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755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包括钉体和钉座,所述的钉座设有U型开口,所述的U型开口由U型开口底部和两条侧臂组成,所述的两条侧臂组成钉座臂,所述的钉体设有一个轴向探针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可在定位时实现小伤口精准定位,并避免了X射线的辐射,对病人的伤口愈合有益。加长的钉座臂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风险。并且通过钉体尾部的球体挂接在U型开口底部的方式可增加钉座固定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固定钉座并实现对人体锥柱曲线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增加一定的锥柱可活动性,增加固定舒适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椎弓根钉,尤其涉及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
技术介绍
目前的椎弓根钉,由于钉体较粗,实现精准定位难度较大。且直接进行定位,使伤口较大,不利于愈合;而目前使用的通过X射线透视定位可实现精准定位,但是X射线的辐射作用,对人体健康不利,也不利于病人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椎弓根钉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包括钉体和钉座,所述的钉座设有U型开口,所述的U型开口由U型开口底部和两条侧臂组成,所述的两条侧臂组成钉座臂,所述的钉体设有一个轴向探针通孔,从而探针可通过所述的轴向探针通孔进行定位。进一步,所述的钉座臂包括锁定臂和折断臂,所述的锁定臂与所述的折断臂连接处外侧设有环形切口,从而将其固定后可将多余的折断臂去除。进一步,所述的钉体的尾部设有球体,所述的钉体穿过所述的U型开口底部,且所述的球体挂在所述的U型开口底部。由于连接杆一般是直的,从而压紧螺母旋入U型开口并将椎弓根钉固定在连接杆上时,可通过钉体尾部的球体挂接在U型开口底部的方式增加钉座固定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固定钉座并实现对人体锥柱曲线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使用探针通过钉体中的轴向探针通孔进行定位,作为优选轴向探针通孔直径为1. 6mm至2. 0mm,可实现小伤口精准定位。较长的钉座臂,使手术过程中椎弓根钉较易从人体组织中辨别,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过程时间,减少手术风险。并且在椎弓根钉由压紧螺母固定于连接杆后,可由设于外侧的环形切口将多余的折断臂去除。由于连接杆是直的,压紧螺母将椎弓根钉固定于连接杆时,通过钉体尾部的球体挂接在U型开口底部的方式可增加钉座固定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固定钉座并实现对人体锥柱曲线有一定的适应性,增加固定舒适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可在定位时实现小伤口精准定位,并避免了 X射线的辐射,对病人的伤口愈合有益。加长的钉座臂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风险。并且通过钉体尾部的球体挂接在U型开口底部的方式可增加钉座固定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固定钉座并实现对人体锥柱曲线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增加一定的锥柱可活动性,增加固定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的使用图。图2是本技术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的钉体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的钉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的钉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或图5所示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包括钉体I和钉座2,所述的钉座2设有U型开口,所述的U型开口由U型开口底部7和两条侧臂组成,所述的两条侧臂组成钉座臂3,所述的钉体I设有一个轴向探针通孔5,从而探针可通过所述的轴向探针通孔5进行定位。所述的钉座臂3包括锁定臂和折断臂,所述的锁定臂与所述的折断臂连接处外侧设有环形切口 4,从而将其固定后可将多余的折断臂去除。所述的钉体I的尾部设有球体6,所述的钉体I穿过所述的U型开口底部7,且所述的球体6挂在所述的U型开 口底部7。由于连接杆一般是直的,从而压紧螺母旋入U型开口并将椎弓根钉固定在连接杆上时,可通过钉体I尾部的球体6挂接在U型开口底部7的方式增加钉座2固定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固定钉座2并实现对人体锥柱曲线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使用探针通过钉体I中的轴向探针通孔5进行定位,作为优选轴向探针通孔直径为1. 6_至2. 0_,可实现小伤口精准定位。较长的钉座臂3,使手术过程中椎弓根钉较易从人体组织中辨别,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过程时间,减少手术风险。并且在椎弓根钉由压紧螺母固定于连接杆后,可由设于外侧的环形切口 4将多余的折断臂去除。由于连接杆是直的,压紧螺母将椎弓根钉固定于连接杆时,通过钉体I尾部的球体6挂接在U型开口底部7的方式可增加钉座2固定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固定钉座2并实现对人体锥柱曲线有一定的适应性,增加固定舒适度。权利要求1.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包括钉体和钉座,所述的钉座设有U型开口,所述的U型开口由U型开口底部和两条侧臂组成,所述的两条侧臂组成钉座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体设有一个轴向探针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座臂包括锁定臂和折断臂,所述的锁定臂与所述的折断臂连接处外侧设有环形切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体的尾部设有球体,所述的钉体穿过所述的U型开口底部,且所述的球体挂在所述的U型开口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包括钉体和钉座,所述的钉座设有U型开口,所述的U型开口由U型开口底部和两条侧臂组成,所述的两条侧臂组成钉座臂,所述的钉体设有一个轴向探针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可在定位时实现小伤口精准定位,并避免了X射线的辐射,对病人的伤口愈合有益。加长的钉座臂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风险。并且通过钉体尾部的球体挂接在U型开口底部的方式可增加钉座固定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固定钉座并实现对人体锥柱曲线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增加一定的锥柱可活动性,增加固定舒适度。文档编号A61B17/70GK202821569SQ20122052624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徐仲棉, 张立法, 黄红敏 申请人:浙江广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长臂中空椎弓根钉,包括钉体和钉座,所述的钉座设有U型开口,所述的U型开口由U型开口底部和两条侧臂组成,所述的两条侧臂组成钉座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体设有一个轴向探针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仲棉张立法黄红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