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装置及其支撑底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542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及其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形状对称,且呈轴对称铰接,第一铰接部设置在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后侧和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后侧,第二铰接部设置在第一结构件的顶端和第二结构件的顶端,最大铰接夹角小于180度;当支撑底座展开时,支撑底座呈三角锥框架结构;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一卡勾,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二卡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支撑底座在使用时将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展开,形成三角锥框架结构,组装方便,且可放置于台面上,确保了稳定性;需要装箱时,将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折叠,拆卸方便,且节约占用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板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及其支撑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平板电视的发展,平板电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家庭用户,平板电视都得到了广泛使用。平板电视在使用时,需要挂在墙上或立在一个台面上,如果要将电视机立起来,则需要一个底座支撑。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底座支撑占用的空间都比较大,包装时占用的体积大,在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带来很大不便。此外,通常平板显示产品采用的电视机底座都是通过螺丝将底座与底座支架进行固定,再通过螺钉将底座支架与显示器连接,从而将电视机立起,但这种竖机方式对用户来说操作起来很不方便,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才能操作,当移动电视需要拆卸底座时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组装拆卸方便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支撑底座。本技术提出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及其支撑底座,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形状对称,且呈轴对称铰接,第一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后侧和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后侧,第二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顶端和第二结构件的顶端,最大铰接夹角小于180度;当所述支撑底座展开时,所述支撑底座呈三角锥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一卡勾,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二卡勾。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呈三角板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呈L形,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两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结构件的两臂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两臂之间的夹角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部包括门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底端后侧的第一套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件底端后侧的第三套环,所述第三套环与所述第一套环配合,所述门轴穿过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三套环;所述第二铰接部包括螺钉、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顶端的第二套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件顶端的第四套环,所述第四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配合,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二套环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四套环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三套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套环和第四套环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装饰条,所述装饰条跨接在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之间,所述装饰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勾卡合,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卡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卡柱,所述第一卡勾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簧卡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勾卡合时,所述第一弹簧卡柱伸入所述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卡柱,所述第二卡勾的对应于所述第二弹簧卡柱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卡合时,所述第二弹簧卡柱伸入所述第四卡槽。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的顶端和第二结构件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磁铁。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底部和第二结构件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孔和与所述第一卡孔过盈配合的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卡勾上方和第二卡勾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孔和与所述第二卡孔过盈配合的第二橡胶垫。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还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形状对称,且呈轴对称铰接,第一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后侧和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后侧,第二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顶端和第二结构件的顶端,最大铰接夹角小于180度;当所述支撑底座展开时,所述支撑底座呈三角锥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一卡勾,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二卡勾。本技术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支撑底座通过支撑底座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轴对称铰接结构,实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开合;在使用时将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展开,形成三角锥框架结构,组装方便,且可放置于台面上,确保了稳定性;需要装箱时,将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折叠,拆卸方便,且节约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展开时的结构不意图;图1(b)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折叠时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展开时安装有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平板显示装置的安装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 (a)和图1 (b)所示,图1 (a)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 (b)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的支撑底座,包括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的形状对称,且呈轴对称铰接,第一铰接部设置在第一结构件10的底端后侧11和第二结构件20的底端后侧21,第二铰接部设置在第一结构件10的顶端12和第二结构件20的顶端22,最大铰接夹角小于180度。第一结构件10的底端前侧16延伸出第一卡勾15, 第二结构件20的底端前侧26延伸出第二卡勾25。本实施例以L形结构为例,将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设计为L形,通过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的轴对称铰接结构,实现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的开合,在使用时将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展开,由于最大铰接夹角小于180度,展开后的支撑底座呈三角锥框架结构,组装方便,且确保了稳定性;支撑底座能够立于桌面上,并且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放置在支撑底座上,通过第一卡勾15和第二卡勾25抵挡显示屏外框前端,防止显示屏滑落;需要装箱时,将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折叠,拆卸方便,且节约占用空间。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展开时安装有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 (a)和图1 (b)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支撑底座还包括装饰条30,装饰条30跨接在第一^^勾15和第二卡勾25之间,装饰条3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槽和第二卡槽,第—槽与第—^勾15卡合,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25卡合。一方面,装饰条30起到固定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的作用,第一结构件10、第二结构件20与装饰条30共同组成三角锥框架结构,确保了整个支撑底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放置在支撑底座上时,装饰条30抵触在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下边框前侧,有效防止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滑落。此外,为了进一步防止装饰条30脱离第一卡勾15和第二卡勾25,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卡柱,第一卡勾15的对应于第一弹簧卡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勾15卡合时,第一弹簧卡柱伸入第三卡槽;第二卡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卡柱,第二卡勾25的对应于第二弹簧卡柱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25卡合时,第二弹簧卡柱伸入第四卡槽。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爆炸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形状对称,且呈轴对称铰接,第一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后侧和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后侧,第二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顶端和第二结构件的顶端,最大铰接夹角小于180度;当所述支撑底座展开时,所述支撑底座呈三角锥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一卡勾,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二卡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的形状对称,且呈轴对称铰接,第一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后侧和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后侧,第二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件的顶端和第二结构件的顶端,最大铰接夹角小于180度;当所述支撑底座展开时,所述支撑底座呈三角锥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一卡勾,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底端前侧延伸出第二卡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呈三角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呈L形,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两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结构件的两臂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两臂之间的夹角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包括门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底端后侧的第一套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件底端后侧的第三套环,所述第三套环与所述第一套环配合,所述门轴穿过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三套环;所述第二铰接部包括螺钉、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顶端的第二套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件顶端的第四套环,所述第四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配合,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二套环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四套环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展园徐建民邓富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