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风扇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1496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风扇散热器,包括涵道、压气机、透平和散热器,所述压气机和所述透平设置在所述涵道内,所述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压气机和所述透平之间的所述涵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不消耗外部能量的情况下产生散热作用,结构简单、效率高,且有利于节约能量和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及热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散热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技术中,需要散热的地方都需要消耗大量动力推动风扇,这样就会导致消 耗很多的能量,不利于节能环保,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不消耗动力就能产生散热作用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动力风扇散热器,包括涵道、压气机、透平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和 所述透平设置在所述涵道内,所述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压 气机和所述透平之间的所述涵道内。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透平之间设有高温流体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被冷却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涵道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所述高温流体散热器的被冷却流体入口与发动机的排气道连通。所述高温流体散热器的被冷却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涵道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高温流体散热器”是指其内部流动的被冷却流体在被冷却前的 温度高于所述散热器内的被冷却流体的温度的散热器,即指以使温度较高的流体降温为目 的的散热器,例如与内燃机尾气通道连通的散热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散热器”是指将余热散出的装置,例如内燃机的水箱等。本专利技术中,让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高温流体散热器内的被冷却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 涵道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的目的是产生对流效应,从而提高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化工及热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 元或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无动力风扇散热器可在不消耗动力的情况下产生散热作用,结构简单、 效率高,且有利于节约能量和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涵道、2压气机、3透平、4散热器、5高温流体散热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无动力风扇散热器,包括涵道1、压气机2、透平3和散热器4,所述压气机 2和所述透平3设置在所述涵道I内,所述透平3对所述压气机2输出动力;所述散热器4 设置在所述压气机2和所述透平3之间的所述涵道I内,所述散热器4设为发动机冷却系 统的散热器,且所述散热器4的被冷却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涵道I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所述散热器4设为内燃机的水箱。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无动力风扇散热器,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散热器4和所述 透平3之间设有高温流体散热器5,所述高温流体散热器5的被冷却流体通道与发动机的 排气道连通,这样可以将发动机排气道排出气体的余热再次利用,且所述高温流体散热器5 的被冷却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涵道I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所述高温流体散热器5设为 与内燃机尾气通道连通的散热器。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 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 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风扇散热器,包括涵道(1)、压气机(2)、透平(3)和散热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2)和所述透平(3)设置在所述涵道(1)内,所述透平(3)对所述压气机(2)输出动力;所述散热器(4)设置在所述压气机(2)和所述透平(3)之间的所述涵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9 CN 201110452635.11.ー种无动カ风扇散热器,包括涵道(I)、压气机(2)、透平(3)和散热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2)和所述透平(3)设置在所述涵道(I)内,所述透平(3)对所述压气机(2)输出动力;所述散热器(4)设置在所述压气机(2)和所述透平(3)之间的所述涵道(I)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动カ风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器(4)和所述透平(3 )之间设有高温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