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856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降低钢水热损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结构包括:耳轴、钢包壁、底吹气体入口和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包裹在钢包壁上,底吹气体入口设在钢包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钢包散发出的热量加热底吹气体,升高底吹气体温度后再通入钢包可以缩小底吹气体与钢液的温度差,减少钢水温降,同时包壁与金属外壳间的气体形成隔热层有效的减少热损失。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以低成本应用于现有设备改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
技术介绍
钢包不仅是运输钢液的容器,也是二次精炼的组成部分。钢水从炼钢炉盛入钢包 后在进入精炼过程中会吹入氮气或氩气进行搅拌,气体进入钢包中被高温钢液加热,钢液 温度降低,造成大量热损失。现有的钢包主要由耐火砖、包壁,耳轴部分组成。在使用过程中,钢包包壁散热占 钢水热损失的15 — 25%,减少这部分热损失可以有效的降低钢水的温降,节约生产成本。而 用增加耐火材料和提高出钢温度的方法是不经济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降低钢水热损失。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其结构包括耳轴、钢包壁,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底吹气体入口和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包裹在钢包壁上,底吹气体入口设在钢包 中部。底吹气体先进入钢包壁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空隙,利用钢包福射的热量加热底吹气 体,加热后的气体再通入钢包内搅拌钢液。本技术与现有同类设备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利用钢包散发出的热量加热底吹气体,升高底吹气体温度后再通入钢包可以缩小 底吹气体与钢液的温度差,减少钢水温降,同时包壁与金属外壳间的气体形成隔热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其结构包括:耳轴、钢包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吹气体入口和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包裹在钢包壁上,底吹气体入口设在钢包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钢包,其结构包括耳轴、钢包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艳国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