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4621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19:27
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属于土木工程中岩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泥石流运动过程沿程侵蚀作用的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可组合、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包括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滑落轨道试验槽及侵蚀带试验槽,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滑落轨道支架上,近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侵蚀带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近地端安装在侵蚀带支架上;滑落轨道试验槽内设置有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其后方为初始材料滑落区;侵蚀带试验槽内设置有被侵蚀材料放置槽;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及滑落轨道支架分别安装在底座支撑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中岩土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泥石流运动过程沿程侵蚀作用的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越发频繁,爆发规模也越来越大。泥石流的爆发常常会冲毁公路桥梁,湮没土地房屋,堵塞河流航道,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了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在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水运交通建设、矿山开发及国防工程等诸多领域很早就开展起对泥石流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并对其演化规律及防治措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由于问题本身极具复杂性,泥石流仍然是当今国内外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课题。在泥石流运动过程中,途经的松散表层材料很可能会因泥石流的剪切作用而失效,并随泥石流一同运动。泥石流的沿程侵蚀作用有时非常显著。沿程侵蚀增加了泥石流运动的体积,改变了运动材料的组成,是形成大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泥石流动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而需要在泥石流动力过程模拟中予以考虑。目前,泥石流动力过程的研究现状是对泥石流动力过程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沿程侵蚀作用的研究仍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现有试验装置存在的问题1、组装后不可拆卸现有的试验装置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情况而设计的,而试验需要从多重角度考虑问题,则现有试验装置不能提供一个适合的平台;2、装置的功能单一因为在作模拟试验时,往往需要验证几个甚至多个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现有的试验装置对试验来讲存在很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可组合、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包括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滑落轨道试验槽及侵蚀带试验槽,其特点是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滑落轨道支架上,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近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侵蚀带试验槽的近地端安装在侵蚀带支架上;在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内设置有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内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的后方为初始材料滑落区;在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内设置有被侵蚀材料放置槽;所述的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及滑落轨道支架分别安装在底座支撑板上。在所述的被侵蚀材料放置槽内设置有调整板和调节块,所述的调整板设置在被侵蚀材料放置槽前端的槽底,所述的调节块紧贴调整板放置在被侵蚀材料放置槽的后端;在所述的调节块上方固定有轨道板,所述的轨道板一端与紧贴调整板的调节块一侧对齐,另一端延伸到滑落轨道试验槽的初始材料滑落区内。所述的调整板和调节块在滑落方向上的宽度相等。所述的底座支撑板设置为三块,三块底座支撑板之间由底座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与滑落轨道试验槽和侵蚀带试验槽之间,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与底座支撑板之间,底座支撑板与底座连接杆之间均由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内设置有不同粗糙度的材料滑落轨道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侵蚀材料的滑落高度的变化,并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及滑落轨道支架来实现侵蚀轨道角度的变化,同时改善了由于构造等因素造成的有限高度和倾斜角度模拟的情况,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减被侵蚀材料放置槽内的调节块的数量来实现侵蚀带长度的变化。2、本专利技术针对泥石流动力过程研究的一系列试验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使试验具有可重复性;针对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通过基于本专利技术基础上的相关试验,来补充试验结果,使试验具有补充性与验证性。3、本专利技术具有可拆卸、可组合、操作简便、功能多样、可重复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落轨道试验槽与侵蚀带试验槽倾角不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落轨道试验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侵蚀带试验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一底座支撑板,2—底座连接杆,3—侵蚀带支架,4一过渡支架,5—滑落轨道支架,6—滑落轨道试验槽,7—侵蚀带试验槽,8—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9一被侵蚀材料放置槽,10—初始材料滑落区,11 一材料滑落轨道面,12—螺纹紧固件,13—轨道板,14-调整板,15—调节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3、4所示,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包括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滑落轨道支架5、滑落轨道试验槽6及侵蚀带试验槽7,其特点是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6的远地端安装在滑落轨道支架5上,滑落轨道试验槽6的近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4上;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7的远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4上,侵蚀带试验槽7的近地端安装在侵蚀带支架3上;在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6内设置有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8,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6内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8的后方为初始材料滑落区10 ;在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7内设置有被侵蚀材料放置槽9 ;所述的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及滑落轨道支架5分别安装在底座支撑板I上。在所述的被侵蚀材料放置槽9内设置有调整板14和调节块15,所述的调整板14设置在被侵蚀材料放置槽9前端的槽底,所述的调节块15紧贴调整板14放置在被侵蚀材料放置槽9的后端;在所述的调节块15上方固定有轨道板13,所述的轨道板13 —端与紧贴调整板14的调节块15 —侧对齐,另一端延伸到滑落轨道试验槽6的初始材料滑落区10内。所述的调整板14和调节块15在滑落方向上的宽度相等。所述的底座支撑板I设置为三块,三块底座支撑板I之间由底座连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的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滑落轨道支架5与滑落轨道试验槽6和侵蚀带试验槽7之间,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滑落轨道支架5与底座支撑板I之间,底座支撑板I与底座连接杆2之间均由螺纹紧固件12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6内设置有不同粗糙度的材料滑落轨道面1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次使用过程(I)底座支撑板I与底座连接杆2、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及滑落轨道支架5的安装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首先,将底座支撑板I按要求的距离放置在平地上,按照试验要求角度选择相应的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及滑落轨道支架5,并且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及滑落轨道支架5的倾角相同;然后将三者依次放置在相对应的底座支撑板I上,通过螺纹紧固件12再将四者组装在一起;最后,通过螺纹紧固件12将底座连接杆2与底座支撑板I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架组合体。实施例2 如图2所示,首先,将底座支撑板I按要求的距离放置在平地上,按照试验要求角度选择相应的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及滑落轨道支架5,并且侵蚀带支架3、过渡支架4及滑落轨道支架5的倾角不同;然后将三者依次放置在相对应的底座支撑板I上,通过螺纹紧固件12再将四者组装在一起;最后,通过螺纹紧固件12将底座连接杆2与底座支撑板I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架组合体。(2)滑落轨道试验槽6和侵蚀带试验槽7的安装如图1、2所示,分别将滑落轨道试验槽6和侵蚀带试验槽7按要求放置在先前已经组装好的支架组合体上,调整好滑落轨道试验槽6和侵蚀带试验槽7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包括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滑落轨道试验槽及侵蚀带试验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滑落轨道支架上,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近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侵蚀带试验槽的近地端安装在侵蚀带支架上;在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内设置有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内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的后方为初始材料滑落区;在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内设置有被侵蚀材料放置槽;所述的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及滑落轨道支架分别安装在底座支撑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包括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滑落轨道试验槽及侵蚀带试验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滑落轨道支架上,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近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的远地端安装在过渡支架上,侵蚀带试验槽的近地端安装在侵蚀带支架上;在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内设置有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所述的滑落轨道试验槽内侵蚀材料滑落控制隔板的后方为初始材料滑落区;在所述的侵蚀带试验槽内设置有被侵蚀材料放置槽;所述的侵蚀带支架、过渡支架及滑落轨道支架分别安装在底座支撑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多功能流通试验槽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被侵蚀材料放置槽内设置有调整板和调节块,所述的调整板设置在被侵蚀材料放置槽前端的槽底,所述的调节块紧贴调整板放置在被侵蚀材料放置槽的后端;在所述的调节块上方固定有轨道板,所述的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述红昝世明王存根樊赟赟倪勇黄立夫王一然高轩麟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