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卷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1251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0 01:23
在层积式电池或蓄电器的卷绕过程中,当在一次卷绕操作结束之后转入下一次卷绕操作时,可以利用隔离物来简化并加速处理。在将具有一个成品所需长度的一对电极(2,3)和置于这一对电极之间的隔离物(4,5)卷绕在芯部(9)上的电极卷绕过程中,在卷绕工位将电极(2,3)和隔离物(4,5)卷绕在芯部(9)上,此后仅仅切割电极(2,3),然后分别将卷绕在芯部(9)上的电极(2,3)和隔离物(4,5)以及进行下一次卷绕将要围绕的新芯部(9)移动到下一工位(C)和卷绕工位(B)。随后,使在下一工位(C)处卷绕在芯部(9)上的各隔离物(4,5)靠近位于卷绕工位(B)的新芯部(9),将各隔离物牢固地固定在新芯部(9)上,并且在下一工位(C)和卷绕工位(B)之间切割各隔离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连续地制造设置于电池或蓄电池的壳体内的电极组的过程中通过将一对(正、负)电极和用于绝缘的各隔离物一起卷绕在芯部上来形成层积电极的,即当在一次卷取操作结束之后转入下一次卷取操作时相对于芯部处理隔离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在蓄电池中,一对(正、负)电极在卷绕于芯部上的状态下设置在壳体内。在这种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电极卷绕装置将一对电极夹着用于绝缘的各隔离物在芯部上卷绕所需长度,然后将电极切割成一个成品单位。按照常规,当各电极和各隔离物在芯部上卷起时,单独地切割电极和隔离物。因此,在电极卷绕装置中,分别为一对电极和各隔离物独立地设置用于在切割后保持后面的电极和隔离物的切割端的夹子。这样使电极卷绕装置变得复杂且昂贵。类似地,在卷取操作的初始阶段中,分别对一对电极和各隔离物独立地执行将后面的电极和隔离物的切割端固定在将要卷绕的新芯部上的操作。因此,在上一次卷取操作结束之后且在下一次卷取操作开始之前固定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操作花费时间并且成为提闻生广效率的障碍。专利文献I披露了一种用于将各片材前端部与卷绕轴连接的技术。由于夹爪将各片材前端部单独地抓取到适当位置,所以这种技术无法实现对片材前端部的简单处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 No. 4,060,732 (JP-A-2004-26256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当在一次卷取操作结束之后转入下一次卷取操作时,利用隔离物来简化处理并提高处理速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具有下述电极卷绕过程将各隔离物置于正、负一对电极之间,将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具有一个成品长度的部分卷绕在芯部上,并且基于每个成品单位切割各电极和各隔离物。所述包括下述步骤在卷绕工位将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具有一个成品长度的所述部分卷绕在所述芯部上并仅仅切割所述一对电极;使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卷绕在所述芯部上的所述部分移动到下一工位并使得用于下一次卷绕操作的新芯部移动到所述卷绕工位,以便使在所述下一工位处具有卷绕在所述芯部上的部分的各隔离物靠近位于所述卷绕工位的所述新芯部;将各隔离物紧固在位于所述卷绕工位的所述新芯部上;以及在所述下一工位和所述卷绕工位之间的位置切割各隔离物(权利要求1)。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中,使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卷绕在所述芯部上的部分沿着圆弧从所述卷绕工位移动到所述下一工位(权利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与电极卷绕过程有关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在电极卷绕步骤中在卷绕工位仅仅切割一对电极,然后使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卷绕在芯部上的部分移动到下一工位(停绕取出工位)并使得用于下一次卷绕操作的新芯部移动到卷绕工位,以便在下一工位处具有卷绕在芯部上的部分的各隔离物在被切割之前靠近位于卷绕工位的新芯部并且到达能够被紧固在新芯部上的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以高速度将各隔离物紧固在新芯部上。此外,在下一工位和卷绕工位之间的位置,即沿着隔离物移动方向在隔离物紧固在新芯部上的位置的下游切割各隔离物,并且将后面隔离物的切割端部保持并紧固在下一个芯部上。因此,不需要用于保持各隔离物的夹子以及用于引导或定位切割端部的装置,并且可以容易且连续、快速地处理各隔离物的成组的切割端部(权利要求1)。当芯部从卷绕工位移动到下一工位时,各隔离物的卷起部分的后端部靠近已经移动到卷绕工位的新(下一个)芯部。因此,不需要用于使各隔离物靠近下一个芯部的专门机构,并且可以容易地将各隔离物的后端部引导至所需位置(权利要求1)。