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可转高速闸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183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动可转高速闸片,包括刹车块、骨架和钢背,刹车块烧结在骨架上,骨架焊接在T型连接杆的上端,钢背上设有I型通孔,I型通孔上端的内部安装圆柱弹簧和U型支承座,圆柱弹簧被U型支承座压在I型通孔上端的内部,连接杆穿过U型支承座和钢背的I型通孔,弹性卡圈将T型连接杆的下端卡在钢背I型通孔下端的内部。在刹车压力的推动下,刹车块能自动贴紧制动盘进行制动,避免了偏磨以及由偏磨造成的刹车块容易掉边掉角、刹车效率低和制动距离过长等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列车制动装置,尤其涉及浮动可转高速闸片
技术介绍
刹车片是高速列车或动车组制动单元中重要的部件,起着摩擦制动盘从而实现制动的关键作用。由于高速列车制动的初速度高、自重大,在制动过程中刹车片需要将巨大的摩擦动能转换为热能,刹车片的刹车块热负荷巨大,容易导致刹车片的刹车块因温度急剧升高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出现龟裂及掉边掉角现象。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刹车片,其刹车块普遍存在制动过程中并不能完全与制动盘面充分贴合进行摩擦的问题,即产生偏磨,刹车块容易掉边掉角、刹车效率低、制动距离过长。偏磨还会导致刹车块损耗过快,刹车片的骨架或钢背划伤制动盘。新刹车片的上述问题更为明显,需要较长的磨合周期才能实现与制动盘的相对吻合,但是偏磨问题一直无法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浮动可转高速闸片,其每一刹车块在与制动盘摩擦时,刹车块在刹车推力的作用下能够在任意方向上的自行调整,实现与制动盘的紧密贴合和摩擦。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浮动可转高速闸片,包括刹车块、骨架和钢背,刹车块烧结在骨架上,骨架焊接在T型连接杆的上端,钢背上设有I型通孔,I型通孔上端的内部安装圆柱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浮动可转高速闸片,包括刹车块(1)、骨架(2)和钢背(4),刹车块(1)烧结在骨架(2)上,其特征在于:骨架(2)焊接在T型连接杆(5)的上端,钢背(4)上设有I型通孔(11),I型通孔(11)上端的内部安装圆柱弹簧(3)和U型支承座(7),圆柱弹簧(3)被U型支承座(7)压在I型通孔(11)上端的内部,T型连接杆(5)的下端穿过U型支承座(7)和钢背(4)的I型通孔(11),弹性卡圈(6)将T型连接杆(5)的下端卡在钢背I型通孔(11)下端的内部;所述的刹车块(1)采用的材料配方重量百分比为:铜粉55、铁粉6、锡粉5、铬粉2、钛粉2、镍粉4、铋粉2、石墨9、氮化硼1、三氧化二铝3、二氧化硅6...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可转高速闸片,包括刹车块(I)、骨架(2)和钢背(4),刹车块(I)烧结在骨架 (2)上,其特征在于骨架(2)焊接在T型连接杆(5)的上端,钢背(4)上设有I型通孔(11), I型通孔(11)上端的内部安装圆柱弹簧(3 )和U型支承座(7 ),圆柱弹簧(3 )被U型支承座(7)压在I型通孔(11)上端的内部,T型连接杆(5)的下端穿过U型支承座(7)和钢背(4) 的I型通孔(11),弹性卡圈(6)将T型连接杆(5)的下端卡在钢背I型通孔(11)下端的内部;所述的刹车块(I)采用的材料配方重量百分比为铜粉55、铁粉6、锡粉5、铬粉2、钛粉2、镍粉4、铋粉2、石墨9、氮化硼1、三氧化二铝3、二氧化硅6、锆英石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可转高速闸片,其特征在于T型连接杆(5)和U型支承座(7)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