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3691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效果佳,能够高效的排出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其内部结构散发的热量,提高榨油机的使用寿命的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它包括外壳,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传动装置及压榨机头,所述电机与相对的外壳侧面之间设有排风扇,且与排风扇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若干侧排风孔;所述压榨机头具有出渣口,且与出渣口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一缺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榨油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
技术介绍
榨油机是油料加工机械的一种,通过对芝麻、花生、大豆等胚料进行压榨加工出植物油并将料渣排出。传统的榨油机多为大型商用榨油机;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家中随时压榨出原汁原味的植物油;因而目前出现了一些小型的家用榨油机。由于小型家用榨油机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并且榨油量小;因而目前的小型家用榨油机中往往忽视了对其内部结构的排风散热。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016209U,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家用榨油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机壳以及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榨膛、进料轴、电机和齿轮组,所述榨膛呈圆筒型且横向地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榨膛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底部开设出油缝隙、前端设有出料渣的开口 ;所述进料轴包括前段的榨料段和后段的驱动段,所述榨料段置于所述榨膛内;所述驱动段则由所述榨膛后端伸出,所述电机则通过齿轮组与所述驱动段啮合并驱动所述进料轴整体旋转运作。虽然家用榨油机的榨油量小、工作时间短,但其在工作过程中电机、传动机构及榨膛仍就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聚集在榨油机壳体内部,不仅会影响到榨油机的使用寿命,还可能会影响到压榨出的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家用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其内部结构散发出的热量不能快速、有效的散发,影响榨油机的使用寿命以及压榨油液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能够高效的排出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其内部结构散发的热量,提高榨油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压榨油液的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包括外壳,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传动装置及压榨机头,所述电机与相对的外壳侧面之间设有排风扇,且与排风扇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若干侧排风孔;所述压榨机头具有出渣口,且与出渣口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一缺口。当本方案榨油机开始榨油时排风扇也同时启动,在排风扇工作的过程中榨油机外壳内的空气通过侧排风孔往排出,同时外部空气通过缺口处导入;从而在榨油机外壳内形成由缺口往侧排风孔方向流动的空气流,该空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将流经电机,传动装置及压榨机头;因而可以高效的排出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其内部结构散发的热量,提高榨油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压榨油液的质量不受这些热量的影响。作为优选,缺口与排风孔所在的外壳侧面相对设置。由于缺口与通风孔所在的外壳侧面相对设置,这样在排风扇工作时可以快速、有效的榨油机外壳内形成由缺口往侧排风孔方向流动的空气流,且形成的空气流的流动强度大,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作为优选,外壳底面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插槽,且该插槽设置在电机与相对的外壳侧面之间;上述排风扇设置在插槽内。本方案结构便于排风扇的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缺口设置在出渣口下方,且该缺口设在其所在侧面的底边处,缺口呈η字形。本方案的缺口不仅可以作为通风口,还可以作为油杯及用于收集料渣的接渣杯的取放口。作为优选,外壳底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压榨机头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圆弧形凹陷,所述压榨机头上靠近传动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圆弧形凹陷内。本方案结构通过支撑板对压榨机头进行支撑,保证榨油机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压榨机头榨油时的工作稳定性。作为优选,支撑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本方案结构使得支撑板在对压榨机头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空气流的流通。作为优选,外壳的外底面上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并且与电机相对应的外壳底面上设有若干下排风孔。由于外壳的外底面上设有支撑脚,使得外壳的外底面与榨油机所放置的物体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因而在排风扇工作时,可以在下排风孔与侧排风孔之间形成一道新的空气流,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尤其是对电机的散热。作为优选,侧排风孔的截面积由外壳内侧面往外侧面呈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趋势。本方案结构有利于提高空气流的空气流动强度,提高散热效果。作为优选,侧排风孔呈长条状并水平设置,各侧排风孔由下往上均匀排列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散热效果佳,能够高效的排出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其内部结构散发的热量;提高榨油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夕卜壳1 、排风扇2、电机3、传动装置4、压榨机头5、出洛口 6、缺口 7、侧排风孔8、插槽9、下排风孔10、支撑板11、油杯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不,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包括外壳1,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3,传动装置4及压榨机头5。压榨机头5下方设有油杯12。压榨机头5的端部具有出渣口6,且外壳I侧面上设有与压榨机头的出渣口相对应的排渣口。与出渣口 6相对应的外壳I侧面上设有一缺口 7。该缺口设置在出渣口下方,且该缺口设在其所在侧面的底边处。缺口呈η字形。电机3与相对的外壳I侧面之间设有排风扇2,具体说是,外壳I底面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插槽9,且该插槽设置在电机与相对的外壳侧面之间;上述排风扇2设置在插槽9内。与排风扇2相对应的外壳I侧面上设有若干侧排风孔8。侧排风8孔呈长条状并水平设置,各侧排风孔由下往上均匀排列分布。侧排风孔的截面积由外壳内侧面往外侧面呈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趋势。上述缺口 7与排风孔8所在的外壳侧面相对设置。外壳I底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压榨机5头的支撑板11。该支撑板11的上端设有圆弧形凹陷,压榨机头上靠近传动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圆弧形凹陷内。支撑板11上设有若干通风孔。外壳I的外底面上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并且与电机2相对应的外壳底面上设有若干下排风孔10。当本技术的榨油机开始榨油时,排风扇2也同时启动。在排风扇2工作的过程中榨油机外壳内的空气通过侧排风孔8往排出,同时外部空气通过缺口 7及下排风孔10处导入;从而在榨油机外壳I内形成由缺口 7和下排风孔10往侧排风孔8方向流动的空气流。该空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将流经电机,传动装置及压榨机头;因而可以高效的排出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其内部结构散发的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包括外壳(1),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3),传动装置(4)及压榨机头(5),其特征是,所述电机与相对的外壳侧面之间设有排风扇(2),且与排风扇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若干侧排风孔(8);所述压榨机头具有出渣口(6),且与出渣口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一缺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包括外壳(I),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3),传动装置(4)及压榨机头(5),其特征是,所述电机与相对的外壳侧面之间设有排风扇(2),且与排风扇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若干侧排风孔(8);所述压榨机头具有出渣口(6),且与出渣口相对应的外壳侧面上设有一缺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缺口与排风孔所在的外壳侧面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外壳(I)底面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插槽(9),且该插槽设置在电机与相对的外壳侧面之间;上述排风扇设置在插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排风系统的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缺口(7 )设置在出渣口下方,且该缺口设在其所在侧面的底边处,缺口呈η字形。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福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