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真模型化简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各种含分布式电源、微网及储能装置的智能配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应用的。
技术介绍
近代以来,电能一直是能源利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的以化石燃料为主导的集中式发电方式受到挑战,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分布式发电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各种可用的分散存在的能源进行发电供能的技术,具有经济性好、灵活性高、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然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多样性增加了其并网运行的难度,大量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的运行与调度也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现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将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大电网并网运行是发挥其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微网技术的提出旨在实现中低压层面上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问题。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微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以通畅的双路通信、高级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等技术为基础,最终实现电网运行和控制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从而改善能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留无源性的大规模配电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化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不同电气元件在研究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将大规模智能配电系统分为外部系统和研究系统两部分,二者间通过若干支路相联系;?2)分别建立外部系统和研究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于研究系统来说,由于特别关注内部详细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影响,需采用详细模型表示;而外部系统自身内部动态过程不受关注,需建立状态?输出方程模型:其中C、G、B、L为模型相关计算矩阵,u为模型输入量,y为模型输出量,x为模型状态变量;?3)根据仿真实际需求及计算资源设定低维系统模型阶数q,q<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留无源性的大规模配电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化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不同电气元件在研究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将大规模智能配电系统分为外部系统和研究系统两部分,二者间通过若干支路相联系;2)分别建立外部系统和研究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于研究系统来说,由于特别关注内部详细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影响,需采用详细模型表示;而外部系统自身内部动态过程不受关注,需建立状态-输出方程模型~ BU,其中C、G、B、y - L λL为模型相关计算矩阵,u为模型输入量,y为模型输出量,X为模型状态变量;3)根据仿真实际需求及计算资源设定低维系统模型阶数q,q〈〈n,其中η表示原外部系统模型的阶数;4)根据步骤2)中的外部系统状态-输出方程模型,计算A=-G-1C,R=G-1B,其中矩阵G、B、C分别为步骤2)得到的外部系统状态-输出方程中的相关计算矩阵;5)根据外部系统配电网络输入端口的个数N,即外部系统输入量个数,亦即外部系统状态方程中输入矩阵B的列数,选择相应的基底计算方法,求取q维Krylov子空间Kq (A, R,q) = (R,AR, A2R,…,AlrfR, Akr1;…,Akrx)的标准正交基底V,其中A = ,I = q-kN, q为步骤3)中得到的低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山,于浩,李鹏,高菲,丁承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