在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卷绕在芯部上的部分沿着圆弧从卷绕工位移动到下一工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旋转式分度装置沿着圆弧连续地实施电极制造过程(权利要求2)。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一对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引导路径及芯部移动顺序。图2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芯部在芯部安装工位A安装在卷取芯上的状态。图3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在芯部安装工位A安装好的芯部移动到卷绕工位B之后各隔离物的端部被拉出到停绕取出工位C并被固定在该处的状态。图4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各隔离物被紧固在位于卷绕工位B的芯部上的状态。图5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各隔离物在紧固在芯部上之后在位于卷绕工位B的芯部附近被切断的状态。图6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各电极和各隔离物在卷绕工位B彼此贴合地被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图7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在各电极和各隔离物在卷绕工位B卷绕在芯部上之后在各引导路径中切断电极的状态。图8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在各电极和各隔离物在卷绕工位B卷绕在芯部上之后在各隔离物保持未被切割的情况下,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卷绕在芯部上的部分移动到停绕取出工位C并且在芯部安装工位A安装好的另一个芯部移动到卷绕工位B。图9是电极卷绕装置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各隔离物被紧固在位于卷绕工位B的芯部上并且各隔离物的被切割出的卷绕端部被固定以便停绕取出工位C处的卷绕停止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所示电极卷绕装置中,带状的正极侧电极2和负极侧电极3以及待夹在这一对电极2和3之间的用于绝缘的两个带状隔离物4和5从相应的卷盘(未示出)被送出,在必要时经过多个引导辊11、12、13、14、用于调节张力或速度的浮动辊(未示出)及用于调整宽度方向的偏斜的装置(未示出),并且被引导至位于旋转式分度工作台6附近的一对夹持辊10所在的位置。在沿着电极移动方向在一对夹持辊10的上游侧穿过电极夹23或24及一对电极切割器25或26之后,每个电极2或3被引导至一对夹持棍10之间。在必要时,一对夹持辊10以如下方式设置夹持辊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另一个接触和分离。每一对电极切割器25或26例如属于剪切类型并且设置用于切割电极2或3。每个电极夹23或24保持电极2或3的作为由电极切割器25或26切割出的后续部分的切割端并且移动到一对夹持辊10的位置,从而将电极2或3的切割端引导至一对夹持辊10之间的卷绕可开始位置。例如,分度工作台6在其彼此间隔120° (中心角)的外周位置具有可旋转的卷绕轴7。中心轴8间歇地每次带动三个卷绕轴7转过120°,从而每个卷绕轴7依次移动到芯部安装工位A、卷绕工位B和停绕取出工位C。例如,分度电动机(未示出)在分度工作台6的后侧间歇地每次驱动分度工作台6转过120° (中心角)。当停在芯部安装工位A或卷绕工位B或停绕取出工位C时,每个卷绕轴7通过例如离合器等连接装置与位于分度工作台6的后侧的轴驱动电动机(未示出)的输出轴连接,从而可以旋转所需次数。例如,每个卷绕轴7在其前轴端位置具有分体式的扁平卷取芯15。在安装了芯部9之后,卷取芯15沿着卷绕轴7的径向彼此分离以产生较大的外周长。在电极2和3及隔离物4和5的各部分卷绕在芯部9上之后,卷取芯15移位到彼此完全贴合的位置,从而卷取芯15的外周长减小。这样建立了芯部9以及电极2和3及隔离物4和5的卷起部分可以容易地从卷取芯15被拉出的状态。为此目的,各卷取芯15的移位驱动装置(未示出)包括在旋转轴7内部。卷取芯15可以是简单的一体式而不是分体式,并且可以是圆形的而不是扁平的。如上所述,分度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10 JP 2010-1793471.一种电极卷绕方法,具有下述电极卷绕过程 将各隔离物置于正、负一对电极之间,将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具有一个成品长度的部分卷绕在芯部上,并且基于每个成品单位切割各电极和各隔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卷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卷绕工位将各电极和各隔离物的具有一个成品长度的所述部分卷绕在所述芯部上并仅仅切割所述一对电极; 使各电极和各隔离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原勉
申请(专利权)人:小松NTC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