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841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斜楔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的凸模,还包括:凹模凸轮,用于绕固定轴旋转,实现工件侧翻边成型;凸轮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凹模凸轮,所述凸轮底座具有与所述凹模凸轮的形状相适配的滑动面,并在所述凹模凸轮绕固定轴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凹模凸轮相配合;盖板,固定在所述凸轮底座上,用于防止所述凹模凸轮旋转时与所述凸轮底座脱离;导板,固定在所述凹模凸轮上,用于控制所述凹模凸轮转动的角度;驱动块,固定于所述上模座,用于驱动所述导板运动,以使所述凹模凸轮转动到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斜楔装置,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对工件的反向侧翻边加工,并提高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斜楔装置
技术介绍
斜楔机构是通过斜楔和滑块的配合使用,变垂直运动为水平运动或倾斜运动的机械机构。传统的反向侧翻边斜楔机构结构及加工工艺性都比较复杂。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反向侧翻边斜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它采用驱动块驱动,弹簧回程,工作过程如下工件放到模具上之后,机床开始动作,驱动块11在上模座的带动下向下运动,与滑动块12接触后,驱动滑动块12运动,滑动块12与下模座导滑并且带动侧翻边拼块13完成侧翻边。在此过程当中,导板14、反侧导板18与下模座导滑起到反侧的作用,斜楔侧挡板19与下模座导滑保证翻边的准确性,侧翻边完成之后,驱动块11随上模座在机床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滑动块12在弹簧15的驱动下回程,工作部件按照顺序原路返回。从以上工作过程及组成部分可以看出,传统的反向侧翻边斜楔机构结构比较复杂,工作过程也比较繁琐,中间能量传递过程中损失很多,由此造成累计误差比较大。另外加工及加工工艺性也很复杂,在加工、制造、调试及生产过程中都存在很多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斜楔装置,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对工件的反向侧翻边加工,并提高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楔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的凸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模凸轮,用于绕固定轴旋转,实现工件侧翻边成型;凸轮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凹模凸轮,所述凸轮底座具有与所述凹模凸轮的形状相适配的滑动面,并在所述凹模凸轮绕固定轴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凹模凸轮相配合;盖板,固定在所述凸轮底座上,用于防止所述凹模凸轮旋转时与所述凸轮底座脱离;导板,固定在所述凹模凸轮上,用于控制所述凹模凸轮转动的角度;驱动块,固定于所述上模座,用于驱动所述导板运动,以使所述凹模凸轮转动到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楔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的凸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模凸轮,用于绕固定轴旋转,实现工件侧翻边成型;凸轮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凹模凸轮,所述凸轮底座具有与所述凹模凸轮的形状相适配的滑动面,并在所述凹模凸轮绕固定轴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凹模凸轮相配合;盖板,固定在所述凸轮底座上,用于防止所述凹模凸轮旋转时与所述凸轮底座脱离;导板,固定在所述凹模凸轮上,用于控制所述凹模凸轮转动的角度;驱动块,固定于所述上模座,用于驱动所述导板运动,以使所述凹模凸轮转动到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底座的滑动面上设置有油槽,以润滑所述滑动面,使其与所述凹模凸轮保持滑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凸轮包括凹模和凸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会永李树新张明扬崔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潍坊福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