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Y型前路骨板,主要包括骨板和螺钉,所述的骨板为近似Y型结构,主体部分设有一个以上节段,每个节段上都设有两个螺钉孔,两分支端也各设有一螺钉孔;上述螺钉孔中各连接一螺钉。本发明专利技术Y型前路骨板,可增强寰椎行前路骨板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和螺钉的稳定性,并消除应力遮挡,降低脱钉风险,从而克服现有的前路骨板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外科植入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Y型前路骨板。
技术介绍
在原有的颈椎前路固定式治疗中,医生通过植入颈椎前路骨板,来获得患者颈椎的固定,用来治疗颈椎骨折、颈椎滑脱、颈椎肿瘤等适于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使颈椎的病变部位得以恢复。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前路骨板由骨板1、螺钉2、锁钉3、锁片4组成。螺钉2植入后,旋压锁钉3防止螺钉2脱 出,但锁钉3有松动的风险。该前路古板的植入虽然恢复了颈椎的稳定性,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颈椎的寰椎(Cl)没有椎体,只有一段很薄的前弓和前结节,在颈椎的寰椎(Cl)需行内固定手术时,螺钉稳定性较差,而且螺钉极易打进椎孔造成神经损伤,致使全身瘫痪;其次,现有的螺钉、钉孔配合结构,在植入后椎体和骨板即相对固定,但在手术初期,尤其是在同时行椎间融合时,椎体间和植骨块会有一个微动和沉降,这样就会导致螺钉部位的应力集中并形成应力遮挡,影响术后恢复,甚至断钉。如上所述,尽管现有的颈椎前路骨板是治疗颈椎病变的重要器械,但是,它的局限性使它很难在在颈椎的寰椎(Cl)需行内固定手术时经前路手术,而改为后路大切口手术,这样既降低了手术效果,也增大了患者的创口、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通过螺钉挤压的设计达到防脱目的,仍会发生螺钉和骨板松动的现象。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前路骨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增强寰椎行前路骨板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和螺钉的稳定性,并消除应力遮挡,降低脱钉风险的新的Y型前路骨板,是当前本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Y型前路骨板,使其增强寰椎行前路骨板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和螺钉的稳定性,并消除应力遮挡,降低脱钉风险,从而克服现有的前路骨板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Y型前路骨板,主要包括骨板和螺钉,所述的骨板为近似Y型结构,主体部分设有一个以上节段,每个节段上都设有两个螺钉孔,两分支端也各设有一螺钉孔;上述螺钉孔中各连接一螺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螺钉孔侧壁设有锁片槽,锁片槽内嵌有锁片。所述的锁片为近U形片体结构,与螺钉孔、锁片槽形状对应,并设有开口。所述的螺钉在与锁片位置对应处设有锁钉环槽。所述的骨板的材料为纯钛,螺钉的材料为钛合金,锁片的材料为镍钛合金。所述的骨板具有与颈椎椎体生理弧度相吻合的弧形,并在节段连接处设有弯板槽。所述的螺钉孔为长圆形,位于分支端的螺钉孔横向设置,位于节段上的螺钉孔纵向设置。所述的螺钉孔与螺钉的接触表面均为弧形。所述的各节段上设有定位针孔。所述的螺钉顶部设有螺纹孔,顶端设有十字槽,底端设有一对刃口槽。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独特的Y型前路骨板结构,使寰椎行前路骨板内固定变得更为安全、可靠、可行,降低了后路大切口手术的几率,既降低了手术风险,也缩小了患者的创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长孔动力负载分配设计,使螺钉可以在骨板的钉孔中滑动,能够适应相邻节段和植骨块的沉降,消除了应力遮挡,能够早期提供加固的椎体间融合;3、锁片及螺钉环槽设计有效降低了脱钉风险。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前路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Y型前路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Y型前路骨板的骨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B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5的C部左视示意图。