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866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包括:层状硅酸盐1-8份,有机质4份及以上,微生物菌10-20份,腐植酸5-7份。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在氟磷酸钙矿浆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混合酸中,将层状硅酸盐料浆由控制的78℃以上降至65℃以下时,加入细度为60目的层状硅酸盐,同时加入含NH4+的铵盐,得到层状硅酸盐;将秸秆进行第一发酵,得到所述有机质及所述腐植酸;将所述层状硅酸盐与所述有机质及所述腐植酸进行混合,并加入所述微生物菌,进行第二发酵。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更好地蓄水、蓄肥、固水、固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荒漠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在环保领域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且各国的治理模式因各自的国情而各不相同。例如苏联植物治沙的基本模式是在草原地带,配合尖叶柳等中生灌木营造松树;在半荒漠地带,大面积种草(巨野麦等)并结合种植旱生灌木;在荒漠地带主要是栽植梭梭、沙拐枣等旱生、强旱生灌木。而美国治沙主要集中在五大湖周围沙丘和东西两大洋的海岸沙丘,先栽植海岸草将流沙固定,然后种豆科植物或灌木进一步改良土壤,最后栽植松树;而对气候干旱的内陆沙丘主要是利用雨季播种草本植物。澳大利亚对年降水量大于500mm的海岸沙丘先种草使流沙固定,然后种豆科等植物,最后种乔木和灌木;对内陆沙丘的治理,限于年降水量超过250mm的地区,主要措施是种草。阿联酋因其巨大的石油收入,采用海水淡化实施沙漠灌溉,同时选择沙漠适生植物大规模种植,收效甚佳,只是成本很高,非一般国家所能采用。以色列的滴灌和电脑控制下的精细农牧业技术,也是投入极高,效果当然也好。伊朗以浙青层垫底,上面植树再进行灌溉。各个国家因为沙化土地的干旱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沙技术,共同点均为采取植物治沙,即在沙漠上形成植被,防止沙化扩展,以改善生态环境。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 一是单一的营造植被,向植建多元(立体)植被方向发展;二是从单施肥料向施肥与施用固水、固肥材料配合的方向发展;三是向植被种植与合理利用结合的方向发展,防治荒漠既要解决沙化的扩散,又要能巩固治沙成果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在现有的治理荒漠的方式中,沙土、养分的稳固仍无法有效保证,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仍会被吹起大量扬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沙漠、沙土蓄水、蓄肥、固沙、固水、固肥的问题,所有这些方法都只能治标而不治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更好地蓄水、蓄肥、固水、固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包括层状硅酸盐1-8份,有机质4份及以上,微生物菌10-20份,腐植酸5_7份。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层状硅酸盐包括磷石膏和高磷土。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腐植酸为5. 8份。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进一步包括粉煤灰10-20份,所述粉煤灰的细度为300-500目。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进一步包括无机盐6-15份。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无机盐包括等重量比混合的氮盐、钾盐和磷盐。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PH为5. 5-8。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PH为5. 5-6. 5 ;或所述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PH为7-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氟磷酸钙矿浆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混合酸中,将层状硅酸盐料浆由控制的78°C以上降至65°C以下时,加入细度为60目的层状硅酸盐,同时加入含NH4+的铵盐,得到层状硅酸盐;将秸杆进行第一发酵,得到所述有机质及所述腐植酸;将所述层状硅酸盐与所述有机质及所述腐植酸进行混合,并加入所述微生物菌, 进行第二发酵。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将氟磷酸钙与硫酸在83°C以上的环境中进行反应,且持续该反应一段时间,生成磷石膏,并将其降温至60°C以下时加入所述层状硅酸盐;和/ 或;将秸杆在15_35°C条件下,以固、水比为5 :2加入菌种,进行所述第一发酵,该第一发酵持续98-128小时,将所得物在48-68°C的温度条件下、在Ph为3. 5-7. 5的环境下加入所述层状硅酸盐中;和/ 或; 所述第二发酵在15_35°C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所述第二发酵的持续时间为3-5天。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提供的,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更好地蓄水、蓄肥、固水、固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中包括的层状硅酸盐是天然的、无机的、结构片层具有纳米尺度特性良好的材料,其具有吸水倍率高、易于插层复合的特点,能够将水、营养物质、沙土吸附于其片层之间。由于层状硅酸盐的材质具有纳米级别,所以片层间的吸附作用较强劲,使得水、营养物质、沙土不会因为大风而被刮走,进而有效地蓄水、蓄肥、固水、固肥。这样就可从根本上解决水、肥、沙土的流失, 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荒漠治理效果。2.进一步提高层状硅酸盐的片层间的吸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利用磷石膏的“晶核”应用,使层状硅酸盐片层间形成刚性柱撑。在有机酸的辅助作用下,利用磷石膏晶粒的“晶核”特性,使层状硅酸盐层间形成刚性柱撑,层状不易塌陷,多孔化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为嵌套水份和营养基,制备具有保水蓄肥、缓释和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全天然生态防治荒漠新材料提供技术基础。3.提供绿色肥料,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在防治荒漠材料基材的选择,其他原辅材料的选用上首先考虑的是必须符合环保要求,而有机肥的合理搭配使用,则复合这一要求。绿肥、厩肥经采用市售的菌种进行发酵过程,就成了本荒漠治理材料最好的辅助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肥为秸杆发酵所得,为纯正的绿色生物有机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层状硅酸盐的片层结构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包括层状硅酸盐1-8份,有机质4份及以上,微生物菌10-20份,腐植酸5-7份。在实施例一中,层状硅酸盐具有层状结构,其结构可参照图1所示的层状硅酸盐的结构,层状硅酸盐可以是I份或2份或3份或4份或5份或6份或7份或8份。有机质是有机营养物质,优选地可以是4-40份。微生物菌是有益微生物菌,可以是10份或11份或12份或13份或14份或15份或16份或17份或18份或19份或20份。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横跨几十个行业。特别是眼下提倡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无污染环保产品等,更使〃腐植酸〃备受推崇,可以是5份或6份或7份,优选地为5. 8份。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层状硅酸盐主要选择蒙脱土,可以从高磷土(也叫高岭土) 中获得。磷石膏是使层状硅酸盐的片层间形成刚性柱撑而加入的。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磷石膏主要成份为 CaS04 · 2H20,此外还含有多种其他杂质。同时,生产过程中,溶液中的HP04-2根取代石膏晶格中部分S04-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纳米荒漠治理材料中还可加入粉煤灰10-20份,其细度为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层状硅酸盐1?8份,有机质4份及以上,微生物菌10?20份,腐植酸5?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层状硅酸盐1-8份,有机质4份及以上,微生物菌10-20份,腐植酸5-7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硅酸盐包括磷石膏和闻憐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植酸为5.8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粉煤灰10-20份,所述粉煤灰的细度为300-500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无机盐6-15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包括等重量比混合的氮盐、钾盐和磷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PH 为 5. 5-8。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荒漠治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PH 为 5. 5-6. 5 ;或所述纳米荒漠治理材料的PH为7-8。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戎钟鼎李湧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讯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