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694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出油率高,并可有效改善压榨过程中出现的滑膛问题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它包括包括螺杆轴和设置在螺杆轴上的压榨螺纹,榨螺依次包括连接轴段,进料段,压榨段和出渣端,所述进料段上的压榨螺纹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沿螺杆轴径向延伸的防滑膛条纹,且防滑膛条纹所在的压榨螺纹侧面为面向出渣端的侧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榨油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
技术介绍
螺杆式榨油机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榨油机,通常以单螺旋和多螺旋的形式存在,且榨膛内的空余体积由榨油机得进料口往出渣口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油料沿榨膛内的榨螺往出渣口方向推进的过程中将油料中的油陆续挤出。目前的螺杆式榨油机存在的不足是,压榨出油率不佳,而料渣的残油率高;并且对于脱皮、壳等质地较软、变形抗力不佳的植物油料在使用上述榨油机进行压榨时容易出现滑膛现象,即榨油螺杆打滑空转,难以建立起榨油时所需的推进压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11137,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螺旋榨油机,包括机架,榨笼,螺旋轴及其传动装置,进料斗和出饼调节机构。该申请案的螺旋榨油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在进料斗内设置螺旋喂料器,其上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以便强制喂料,提高进料效率,进而提高榨油效率;但其仍就存在压榨出油率不佳,而料渣的残油率高;且植物油料在压榨过程中容易出现滑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螺杆式榨油机在压榨过程中易产生滑膛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压榨过程中出现的滑膛问题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螺。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螺杆式榨油机存在料渣的残油率高,影响压榨出油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料渣残油率高,影响压榨出油率的问题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包括螺杆轴和设置在螺杆轴上的压榨螺纹,榨螺依次包括连接轴段,进料段,压榨段和出渣端,所述进料段上的压榨螺纹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沿螺杆轴径向延伸的防滑膛条纹,且防滑膛条纹所在的压榨螺纹侧面为面向出渣端的侧面。本方案榨螺的连接轴段用于与榨油机的电机转子或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当油料进入榨油机的榨膛后将依次沿榨螺的进料段和压榨段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油料不断被压缩,从而将油料的油压榨出来;最后,油料的料渣由出渣端处排出。由于油料在沿榨螺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所受压力逐渐增大,且推进阻力也逐渐增大;当榨螺提供的推进压力不足时容易出现滑膛现象;因而本方案榨螺的进料段的压榨螺纹上朝向出渣端的侧面上设有防滑膛条纹,增大榨螺旋转时对油料的推进力,进而有效改善压榨过程中出现的滑膛问题。作为优选,压榨段由进料段往出渣端方向依次包括压缩段,反向增压段及引导段,所述压缩段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进料段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同,所述反向增压端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引导段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同。由于榨螺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对油料提供足够大的推进力,因而本方案的压榨段上设有反向增压段,且反向增压端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反;这样可以提闻对油料的棒油压力,进而提闻油料的出油率,有效改善料禮:残油率闻,影响压棒出油率的问题。另外,引导段用于将经过反向增压段的料渣顺利的导出。作为优选,压缩段与反向增压段之间设有缓冲段,该缓冲段对应的螺杆轴为光杆;所述反向增压段与引导段之间紧密连接。在压缩段与反向增压段之间设置缓冲段,是为了避免油料聚集在压缩段与反向增压段之间,造成油料堵塞;而反向增压段与引导段之间紧密连接,是为了更好的将经过反向增压段的料渣顺利的导出。作为优选,反向增压段的轴向长度小于压缩段轴向长度的1/4。本方案结构是为了保证榨螺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对油料提供足够大的推进力,在增大榨油压力的同时,使压榨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避免产生滑膛及堵塞问题。作为优选,压缩段上的压榨螺纹的一侧面上也设有沿螺杆轴径向延伸的防滑膛条纹,且防滑膛条纹所在的压榨螺纹侧面为面向出渣端的侧面。本方案结构是为了进一步增大榨螺在旋转过程中对油料提供的推进力。作为优选,防滑膛条纹为三角形齿,该三角形齿朝榨螺旋转方向的齿面垂直于螺杆轴的横截面,另一齿面为倾斜面。在油料沿榨螺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三角形齿上垂直于螺杆横截面的齿面能提供较大的周向推进力,进而有效的提高对油料的推进力;同时三角形齿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出油率高,并可有效改善压榨过程中出现的滑膛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轴段1、进料段2、压榨段3、出渣端4、螺杆轴5、压榨螺纹6、压缩段7、缓冲段8、反向增压段9、引导段10、防滑膛条纹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包括螺杆轴5和设置在螺杆轴上的压榨螺纹6。榨螺依次包括连接轴段1,进料段2,压榨段3和出渣端4。压榨段3由进料段往出渣端方向依次包括压缩段7,反向增压段9及引导段10。压缩段7与反向增压段9之间设有缓冲段8。该缓冲段8对应的螺杆轴为光杆,即缓冲段8对应的螺杆轴上未设螺纹。反向增压段9与引导段10之间紧密连接。压缩段7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进料段2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同。反向增压端9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7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反。引导段10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7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同。反向增压段的轴向长度小于压缩段轴向长度的1/4。如图1、图2所示,进料段2上的压榨螺纹6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沿螺杆轴5径向延伸的防滑膛条纹11。压缩段7上的压榨螺纹6的一侧面上也设有沿螺杆轴径向延伸的防滑膛条纹。防滑膛条纹11所在的压榨螺纹侧面为面向出渣端4的侧面。防滑膛条纹11为三角形齿。该三角形齿朝榨螺旋转方向的齿面垂直于螺杆轴的横截面,另一齿面为倾斜面。本技术榨螺的连接轴段I用于与榨油机的电机转子或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当油料进入榨油机的榨膛后沿榨螺的压榨螺纹6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油料不断被压缩从而将油料的油压榨出来。当油料沿进料段2和压缩段7前推进的过程中,其压榨螺纹6上的防滑膛条纹11能够极大的增大榨螺对油料的推进力,进而有效改善压榨过程中出现的滑膛问题;而由于榨螺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对油料提供足够大的推进力,因而在榨螺的压榨段3上设有反向增压段9,且反向增压端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反;这样可以提高对油料的榨油压力,进而提高油料的出油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包括螺杆轴(5)和设置在螺杆轴上的压榨螺纹(6),其特征是,榨螺依次包括连接轴段(1),进料段(2),压榨段(3)和出渣端(4),所述进料段(2)上的压榨螺纹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沿螺杆轴(5)径向延伸的防滑膛条纹(11),且防滑膛条纹所在的压榨螺纹(6)侧面为面向出渣端(4)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包括螺杆轴(5)和设置在螺杆轴上的压榨螺纹(6),其特征是,榨螺依次包括连接轴段(1),进料段(2),压榨段(3)和出渣端(4),所述进料段(2)上的压榨螺纹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沿螺杆轴(5)径向延伸的防滑膛条纹(11),且防滑膛条纹所在的压榨螺纹(6)侧面为面向出渣端(4)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其特征是,所述压榨段(3)由进料段往出渣端方向依次包括压缩段(7),反向增压段(9)及引导段(10),所述压缩段(7)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进料段(2)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同,所述反向增压段(9)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7)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引导段(10)的压榨螺纹的旋向与压缩段上的压榨螺纹的旋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螺,其特征是,所述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福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