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光缆着色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在对光缆在生产过程中,对光纤及管束颜色进行着色时,需要着色工艺进行处理,对于阻燃光缆的处理尤为特别,因此,对于特种光纤需要在着色过程中创新性地设计新的工艺和流程指标,如果工艺条件达不到要求,将生产出不合格产品,进而会影响特种光缆的使用,着色质量直接影响到光纤的传输性能、温度特性和光缆性能,进而会制约特种行业的通信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阻燃光缆着色工艺流程,所述工艺流程外观质量高,光滑、圆整、色泽均匀、不混色,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燃光缆着色工艺流程,所述着色工艺把光缆内部的光纤束用着色油墨在着色机上进行着色,在着色前,着色油墨在着色机上以45-68转的速度滚动15-19小时,使着色油墨能均匀地着色,着色时,光纤束通过所述着色机上的着色模具和固化炉进行着色,着色模具的尺寸控制在O. 2-0. 4_之间,着色模具的模座温度控制在37-39°C之间,着色层厚度为4. 5-4. 58 μ m,固化炉功率为10KW-14KW,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光缆着色工艺流程,所述着色工艺把光缆内部的光纤束用着色油墨在着色机上进行着色,其特征在于:在着色前,着色油墨在着色机上以45?68转的速度滚动15?19小时,使着色油墨能均匀地着色,着色时,光纤束通过所述着色机上的着色模具和固化炉进行着色,着色模具的尺寸控制在0.2?0.4mm之间,着色模具的模座温度控制在37?39℃之间,着色层厚度为4.5?4.58μm,固化炉功率为10KW?14KW,着色模具的氮气流量范围控制在9.8?10.5升/分钟,排线节距为0.6mm,收放线张力为57?68克之间,光纤束着色完毕后,对光缆内的光缆着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光缆着色工艺流程,所述着色工艺把光缆内部的光纤束用着色油墨在着色机上进行着色,其特征在于在着色前,着色油墨在着色机上以45-68转的速度滚动15-19 小时,使着色油墨能均匀地着色,着色时,光纤束通过所述着色机上的着色模具和固化炉进行着色,着色模具的尺寸控制在O. 2-0. 4mm之间,着色模具的模座温度控制在37-39°C之间,着色层厚度为4. 5-4. 58 μ m,固化炉功率为10KW-14KW,着色模具的氮气流量范围控制在9. 8-10. 5升/分钟,排线节距为O. 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