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孔硅胶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6266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大孔硅胶工艺流程,所述流程通过配碱池、配酸罐、反应塔和水洗罐进行混合、反应和水洗,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硅胶生产设备上通过配碱池配制SiO2含量为30-40%的硅酸钠溶液,温度为30-35℃,在配酸罐内配置含量为15-25%的硫酸溶液,温度为20-35℃,将硫酸溶液加入到反应塔内,再将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加入到反应塔内,反应后形成硅胶颗粒,硅胶颗粒在pH值在1-3的酸性溶液中老化15-18小时后,进入到水洗罐中,在75-85℃的水中进行水洗,水洗到终点后进行氨泡6-8小时,然后在烘箱内压滤烘干,即得超大孔硅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硅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孔硅胶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硅胶的应用领域日渐广泛,就目前的应用来看,在电子产品除潮等工业领域起干燥和保护作用的硅胶多数为超大孔硅胶,另外超大孔硅胶在助滤剂、消光剂、触平剂等应用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目前现有工艺技术在粒度分布上取得的效果还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超大孔硅胶工艺流程,所述超大孔硅胶是由硅酸钠与硫酸进行溶胶反应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大孔硅胶工艺流程,所述流程通过配碱池、配酸罐、反应塔和水洗罐进行混合、反应和水洗,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硅胶生产设备上通过配碱池配制SiO2含量为30-40%的硅酸钠溶液,温度为30-35°C,在配酸罐内配置含量为15-25%的硫酸溶液,温度为20-35°C,将硫酸溶液加入到反应塔内,再将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加入到反应塔内,反应后形成硅胶颗粒,硅胶颗粒在PH值在1-3的酸性溶液中老化15-18小时后,进入到水洗罐中,在75-85°C的水中进行水洗,水洗到终点后进行氨泡6-8小时,然后在烘箱内压滤烘干,即得超大孔硅胶。反应塔内反应温度为10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孔硅胶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通过配碱池、配酸罐、反应塔和水洗罐进行混合、反应和水洗,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硅胶生产设备上通过配碱池配制SiO2含量为30?40%的硅酸钠溶液,温度为30?35℃,在配酸罐内配置含量为15?25%的硫酸溶液,温度为20?35℃,将硫酸溶液加入到反应塔内,再将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加入到反应塔内,反应后形成硅胶颗粒,硅胶颗粒在PH值在1?3的酸性溶液中老化15?18小时后,进入到水洗罐中,在75?85℃的水中进行水洗,水洗罐内水洗时间为70?75小时,水洗到终点后进行氨泡6?8小时,然后在烘箱内压滤烘干,即得超大孔硅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孔硅胶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通过配碱池、配酸罐、反应塔和水洗罐进行混合、反应和水洗,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硅胶生产设备上通过配碱池配制SiO2含量为30-40%的硅酸钠溶液,温度为30-35 °C,在配酸罐内配置含量为15-25%的硫酸溶液,温度为20-35°C,将硫酸溶液加入到反应塔内,再将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加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