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780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包括预反应器壳体,在预反应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插入预反应器壳体内的进料管和出液口,预反应器壳体的上部为上盖,上盖上端固定设置有带动轴转动的电机,轴插入壳体内,在上盖的下方为供催化剂沉降的安定区,在壳体内设置有导流管,在导流管的两侧与预反应器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悬浮催化剂的薄膜网,在导流管上端外侧设置截止催化剂的上滤网,在导流管的底部设置下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物料和催化剂充分接触,并实现连续生产,打破反应平衡限制,从而具有更高的反应选择性和产品转化率,有利于过程生产能力和产品纯度的提高,也可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和操作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酯化反应器,具体的说指一种新型的使用固体颗粒催化剂的酯化反应预化器。
技术介绍
醋酸丁酯目前国内仍采用以硫酸作催化剂的传统生产工艺路线,该工艺存在诸多缺点,如采用具有高腐蚀和氧化性的浓硫酸做催化剂,设备腐蚀和副反应严重;酯化反应也须在低传热效率的间歇式搪瓷釜中进行,反应单程转化率低;由于醇和酸的酯化受化学平衡的限制,且物系中含有共沸物,反应和分离两步过程都较困难,生产流程长;此外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高,能耗和操作费用大,产品质量差,而且所排废液还影响和污染环境。为了克服硫酸催化剂的缺点,又提出采用固体酸代替硫酸的变通工艺过程,而且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却由于催化剂在酯化釜内容易粉化以及杂质积累而降低催化效果,工业化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破反应平衡限制,提高产品纯度的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包括预反应器壳体,在预反应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插入预反应器壳体内的进料管和出液口,预反应器壳体的上部为上盖,上盖上端固定设置有带动轴转动的电机,轴插入壳体内,在上盖的下方为供催化剂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包括预反应器壳体(16),在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的上端设置有插入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内的进料管(1)和出液口(10),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的上部为上盖(9),所述上盖(9)上端固定设置有带动轴(8)转动的电机(7),所述轴(8)插入所述壳体(16)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9)的下方为供催化剂沉降的安定区(11),在所述壳体(16)内设置有导流管(13),在所述导流管(13)的两侧与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悬浮催化剂的薄膜网,在所述导流管(13)上端外侧设置截止催化剂的上滤网(2),在所述导流管(13)的底部设置下滤网(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包括预反应器壳体(16),在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的上端设置有插入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内的进料管(I)和出液口(10),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 的上部为上盖(9),所述上盖(9)上端固定设置有带动轴(8)转动的电机(7),所述轴(8)插入所述壳体(16)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9)的下方为供催化剂沉降的安定区(11),在所述壳体(16)内设置有导流管(13),在所述导流管(13)的两侧与所述预反应器壳体(16) 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悬浮催化剂的薄膜网,在所述导流管(13)上端外侧设置截止催化剂的上滤网(2),在所述导流管(13)的底部设置下滤网(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6)的外部设置有加热的夹套(4),在所述夹套(4)的一侧设置有加热介质入口( 12),在所述夹套(4) 的另一侧设置有加热介质出口(5),穿过所述夹套(4)、在所述壳体(16)上设置有催化剂入口( 3 ),在所述壳体(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俊陈小平张国平汤国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泰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