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利用热释电材料的热释电效应工作。热释电材料处于低于居里温度的恒温环境时,其自极化电荷密度保持不变,这些电荷被空气中的带电离子中和;当红外辐射入射热释电材料,被材料吸收后,材料温度升高,自极化强度变小,即电荷面密度变小。这样,热释电材料表面存在多余的中和电荷,这些电荷以电压或电流的形式输出,该输出信号可以用来探测辐射。相反,当截断该辐射时,热释电材料温度降低,自极化强度增加, 有相反方向的电流或电压输出。可见,要提高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应该提高热释电敏感元的材料性能和绝热性能,这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响应信号。目前,常用的热释电材料有BST、PZT、LiTaO3和TGS等;热释电材料的形态有单晶/陶瓷块体材料、薄膜材料和厚膜材料。单晶/陶瓷块体材料用晶体外延生长或者传统陶瓷工艺制成,其优点是材料性能好,热释电系数高,介电损耗小。缺点是在使用块体材料制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件时,块体材料要经过切片、研磨、抛光等工艺,减薄到几十微米,工艺复杂、成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清洗硅衬底,并对所述硅衬底进行沉积处理;步骤S2:在所述硅衬底的基片上制作带斜坡的凹槽;步骤S3:清洗所述凹槽并进行沉积处理,在所述凹槽表面形成阻挡层;步骤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硅衬底进行清洗,吹干处理;光刻底电极图形,并在所述凹槽壁、凹槽的一侧边上制备底电极;步骤S5:在所述凹槽壁内的底电极上方沉积热释电厚膜材料,并进行烘干、等静压处理,再烧结为陶瓷;步骤S6:光刻上电极图形,在所述热释电厚膜材料上制备上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清洗硅衬底,并对所述硅衬底进行沉积处理; 步骤S2 :在所述硅衬底的基片上制作带斜坡的凹槽; 步骤S3 :清洗所述凹槽并进行沉积处理,在所述凹槽表面形成阻挡层; 步骤S4 :对步骤S3处理后的硅衬底进行清洗,吹干处理;光刻底电极图形,并在所述凹槽壁、凹槽的一侧边上制备底电极; 步骤S5 :在所述凹槽壁内的底电极上方沉积热释电厚膜材料,并进行烘干、等静压处理,再烧结为陶瓷; 步骤S6 :光刻上电极图形,在所述热释电厚膜材料上制备上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将硅衬底的下表面掏空,形成悬空热绝缘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中,沉积处理的材料为氮化硅(Si3N4)。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各向异性的腐蚀液在所述硅衬底的基片上腐蚀出凹槽;或者采用干法在所述硅衬底的基片上刻蚀出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5-50 μ m。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阻挡层的材料为Si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翼,王晓川,许丽娜,姚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