图8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Y型前路骨板的锁片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侧视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Y型前路骨板的螺钉结构示意12是图11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Y型前路骨板,主要由骨板I和螺钉2组成。其中,请配合参阅图5-8所示,骨板I为近似Y型结构,主体部分设有一个以上节段,每个节段上都设有两个螺钉孔11,两分支端也各设有一螺钉孔12。较佳的,可将骨板I设计为与颈椎椎体生理弧度相吻合的弧形17,并在骨板I的各节段连接处设有弯板槽13。因弯板槽13的厚度小于两侧骨板的厚度,因此,在弯板时可避免对螺钉孔及其内置锁片槽的损伤。此外,还可在各节段上设置定位针孔14,以利于前路骨板的定位和植入。螺钉孔11、12优选为如图所示的长圆形位于分支端的两螺钉孔12横向设置,每一螺钉孔12两端弧线的圆心间距为l-4mm ;位于各节段上的螺钉孔11纵向设置,每一螺钉孔11两端弧线的圆心间距为2-8_。采用长孔动力负载分配设计,使螺钉2可以在骨板的螺钉孔11、12中滑动,能够适应相邻节段和植骨块的沉降,消除了应力遮挡,能够早期提供加固的椎体间融合,并且扩大了规格适用空间。请配合参阅图9、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可在螺钉孔侧壁设置锁片槽15,并在锁片槽15中嵌有锁片3。锁片3优选为如图所示的U形片体,厚度优选为O. 6mm,形状与螺钉孔、锁片槽对应,并设有开口。请参阅图11、图12所示,螺钉2的顶部设有M2. 5螺纹孔21,在拆除骨板时,可配合专用工具取钉器撑开锁片3,将螺钉2取出。此外,螺钉2的顶端还设有十字槽22,以便于将螺钉植入;底端设有一对刃口槽23,以增强自攻能力;并在靠近顶端、与锁片3位置对应处设有锁钉环槽24,以与锁片3配合对螺钉进行锁钉防脱。螺钉2分别螺入骨板I的各螺钉孔中,如图7、图11所示,螺钉孔11、12与螺钉2的接触表面设计为相互对应的弧形16、25,使螺钉在冠状面可左右各摆动7. 5°,在矢状面上下摆动各20°。本专利技术的骨板I材料优选为纯钛,螺钉2材料优选为钛合金,锁片3材料优选为镍钛合金。利用镍钛合金的可塑性,在低温状态下将锁片3装入锁片槽15内,常温后可恢复原状。在手术时,医师将螺钉2旋入骨板I的螺钉孔时,螺钉2的弧面向外撑开锁片3,使螺钉2旋入螺钉孔,当锁钉环槽24越过锁片3后,骨板I内的锁片3会自动卡在螺钉2的锁钉环槽24内,防止螺钉2脱出。手术完成后,两分支端12通过螺钉2固定在厚实、坚韧的寰椎侧快的上下关节面之间,从而避开了薄弱的寰椎前弓。本专利技术采用Y型骨板设计,`骨板规格从4孔-14孔,可作寰椎至隆椎6个节段的前路手术,将第一对螺钉植在寰椎侧快的上下关节面之间,动态螺钉孔和锁片锁定结构,可有效防止螺钉脱出,在需要拆除骨板时,只需用取钉器撑开锁片即可取出螺钉。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Y型前路骨板,主要包括骨板和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板为近似Y型结构,主体部分设有一个以上节段,每个节段上都设有两个螺钉孔,两分支端也各设有一螺钉孔;上述螺钉孔中各连接一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Y型前路骨板,主要包括骨板和螺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骨板为近似Y型结构,主体部分设有一个以上节段,每个节段上都设有两个螺钉孔,两分支端也各设有一螺钉孔; 上述螺钉孔中各连接一螺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前路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孔侧壁设有锁片槽,锁片槽内嵌有锁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前路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片为近U形片体结构,与螺钉孔、锁片槽形状对应,并设有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前路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在与锁片位置对应处设有锁钉环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前路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板的材料为纯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广朋,高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