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帮助工程施工人员理解的隧道结构的模型。
技术介绍
隧道是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供交通立体化、穿山越岭、地下通道、越江、过海、管道运输、电缆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工程与其它建筑物施工不同,非本专业和无隧道施工经验的人员很少了解隧道施工的结构及流程。因此在施工前隧道的设计人员或者其它技术人员需要将隧道的结构及施工方法向施工人员作出详细的说明,俗称交底。以往进行交底隧道施工前进行交底是采用纸笔勾勒二维平面图进行交底,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纸审阅来抽象的理解隧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因理解失误造成材料及人工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模拟出隧道不同位置处的结构、便于施工人员理解隧道交底用模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交底用模型,由底板和具有可塑性材料制成的模仿隧道截面结构的骨架丝构成,所述骨架丝按照隧道截面的结构弯折成型后依次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本技术的改进在于所述底板为泡沫板,所述骨架丝为隧道施工过程中捆绑混凝土钢筋用的金属绑丝。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 ...
【技术保护点】
隧道交底用模型,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和具有可塑性材料制成的模仿隧道截面结构的骨架丝(2)构成,所述骨架丝(2)按照隧道截面的结构弯折成型后依次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交底用模型,其特征在于由底板(I)和具有可塑性材料制成的模仿隧道截面结构的骨架丝(2)构成,所述骨架丝(2)按照隧道截面的结构弯折成型后依次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丰,田生财,刘宏健,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河北省送变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