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061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即车辆各车桥设有转向架,转向架通过回转支承连接车架底面,各转向架顶面设有支座,车架两侧各支座之间通过长拉杆铰接,四个转向油缸分别通过底座铰接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相邻转向架顶面的支座,两块蝴蝶板中心通过短轴设于车架底面并位于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两块蝴蝶板两端分别通过四根短拉杆与相邻的两个转向架顶面的支座铰接,两根驱动拉杆交叉铰接两块蝴蝶板的两端。本转向装置可实现多轴框架车辆的升降和转向,保证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减轻了车辆转向时的附加阻力,避免轮胎磨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行驶时,为了避免车轮相对地面滑动而产生附加阻力,减轻轮胎磨损,要求转向系统能保证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即所有车轮轴线的延长线都要相交于一点。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针对双轴汽车转向轮转角间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cot a =cotβ +B/L其中α、β分别是内外侧转向轮的偏转角,B是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L是汽车轴距。如果是多轴汽车转向,转向轮转角间的关系与双轴汽车基本相同。如图2所示,传统汽车采用前桥作为转向桥21,其余作为固定桥22,固定桥车轮无法制动,只能滚动,其直接的弊端就是转弯半径大。转向桥主要由前梁、转向节及转向主销组成。转向节利用转向主销与前梁铰接并经一对轮毂轴承支撑着车轮的轮毂,以达到车辆转向的目的。同时由于转向桥采用非独立悬挂结构,无法适应框架车转向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本转向装置可实现多轴框架车辆的升降和转向,保证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减轻了车辆转向时的附加阻力,避免轮胎磨损。为解决上述技术 问题,本技术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包括框架车的前后部若干车桥、若干回转支承、若干转向架和若干支撑油缸,所述若干支撑油缸分别铰接于所述若干转向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所述若干转向架分别连接所述若干回转支承的内圈和若干车桥,所述若干回转支承外圈固定设于车架底面,本装置还包括若干支座、若干长拉杆、四个转向油缸、四个底座、四根短拉杆、两根驱动拉杆和两块蝴蝶板,所述若干支座分别固定设于所述若干转向架顶面并除首尾转向架外其余转向架顶面间隔设有两个支座,所述若干长拉杆分别铰接于车架两侧所述前部若干车桥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和所述后部若干车桥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所述四个底座固定设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的车架底面两侧,所述四个转向油缸分别铰接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相邻转向架顶面的支座与相应的底座之间,所述两块蝴蝶板中心通过短轴设于车架底面并位于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所述两块蝴蝶板两端分别通过四根短拉杆与相邻的两个转向架顶面的支座铰接,所述两根驱动拉杆交叉铰接所述两块蝴蝶板的两端。进一步,上述转向架包括悬挂体、摆臂和支承轴,所述摆臂一端与所述悬挂体底端通过销轴和圆锥滚子轴承连接,所述支承轴一端水平固定设于所述摆臂另一端,所述悬挂体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内圈,所述支承轴连接所述车桥,所述支撑油缸铰接所述悬挂体与摆臂之间。进一步,上述支座与长拉杆或短拉杆之间通过销轴和关节轴承连接。进一步,上述两根驱动拉杆与两块蝴蝶板之间通过销轴和关节轴承连接。进一步,上述两根驱动拉杆中段截面是扁平形状。由于本技术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车辆各车桥设有转向架,转向架通过回转支承连接车架底面,各转向架顶面设有支座,车架两侧各支座之间通过长拉杆铰接,四个转向油缸分别通过底座铰接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相邻转向架顶面的支座,两块蝴蝶板中心通过短轴设于车架底面并位于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两块蝴蝶板两端分别通过四根短拉杆与相邻的两个转向架顶面的支座铰接,两根驱动拉杆交叉铰接两块蝴蝶板的两端。本转向装置可实现多轴框架车辆的升降和转向,保证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减轻了车辆转向时的附加阻力,避免轮胎磨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双轴汽车转向轮转角示意图;图2为传统车辆转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本装置中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包括框架车的前部若干车桥11、后部若干车桥12、若干回转支承2、若干转向架3和若干支撑油缸4,所述若干支撑油缸4分别铰接于所述若干转向架3的顶端与底端之间,所述若干转向架3分别连接所述若干回转支承2的内圈和若干车桥11、12,所述若干回转支承2外圈固定设于车架底面,本装置还包括若干支座5、51、若干长拉杆6、四个转向油缸7、四个底座8、四根短拉杆9、两根驱动拉杆13、14和两块蝴蝶板15、16,所述若干支座5、51分别固定设于所述若干转向架3顶面并除首尾转向架外其余转向架顶面间隔设有两个支座5、51,所述若干长拉杆6分别铰接于车架两侧所述前部若干车桥11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和所述后部若干车桥12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所述四个底座8固定设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11与后部若干车桥12之间的车架底面两侧,所述四个转向油缸7分别铰接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11与后部若干车桥12之间相邻转向架顶面的支座与相应的底座8之间,所述两块蝴蝶板15、16中心通过短轴17、18设于车架底面并位于前部若干车桥11与后部若干车桥12之间,所述两块蝴蝶板15、16两端分别通过四根短拉杆9与相邻的两个转向架顶面的支座铰接,所述两根驱动拉杆13、14交叉铰接所述两块蝴蝶板15、16的两端。