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2808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通讯设备金属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金属基体和附着在所述金属基体内表面上的塑料支撑层;2)通过激光刻蚀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条以上的狭缝,所述狭缝贯穿所述金属基体且不贯穿所述塑料支撑层;3)在金属基体外表面形成装饰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具有塑料支撑层的金属壳体上高精度地加工表面平滑无毛刺的狭缝,且在狭缝加工、表面装饰过程中金属壳体和狭缝不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保证金属外壳外观上的平整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越来越倾向选用金属外壳,尤其是大面积的金属外壳,但是电磁波不能穿透金属,为了达到良好的电信号效果,采用金属外壳时需要在外壳上加工单条或多条狭缝,并将天线设计在狭缝处。现有的加工狭缝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传统的机械加工狭缝的方式,如砂轮切割、CNC(数控机床)等,这种加工方式精度低,达不到我们所要求的缝宽,且在这种切割方式下,刀片/钻头等以高速运转的方式接触加工工件,会对工件产生机械应力,容易造成产品变形,降低整体的机械强度。第二种是采用激光切割的方法,由于激光过程中同轴吹气的作用,导致金属熔渣在金属基材的下表面生成,导致必须选择先切割后注塑工艺顺序,否则熔渣会与下层塑胶结合,造成狭缝区域重新导通,影响电磁波的通过。若采用先切割后注塑的工艺,切割后的金属基材强度较低,注塑后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具有塑料支撑层的金属壳体上高精度地加工表面平滑无毛刺的狭缝,且在狭缝加工、表面装饰过程中金属壳体和狭缝不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保证金属外壳外观上的平整一致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金属基体和附着在所述金属基体内表面上的塑料支撑层;2)通过激光刻蚀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条以上的狭缝,所述狭缝贯穿所述金属基体且不贯穿所述塑料支撑层;3)在金属基体外表面形成装饰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通讯设备金属外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刻蚀的方式,可在具有塑料支撑层的金属壳体上加工单条或者多条表面光滑无毛刺的狭缝,所得到的狭缝宽度极窄,只有微米级别,且得到的狭缝不导通,后续可通过表面平整的装饰层的覆盖,实现外壳狭缝处肉眼不可见,从而使该外壳外观呈现为全金属质感。同时又因为狭缝处为非金属材质,将电子通讯设备天线设计在狭缝处,可使电磁波通过,不会屏蔽天线辐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金属基体和附着在所述金属基体内表面上的塑料支撑层;2)通过激光刻蚀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条以上的狭缝,所述狭缝贯穿所述金属基体且不贯穿所述塑料支撑层;3)在金属基体外表面形成装饰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通讯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蓝牙耳机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壳体的内表面定义为将其用于通讯设备中时,金属壳体朝向通讯设备内部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壳体的外表面定义为将其用于通讯设备中时,金属壳体朝向外界的表面。另外,用于制备金属外壳的金属基体的内外表面也适用于上述定义。在本专利技术中,激光刻蚀是指:通过光能将所加工的物质挥发或化学物理变化从上方一层一层剥离。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基体的材质可以为本领域通常用于通讯设备的各种金属,例如可以为铝合金、不锈钢、镁合金或钛合金等。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金属基体的厚度以及所述塑料支撑层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通讯设备适当地进行选择。例如所述金属基体的厚度可以为0.1-0.6mm,优选为0.2-0.5mm;所述塑料支撑层的厚度可以为0.1-2mm,优选为0.4-1.2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壳体可以通过购买或自行加工得到。自行加工得到时,可以通过在金属基体内表面上注塑树脂而得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注塑树脂的方法可采用常规的注塑成型方法和条件,例如,注塑的条件可以包括:射压1600-2400bar,保压800-1400bar,使用油温机时上下模温为80-150℃,射出时间为0.5-2s。上述注塑时采用的材料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树脂,例如可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缩醛、聚苯乙烯、改性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之、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酮、聚醚醚镁、聚碳酸酯、聚酰胺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进一步提高得到的金属壳体的力学强度,优选情况下,注塑时采用的材料为树脂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物。更优选情况下,上述混合物中,所述树脂选自聚苯硫醚、聚碳酸酯、聚酰胺中的一种;以所述混合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为1-50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需要在所述金属壳体的金属基体上形成一条以上的狭缝。所述狭缝可有效的保证天线与外界的信号传输,实现通讯。对于上述狭缝,狭缝宽度可以为5-100μm,优选为25-5μm;狭缝长度可以为0.1-500mm,优选为10-150mm;相邻两条缝隙之间的间距可以为0.1-10mm,优选为0.3-1.6mm。另外,狭缝的条数和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通讯即可。例如狭缝的条数可以为1-200条,优选为5-50条;狭缝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形、曲线形、方波线形或锯齿线形,优选为直线形。并且,对于上述缝隙的具体宽度、间距、长度、条数和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实际需要实现的通讯信号类别及频率等条件在上述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再赘述。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刻蚀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条以上的狭缝,所述狭缝贯穿所述金属基体且不贯穿所述塑料支撑层。通过激光刻蚀将金属基体完全打通,塑料支撑层不通透,可使所述金属外壳表面的狭缝具有非通透性,并且能够保证通讯。此外,通过在所述塑料支撑层的支撑下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狭缝加工,能够防止加工过程中狭缝发生变形。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其目的是在所述金属基体上形成贯穿的狭缝,而并不需要在所述塑料支撑层上形成狭缝,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在所述塑料支撑层的一部分上形成沟槽的情况,但只要保证所述塑料支撑层为非通透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塑料支撑层的一部分上形成的沟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倒锥形、弧形、矩形和倒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激光可以为红外激光、可见光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金属基体和附着在所述金属基体内表面上的塑料支撑层;2)通过激光刻蚀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条以上的狭缝,所述狭缝贯穿所述金属基体且不贯穿所述塑料支撑层;3)在金属基体外表面形成装饰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设备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提供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金属基体和附着在所述金属基体
内表面上的塑料支撑层;
2)通过激光刻蚀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条以上的狭缝,所述狭缝贯穿所
述金属基体且不贯穿所述塑料支撑层;
3)在金属基体外表面形成装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包括:
在金属基体内表面上注塑树脂,形成所述塑料支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狭缝宽度
为5-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狭缝宽度
为25-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狭缝长度
为0.1-500mm,相邻两条狭缝之间的间距为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狭缝长度
为10-500mm,相邻两条狭缝之间的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网李孔林郭丽芬董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