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外壳及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3783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5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外壳及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包括:本体,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上的外壳,本体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和本体天线,第一印刷电路板PCB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天线,外壳与本体安装时外壳天线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相连接,控制电路控制在外壳天线和本体天线之间切换,以将外壳天线或本体天线作为工作天线。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根据应用需求在本体天线和外壳天线之间切换,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性能,优化了用户体验。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天线设备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检测外壳和本体的连接关系并在外壳和本体安装后控制实现天线切换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外壳及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外壳及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可穿戴设备朝着越来越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的体积和结构越来越小,而有限的体积内往往需要由多个不同的天线来覆盖多个不同的频段,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天线是一种换能器,用作发射时是将高频电能转换成为电磁波,用作接收时则是将电磁波转换成高频电能,天线的设计和安装对通信质量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受限于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和结构,天线的性能较差。例如,经测试,目前主流智能手表在佩戴时GPS天线的效率只有5%左右,这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如何在可穿戴设备有限的尺寸内提高天线的性能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外壳及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性能差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本体,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上的外壳,本体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和本体天线,第一印刷电路板PCB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天线,外壳与本体安装时外壳天线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相连接,控制电路控制在外壳天线和本体天线之间切换,以将外壳天线或本体天线作为工作天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本体,本体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和本体天线,第一印刷电路板PCB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本体上还设置有切换检测触点和天线触点,切换检测触点和天线触点均与控制电路连接,并且在外壳和本体安装时,分别与外壳内第二印刷电路板PCB上的连接器以及外壳的外壳天线连接,控制电路,控制在外壳天线和本体天线之间切换,以将外壳天线或本体天线作为工作天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壳,该外壳可安装到可穿戴设备的本体上,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印刷电路板PCB和外壳天线,第二印刷电路板PCB上设置有在外壳与本体安装时与本体上的切换检测触点相连接的连接器,当连接器与本体上的切换检测触点连接,且外壳天线与本体上的天线触点连接时,外壳天线可被控制作为可穿戴设备的工作天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方法包括:检测可穿戴设备本体外表面上的切换检测触点是否与外壳上的连接器连接;其中,连接器设置在外壳上,并且在本体和外壳安装时能够与切换检测触点相连接,当检测到切换检测触点与连接器连接时,控制接通外壳上的外壳天线,并将外壳天线作为可穿戴设备的工作天线,当检测到切换检测触点未与连接器连接时,控制接通可穿戴设备本体上的本体天线,并将本体天线作为可穿戴设备的工作天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可穿戴设备通过在本体上可拆卸的安装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天线,本体内设置有本体天线,当外壳和本体安装后控制在外壳天线和本体天线间切换,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实现了在不加大现有可穿戴设备本体的体积和尺寸的同时改善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性能,优化用户体验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本体上的切换检测触点与外壳连接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本体上的天线触点与外壳连接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本体与外壳连接的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在于:现有可穿戴设备有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体积和尺寸更加小巧,这导致了可穿戴设备中的天线性能不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本体和外壳,本体内设置有本体天线,不对本体的体积进行改造而通过在本体上安装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天线,在室内等信号不佳的场所,通过切换将外壳天线切换作为工作天线,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改善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性能。为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为例具体介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但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不限于智能手表,也可以应用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需要设置天线进行通信的智能可穿戴终端中。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包括:本体1,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1上的外壳2,本体1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和本体天线(图1中未示出),第一印刷电路板PCB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外壳2上设置有外壳天线201,外壳2与本体1安装时外壳天线201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相连接,控制电路(图1中未示出)控制在外壳天线201和本体天线之间切换,以将外壳天线201或本体天线作为工作天线。由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包括本体和外壳两部分,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和相连接的本体天线,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天线,本体和外壳可拆卸安装,实际使用过程中,以GPS天线为例,当需要提高智能手表的定位精度或者在市区等有物体遮挡导致信号较弱的场所,可以通过外加外壳的方式,将切换外壳天线为工作天线来改善天线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此外,通过在智能手表本体上加外壳,既避免了对智能手表本体有限的内部结构进行改造来提高天线性能,迎合了智能手表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又可以通过安装与智能手表外观面相适配的外壳,使智能手表更多样化和美观。实施例二以下结合图2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参见图2,本体1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的切换检测触点包括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结合图3,外壳2上设置有在外壳2与本体1安装时与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相连接的连接器202,当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均与连接器202连接时,控制电路,控制接通外壳天线,并将外壳天线作为工作天线。结合图2、图5和图7,控制电路参见图7的电路原理图中73对应的位置,控制电路对应的包括:图2中的示意的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以及图5中示意的连接器202,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在两个切换检测触点(即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与外壳上的连接器202连接时,形成通路,此时,两个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进而将外壳天线作为工作天线。结合图2、图4和图5,本体1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图5中示意的105)相连接的天线触点104,天线触点104在外壳2与本体1安装时与外壳天线201连接,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和天线触点104均设置在本体1的外表面上,如图2所示,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设置在本体1的外表面的一侧,天线触点104设置在本体1的外表面的另一侧且与第一切换检测触点102、第二切换检测触点103相距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距离阈值。这里的第一预定距离阈值可根据智能手表的体积和尺寸进行具体设置,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预定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穿戴设备、外壳及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上的外壳,本体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和本体天线,第一印刷电路板PCB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天线,外壳与本体安装时外壳天线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相连接,控制电路控制在外壳天线和本体天线之间切换,以将外壳天线或本体天线作为工作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上的外壳,本体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和本体天线,第一印刷电路板PCB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天线,外壳与本体安装时外壳天线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相连接,控制电路控制在外壳天线和本体天线之间切换,以将外壳天线或本体天线作为工作天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的切换检测触点,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在外壳与本体安装时与切换检测触点相连接的连接器,当切换检测触点与连接器连接时,控制电路,控制接通外壳天线,并将外壳天线作为工作天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相连接的天线触点,所述天线触点在外壳与本体安装时与所述外壳天线连接,所述切换检测触点和天线触点均设置在本体的外表面上,切换检测触点设置在本体的外表面的一侧,天线触点设置在本体的外表面的另一侧且与切换检测触点相距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距离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能够连接至天线信号源;第一开关元件控制外壳天线的导通或断开;第二开关元件控制本体天线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的切换检测触点分别与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上的控制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动触点Com1,第一静触点NO1,第一静触点NC1和第一控制端Ctr1,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动触点Com2,第二静触点NO2,第二静触点NC2和第二控制端Ctr2,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控制端Ctr1和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控制端Ctr2分别与切换检测触点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动触点Com1与天线信号源相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静触点NO1与能够连接外壳天线的天线触点相连接,第一静触点NC1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静触点NC2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动触点Com2与本体天线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静触点NO2接地;当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动触点Com1与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静触点NC2的第一静触点NC1连接且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动触点Com2与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静触点NC1的第二静触点NC2连接时,本体天线工作;当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动触点Com1与连接外壳天线的天线触点的第一静触点NO1连接且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动触点Com2与接地的第二静触点NO2连接时,外壳天线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检测触点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切换检测触点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第一切换检测触点的一端接电源,第二切换检测触点的一端接地,外壳上设置的在外壳与本体安装时与第一切换检测触点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相连接的连接器为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在外壳与本体安装时分别与第一切换检测触点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连接,使第一切换检测触点和第二切换检测触点之间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二印刷电路板PCB,第二印刷电路板PCB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登涛李艳金星辉朱育革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