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
,特别涉及一种或人力或电力或双力并驱的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能效电力驱动部及链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由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及轻便电动摩托车,现已成为一种普及型短程代步车辆,特别对于普通上班一族而言,电动自行车或已作为日常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随着城市扩大道路延伸,而用于短程代步的电动自行车则使出行距离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有效提高现有电动自行车续行能力,增加其行驶里程,则更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公知的,就现有电动自行车技术及其产品开发应用之现状而言,如何来增加其续行里程,或局限于如下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通过增加蓄电池的容量配置来增加续行里程,而前提是须配用轻量化高性能的蓄电池,以减轻其重量,例如,现逐步推广应用的锂电池等,但目前成本偏高;显然,上述解决方案之关键,或更多依赖于在电池技术上有所突破,并形成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方能有效降低其成本。其二,是通过改进提高电力驱动系统之“能效比”,来降低驱动电机之所需功率,则可相应减少蓄电池的能量消耗,从而增加续行里程;但目前所采用的“轮毂式”电机,由于其构造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能效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之驱动及传动装置,包括电力驱动部、轴套式联轴器、高速链轮或高速飞轮、低速飞轮或低速链轮盘、以及后轮毂连接部、脚踏驱动飞轮、脚踏链轮盘、电驱动链条、脚踏驱动链条,其主要特征在于:电力驱动部(1)之驱动轴(2),通过一轴套式联轴器(3)与一高速链轮(4)相连接,其中,所述联轴器(3)的一端带有内螺纹,与驱动轴(2)其端部带有的外螺纹相吻合,而联轴器(3)的另一端带有外螺纹,则与高速链轮(4)之轴心孔内壁上带有的内螺纹相吻合;所述联轴器(3)与驱动轴(2)之间的螺纹连接、高速链轮(4)与联轴器(3)之间的螺纹连接,依次旋紧时其旋转方向,均与驱动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效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之驱动及传动装置,包括电力驱动部、轴套式联轴器、高速链轮或高速飞轮、低速飞轮或低速链轮盘、以及后轮毂连接部、脚踏驱动飞轮、脚踏链轮盘、电驱动链条、脚踏驱动链条,其主要特征在于 电力驱动部(I)之驱动轴(2),通过一轴套式联轴器(3)与一高速链轮(4)相连接,其中,所述联轴器(3)的一端带有内螺纹,与驱动轴(2)其端部带有的外螺纹相吻合,而联轴器(3)的另一端带有外螺纹,则与高速链轮(4)之轴心孔内壁上带有的内螺纹相吻合;所述联轴器(3)与驱动轴(2)之间的螺纹连接、高速链轮(4)与联轴器(3)之间的螺纹连接,依次旋紧时其旋转方向,均与驱动轴(2)的旋转方向相反,所称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为驱动车辆前行时的旋转方向;将所述高速链轮(4)通过链条(5)与一低速飞轮(6)相连接; 所述低速飞轮(6)是由一单向超越离合器、在其外圈装配一链轮盘而构成;将低速飞轮(6)和一脚踏驱动飞轮(7)都安装于后轮毂连接部(8)上,而所述连接部(8)则为一带有外螺纹的管状连接体,其中,所述低速飞轮(6)及脚踏驱动飞轮(7)之内套所带有的内螺纹,均与连接部(8)之外螺纹相吻合;上述两只飞轮出、7)与连接部(8)装配旋紧时,其旋转方向均与车轮前行时的旋转方向相同,而两只飞轮之外圈单向滑动时的旋转方向,则与车轮前行时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低速飞轮(6)与脚踏驱动飞轮(7)其内套相邻侧之间垫有一弹性垫圈(9);将所述脚踏驱动飞轮(7)通过链条(10)与脚踏链轮盘(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效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之驱动及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力驱动部(I)之驱动轴(2),也可以通过轴套式联轴器(3)与一高速飞轮(12)相连接,而高速飞轮(12)则通过链条(5)与一低速链轮盘(13)相连接,再由低速链轮盘(13)其内圈与后轮毂连接部(8)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效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之驱动及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力驱动部(I)是由一小功率高速电机与一减速箱结合而成的,其中,所述减速箱外壳大致呈扁盒形状,它由盒体(101)与盒盖(102)两部分构成;在所述盒体(101)底部之外壳上安装一高速电机(103),所述高速电机(103)之壳体与盒体(101)底部之外壳结合成一体;而由从动轴(104)与双轴承(105)所构成的从动轴组件,则装于轴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