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电气控制,特别涉及一种远程气体充排气保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气体保压和充放气的自动化控制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更新的课题,随着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给气体保压控制和自动充放气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精密气压的产生与控制技术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特别在液压和气动精细设备的应用,对气压控制稳定性和控制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现代工业生产日益复杂化,为满足生产条件和产品精密、速度的要求必须不断改进系统控制的方式方法,向更加快捷、高效、准确、实时以及远程控制的方向发展。气体控制是利用各种控制元件(各种阀、缸等)和控制器,组成控制回路,以进行自动控制。而目前一般常用的气动设备的保压和充放气控制是通过复杂的组合阀组或现场简单阀门的手动调节启闭实现,或通过远程控制电动阀来启闭阀门实现,这样很难在现场应用需要时及时实现启闭响应迅速的要求。目前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精确控制的自动化控制压力和充放气系统。该控制系统由PC104VDX6354微电脑和步进电机实现控制功能,基于VC++和Matlab混合编程,由PC机根据精密数字压力表实时传输来的数据建立气压预测模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程气体充排气保压控制系统,设置于用户气体容器与气源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充排气阀,包括,阀体,其内设第一~第三通道及相应的第一~第三气体接口;其中,第一通道位于阀体上部,轴向贯通阀体上部,该通道中部内壁环设凸筋,第一通道一侧端口封闭,另一端口为第一气体接口;第二通道,平行设置于第一通道下方,其一端开口,成为第三气体接口,第三气体接口通过管道接用户气体容器;第三通道,垂直贯穿于第一、第二通道,并径向贯通阀体,第三通道的上端口为第二气体接口;第三通道内壁、与第一、第二通道贯通处之间还设两个旁通道,该两个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通道;第一单作用气阀组件,设置于阀体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气体充排气保压控制系统,设置于用户气体容器与气源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充排气阀,包括,阀体,其内设第一 第三通道及相应的第一 第三气体接口 ;其中,第一通道位于阀体上部,轴向贯通阀体上部,该通道中部内壁环设凸筋,第一通道一侧端口封闭,另一端口为第一气体接口 ;第二通道,平行设置于第一通道下方,其一端开口,成为第三气体接口,第三气体接口通过管道接用户气体容器;第三通道,垂直贯穿于第一、第二通道,并径向贯通阀体,第三通道的上端口为第二气体接口 ;第三通道内壁、与第一、第二通道贯通处之间还设两个旁通道,该两个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通道;第一单作用气阀组件,设置于阀体第一通道内,包括支撑并帽、第一阀芯、复位弹簧和固定并帽;所述的支撑并帽设置于阀体第一通道内一侧端口,将其封闭,阀体第一通道的另一侧端口为第一气体接口 ;支撑并帽内侧面设计有中心孔道和一个与中心孔道平行、底部与中心孔道相通的偏孔道;第一阀芯包括底板及其上的阀杆,阀杆杆身中部设一锥台,锥台底面抵靠第一通道中部内壁的凸筋;复位弹簧套设于第一阀芯锥台与底板之间的杆身; 固定并帽固定于阀体第一通道内另一侧端,固定并帽设与阀体第一气体接口相通的中心通孔;第二单作用气阀组件,设置于阀体第三通道内,包括第二阀芯、复位弹簧和固定并帽; 固定并帽固定于阀体第三通道的下端口 ;第二阀芯包括阀杆及阀杆头,该阀杆头端面为与第一阀芯锥台匹配的锥面;阀杆杆身设固定环,复位弹簧套设于阀杆上,阀杆尾端于固定并帽,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固定环和固定并帽;固定并帽底部中央设排气孔;单电控二位五通电磁阀,设置于气源管路中,其设一个接气源的第一端口,另设第二、 第四端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组合充排气阀的第一、第二气体接口 ;控制接触器,其常开触点串接单电控二位五通电磁阀的电磁线圈并接电源;控制接触器的继电器线圈串接一常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