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49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包括撑开板(1)和把持钳部(2),所述撑开板(1)与把持钳部(2)铰链连接,所述把持钳部(2)两脚之间设有张力弹簧片(3),所述撑开板(1)上设有刻度一(4),所述把持钳部(2)的尾端处设有防滑杆(5),所述防滑杆(5)上设有刻度二(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由于在撑开器的撑开板上设有刻度,从而可准确地将撑开器置入合适的深度,减少了脊髓损伤的发生,同时在撑开器尾端的防滑杆上也设有刻度,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撑开板的距离,最终清楚地反映撑开的椎间高度,增加了手术的精确度及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目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在进行此类手术的过程中,椎体后缘的撑开是保证彻底减压、恢复椎间高度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传统所使用的椎体后缘撑开器虽然能够基本达到椎体间平衡着力、满意复位的效果,然而由于对术中撑开器的置入深度及撑开的高度均无一量化标准,因此容易出现置入太深而损伤脊髓,导致椎体后方骨赘或软组织压迫颈椎硬膜囊或神经根,以及过度撑开而导致病人术后出现神经性疼痛等症状,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带来了潜在的生命隐患。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款可准确地测量出撑开器的置入深度及撑开的高度,避免置入太深以及过度撑开所带来的灾难性症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不仅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撑开器的置入深度及撑开的高度,避免置入太深以及过度撑开所带来的灾难性症状,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可靠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包括撑开板I和把持钳部2,所述撑开板I与把持钳部2铰链连接,所述把持钳部2两脚之间设有张力弹簧片3,所述撑开板I上设有刻度一 4,所述把持钳部2的尾端处设有防滑杆5,所述防滑杆5上设有刻度二 6。所述刻度一 4设置在撑开板I的上下表面及外侧表面处。所述撑开板I的头端设有网格状齿部7。所述把持钳部2上设有防滑握持部8。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由于在撑开器的撑开板上设有刻度,从而可准确地将撑开器置入椎体的前三分之二处或中三分之二处,减少了脊髓损伤的发生,同时在撑开器尾端的防滑杆上也设有刻度,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撑开板的距离,最终清楚地反映撑开的椎间高度,增加了手术的精确度及安全性,避免了因置入太深以及过度撑开所带来的灾难性症状;此外,本技术所述的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不仅操作方便、省力,实用性强,而且手术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使用安全有效,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1、撑开板2、把持钳部3、张力弹簧片4、刻度一 5、防滑杆6、刻度二 7、网格状齿部8、防滑握持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撑开板I和把持钳部2,撑开板I与把持钳部2铰链连接,把持钳部2两脚之间设有张力弹簧片3,撑开板I上设有刻度一 4,从而能够准确地将撑开器置入椎体的前三分之二或中三分之二处,减少了脊髓损伤的发生,把持钳部2的尾端处设有防滑杆5,防滑杆5上设有刻度二 6,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撑开板的距离并清楚地反映撑开的椎间高度,最终避免了因置入太深而损伤脊髓或过度撑开而导致病人术后出现神经性疼痛等症状,增加了手术的精确度及安全性。本技术中,撑开板I的上下表面及外侧表面处均设有刻度一 4,从而能够确保手术时可从不同的角度轻松获得刻度信息,使得准确地将撑开器置入合适的深度;撑开板I的头端设有网格状齿部7,把持钳部2上设有防滑握持部8,该防滑握持部8可由凹凸不平的线条构成,使得手术时握持更方便、舒适。本技术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包括撑开板(1)和把持钳部(2),所述撑开板(1)与把持钳部(2)铰链连接,所述把持钳部(2)两脚之间设有张力弹簧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板(1)上设有刻度一(4),所述把持钳部(2)的尾端处设有防滑杆(5),所述防滑杆(5)上设有刻度二(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刻度的椎体后缘撑开器,包括撑开板(I)和把持钳部(2),所述撑开板(I) 与把持钳部(2)铰链连接,所述把持钳部(2)两脚之间设有张力弹簧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板(I)上设有刻度一(4),所述把持钳部(2)的尾端处设有防滑杆(5),所述防滑杆 (5)上设有刻度二(6)。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许辉张成林杨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