述磁芯槽(4)两侧的绝缘挡墙(6),其特征在于从次级针脚(51)到同侧的第一绝缘挡墙(61)内侧的距离为4. 5 — 7. 5mm ;所述第一绝缘挡墙(61)的下端穿过PCB板并与PCB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环次级针脚(51)所在底层(2)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