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学手术固定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
技术介绍
椎体或全脊椎切除已日渐成为治疗C2原发性和部分转移性肿瘤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枢椎构造的特殊性,使得切除后的枢椎结构重建并不简单。有学者曾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装置实施过C2前柱重建内固定术,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包括骨水泥/克氏针系统、自体/异体塑型骨以及异形钛网等,其中钛网以其良好的塑型性、强度和可填充生物骨材料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钛网一般指长度为25. 5-27毫米和直径为13毫米的圆柱状钛网管(钛网管),其虽然具有可塑性、可填充性和强度大的特点,但是其圆柱形状决定其对抗旋转应力不强,而且枢椎椎体重建固定过程中操作较复杂,所引起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大。若对圆柱状钛网管进行修剪,但是医生又可能缺乏相关的形态参数,仅凭其经验进行手术,则患者的手术风险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具有实用的形状和相对标准的尺寸比例,无须再次修剪,所引起的手术创伤很小,固定操作和使用皆很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包括一钛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管,其一端对称设有两圆弧状上挡片,另一端上设有一下挡片,下挡片上设有两螺钉孔,两上挡片和下挡片相对于钛网管管轴心的弯曲弧度皆为80-100度,两上挡片相对于钛网管侧壁后倾5-8度设置,上挡片长度皆为10-11毫米,下挡片长度为8-9晕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手术时,钛网管的两圆弧状上挡片可以与寰椎C2前弓紧密契合,下挡片则坐落于C3椎体上,下挡片上的螺钉孔可以用于固定,上挡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包括一钛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管,其一端对称设有两圆弧状上挡片,另一端上设有一下挡片,下挡片上设有两螺钉孔,两上挡片和下挡片相对于钛网管管轴心的弯曲弧度皆为80?100度,两上挡片相对于钛网管侧壁后倾5?8度设置,上挡片长度皆为10?11毫米,下挡片长度为8?9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包括一钛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管,其一端对称设有两圆弧状上挡片,另一端上设有一下挡片,下挡片上设有两螺钉孔,两上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