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滚筒脱粒分离试验装置,主要适用于水稻、油菜、小麦、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的脱粒分离作业。
技术介绍
脱粒分离中的脱净率、夹带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和脱粒功耗等是联合收割机作业中必须控制的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联合收割机各部件性能的研究改进,主要通过田间试验,但是收获机械田间试验受气候、田间情况和机器本身参数可调范围局限性的影响,使得这种试验方法存在很多限制,也使得某些指标无法实时测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脱粒滚筒转速的改变困难,很难得到不同转速下的脱粒分离效果。2.脱粒滚筒的扭矩不易测量,很难得到脱粒装置所消耗的功率。3.脱粒滚筒及脱粒元件的更换比较麻烦,因此不同脱粒元件排列的滚筒脱粒效果对比困难。4.脱净率、夹带损失率及脱粒功耗难以精确测量。5. 在田间试验不能实时观察,也很难得到作物在脱粒过程中脱出混合物的分布状态。田间试验的目的是对多滚筒联合收割机整机性能和作业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而要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喂入量、脱粒滚筒转速、凹板间隙、脱净率、夹带损失率、滚筒的脱粒功耗以及脱粒过程中籽粒的运动规律等进行测量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对多滚筒联合收割机各个部件的优化改进仅仅依靠田间试验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室内台架试验来进行。目前,有关能够消除田间因素对多滚筒联合收割机的性能和部件进行检测的相关专利还没有检索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田间试验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多滚筒脱离分离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具有参数调整方便、便于测量、能再现各种工况等特点,能消除现有试验方法存在的缺点。为了解决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滚筒脱粒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输送装置通过喂入口(3)连接到脱粒分离装置前部,脱粒分离装置的后部安装秸秆粉碎抛洒装置(17)与控制台(35);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带(1)由输送带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脱粒分离装置包括割台搅龙(4)、输送槽(7)、第一滚筒(8)、第二滚筒(11)和第三滚筒(14),所述割台搅龙(4)连接在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带(1)之后,在割台搅龙驱动轴(31)上安装一个转速?扭矩传感器B(32),割台搅龙(4)后连接输送槽(7),输送槽(7)连接喂入口(3)和第一滚筒(8),在输送槽动力输入轴上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5),第一滚筒(8)连接到第二滚筒(11),第二滚筒(11)连接到第三滚筒(14),在三个滚筒的动力输入轴上分别安装转速?扭矩传感器A(26);所述秸秆粉碎抛洒装置(17)设置于第三滚筒(14)之后,在秸秆粉碎抛洒装置驱动轴(29)上安装一个转速?扭矩传感器C(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滚筒脱粒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输送装置通过喂入口(3)连接到脱粒分离装置前部,脱粒分离装置的后部安装秸杆粉碎抛洒装置(17)与控制台(35); 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带(I)由输送带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脱粒分离装置包括割台搅龙(4)、输送槽(7)、第一滚筒(8)、第二滚筒(11)和第三滚筒(14),所述割台搅龙(4)连接在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带(I)之后,在割台搅龙驱动轴(31)上安装一个转速-扭矩传感器B (32),割台搅龙(4)后连接输送槽(7),输送槽(7)连接喂入口(3)和第一滚筒(8), 在输送槽动力输入轴上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5),第一滚筒(8)连接到第二滚筒(11),第二滚筒(11)连接到第三滚筒(14),在三个滚筒的动力输入轴上分别安装转速-扭矩传感器A(26);所述秸杆粉碎抛洒装置(17)设置于第三滚筒(14)之后,在秸杆粉碎抛洒装置驱动轴(29)上安装一个转速-扭矩传感器C (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滚筒脱粒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与控制系统,所述检测与控制系统将转速传感器(5)、转速-扭矩传感器A (26)、转速-扭矩传感器C (30)、转速-扭矩传感器B (32)分别连接到工控机(39),通过工控机(39)内的监控软件和检测与控制系统的操纵台(33)进行检测和控制所述试验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滚筒脱粒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搅龙驱动电机(6)和秸杆粉碎驱动电机(19)为变频电机,秸杆粉碎抛洒装置的传动比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皮带轮来进行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滚筒脱粒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8)在第一滚筒顶盖(9)和第一滚筒凹板(10)组成的空腔内,第一滚筒(8)与第一滚筒顶盖(9)的间隙为40mm 60mm,第一滚筒(8)与第一滚筒凹板(10)的间隙为30mm 50mm,第一滚筒(8)由第一滚筒驱动电机(24)驱动;第二滚筒(11)在第二滚筒顶盖(12)和第二滚筒凹板(13 )组成的空腔内,第二滚筒(11)与第二滚筒顶盖(12 )的间隙为30mm 50mm,第二滚筒(11)与第二滚筒凹板(13)的间隙为20mm 40mm,第二滚筒(11)由第二滚筒驱动电机(23)驱动;第三滚筒(14)在第三滚筒顶盖(15)和第三滚筒凹板(16)组成的空腔内,第三滚筒(14)与第三滚筒顶盖(15)的间隙为20mm 40mm,第三滚筒(14)与第三滚筒凹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明,徐立章,唐忠,赵湛,许太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