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为骨科内植物
,特别地涉及ー种脊柱动态连接棒。
技术介绍
当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滑脱或退变时,会导致椎间高度丢失,后方结构不稳,从而会导致椎间孔和椎孔狭窄;而这种狭窄会压迫脊神经或神经根,导致病人腰腿疼、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在解决这ー问题上已知的最主要的方法是椎间融合术,通过该椎间融合术,可以保持椎间高度,減少神经结构的压力。目前,主要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系统中连接棒通常是坚固的金属连接棒)、融合器以及各种板状器件进行坚强固定。然而,融合节段的相对固定会导致应カ向邻近椎体集中,尤其会加重相邻椎体的负载。同时,融合节段的活动度丧失会导致相邻节段的活动范围増大,以补偿融合节段的活动能力,从而引起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环境异常,生物力学环境的改变最终导致了邻近节段退变。脊柱外科医生和研究者研究发现,现有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在植入后不能活动。虽然它增加了腰椎的稳定性,但是同时也改变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环境,从而导致邻近节段退变的可能性。现在已经有ー些腰椎动态植入物出现,但是它们的治疗效果较差,主要是稳定性能不够,运动范围过大,还会有棘突骨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动态连接棒,包括:上连接部(2);下连接部(3);以及弹性件(4),所述上连接部(2)和所述下连接部(3)通过所述弹性件(4)相互连接,所述上连接部(2)、所述下连接部(3)和所述弹性件(4)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弹性件(4)中设有弹性孔(6),且弹性凹槽(5)形成在所述弹性件(4)的外周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凹槽由多阶段凹槽和空心孔(7)形成,其中所述空心孔(7)位于所述多阶段凹槽中的相邻阶段的凹槽之间,且将所述相邻阶段的凹槽相互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动态连接棒,包括上连接部(2);下连接部(3);以及弹性件(4),所述上连接部(2 )和所述下连接部(3 )通过所述弹性件(4 )相互连接,所述上连接部(2)、所述下连接部(3)和所述弹性件(4) 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弹性件(4)中设有弹性孔(6),且弹性凹槽(5)形成在所述弹性件(4)的外周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凹槽由多阶段凹槽和空心孔(7)形成,其中所述空心孔(7)位于所述多阶段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芳,李雷,刘道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