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先棕化后刷绿漆的扁平封装件制作工艺,属于集成电路封装
技术背景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集成电路封装是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其功能和器件数的增加而迈进。自20世纪 90年代起,它进入了多引脚数、窄间距、小型薄型化的发展轨道。无载体栅格阵列封装(即 AAQFN)是为适应电子产品快速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的封装形式,是电子整机实现微小型化、轻量化、网络化必不可少的产品。无载体栅格阵列封装元件,底部没有焊球,焊接时引脚直接与PCB板连接,与PCB 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是通过在PCB焊盘上印刷焊膏,配合SMT回流焊工艺形成的焊点来实现的。该技术封装可以在同样尺寸条件下实现多引脚、高密度、小型薄型化封装,具有散热性、 电性能以及共面性好等特点。AAQFN封装产品适用于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封装。AAQFN封装的器件大多数用于手机、网络及通信设备、数码相机、微机、笔记本电脑和各类平板显示器等高档消费品市场。掌握其核心技术,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将大大缩小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该产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先棕化后刷绿漆的扁平封装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减薄:减薄厚度为50μm~200μm,粗糙度Ra?0.10um~0.30um;第二步、划片:150μm以上晶圆采用普通QFN划片工艺,厚度在150μm以下晶圆,使用双刀划片机及其工艺;第三步、上芯:采用粘片胶上芯;第四步、压焊;第五步、一次塑封:用传统塑封料进行塑封;第六步、后固化;第七步、薄型框架背面蚀刻凹槽:使用薄型框架,用三氯化铁溶液在框架背面做局部开窗半蚀刻,形成凹槽,深度控制在框架厚度的一半以内;第八步、棕化、刷绿漆;第九步、后固化、磨胶、锡化、打印、产品分离、检验、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先棕化后刷绿漆的扁平封装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减薄减薄厚度为50 μ m 200 μ m,粗糙度Ra O.1Oum O. 30um ; 第二步、划片150 μ m以上晶圆采用普通QFN划片工艺,厚度在150 μ m以下晶圆,使用双刀划片机及其工艺; 第三步、上芯采用粘片胶上芯; 第四步、压焊; 第五步、一次塑封用传统塑封料进行塑封; 第六步、后固化; 第七步、薄型框架背面蚀刻凹槽使用薄型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育光,朱文辉,谌世广,王虎,马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