进一步,如图5所示,上述转向架3包括悬挂体31、摆臂32和支承轴33,所述摆臂32 一端与所述悬挂体31底端通过销轴34和圆锥滚子轴承35连接,所述支承轴33 —端水平固定设于所述摆臂32另一端,所述悬挂体3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内圈,所述支承轴33连接所述车桥,所述支撑油缸铰接所述悬挂体31与摆臂32之间。进一步,上述支座5、51与长拉杆6或短拉杆9之间通过销轴和关节轴承连接。进一步,上述两根驱动拉杆13、14与两块蝴蝶板15、16之间通过销轴和关节轴承连接。销轴和关节轴承的设置使得各铰接点更为可靠、灵活,保证了杆系的驱动。进一步,上述两根驱动拉杆13、14中段截面是扁平形状。避免交叉设置时的相互干涉。本装置中,支撑油缸用于升降框架车的车架,便于框架车进出框架,压力油进入支撑油缸上部,油缸伸长,作用于与支撑油缸相连的转向架摆臂。摆臂与转向架的悬挂体通过销轴相连,油缸伸长的结果,就是使摆臂围绕销轴向下转动,车架实现上升。下降时,支撑油缸上部与回油口相连,依靠车辆自身的重量,支撑油缸缩短,摆臂围绕销轴向上转动,车辆实现下降。当车辆左转向时,驾驶员向左打方向盘,压力油进入车辆右侧的两个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对于位于前部若干车桥的转向油缸而言,压力油进入后,油缸伸长,带动与之相连的支座、转向架逆时针转动,并推动与之相连的长拉杆向前移动,带动与该长拉杆相连的转向架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短拉杆推动前部蝴蝶板顺时针转动,带动车辆另一侧的转向架的逆时针转动,带动与之相连的另一转向架逆时针转动,前部蝴蝶板的转动通过两根驱动拉杆带动后部蝴蝶板逆时针转动。而后部蝴蝶板逆时针转动的效果,使得后部若干车桥的转向架通过短拉杆、长拉杆、支座使得各转向架顺时针转动。对于位于后部若干车桥的转向油缸而言,压力油进入后,油缸伸长,带动与之相连的支座、转向架顺时针转动,并推动与之相连的长拉杆向后移动,并同时带动与该长拉杆相连的转向架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短拉杆带动后部蝴蝶板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侧的各转向架顺时针转动,通过两根驱动拉杆带动前部蝴蝶板顺时针转动。通过车辆右侧的两个转向油缸的共同作用,分别使得前部若干车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包括框架车的前后部若干车桥、若干回转支承、若干转向架和若干支撑油缸,所述若干支撑油缸分别铰接于所述若干转向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所述若干转向架分别连接所述若干回转支承的内圈和若干车桥,所述若干回转支承外圈固定设于车架底面,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若干支座、若干长拉杆、四个转向油缸、四个底座、四根短拉杆、两根驱动拉杆和两块蝴蝶板,所述若干支座分别固定设于所述若干转向架顶面并除首尾转向架外其余转向架顶面间隔设有两个支座,所述若干长拉杆分别铰接于车架两侧所述前部若干车桥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和所述后部若干车桥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所述四个底座固定设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的车架底面两侧,所述四个转向油缸分别铰接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相邻转向架顶面的支座与相应的底座之间,所述两块蝴蝶板中心通过短轴设于车架底面并位于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所述两块蝴蝶板两端分别通过四根短拉杆与相邻的两个转向架顶面的支座铰接,所述两根驱动拉杆交叉铰接所述两块蝴蝶板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框架车的悬挂转向装置,包括框架车的前后部若干车桥、若干回转支承、若干转向架和若干支撑油缸,所述若干支撑油缸分别铰接于所述若干转向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所述若干转向架分别连接所述若干回转支承的内圈和若干车桥,所述若干回转支承外圈固定设于车架底面,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若干支座、若干长拉杆、四个转向油缸、四个底座、四根短拉杆、两根驱动拉杆和两块蝴蝶板,所述若干支座分别固定设于所述若干转向架顶面并除首尾转向架外其余转向架顶面间隔设有两个支座,所述若干长拉杆分别铰接于车架两侧所述前部若干车桥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和所述后部若干车桥转向架顶面的所述支座之间,所述四个底座固定设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的车架底面两侧,所述四个转向油缸分别铰接于所述前部若干车桥与后部若干车桥之间相邻转向架顶面的支座与相应的底座之间,所述两块蝴蝶板中心通过短轴设于车架底面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基强权培硕蔡祖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