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98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收料筒,以及控制收料筒转动的收料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辊筒,第一辊筒固定在摆杆的第一端,摆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输送的带料首先绕过第一辊筒;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第二辊筒;上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下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上压板下方、与上压板紧密设置;第三辊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第四辊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轴线位置低于收料筒的轴线位置;上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均与收料驱动机构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自始至终均保证卷料松紧程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可用于金属或其他材质带料的收料卷料。技术背景现有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一般会包括一个或数个轴线位置交错的辊筒组,带料 经过这些辊筒组后再在收料筒收集。这种结构的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会存在如下缺陷(I)、当系统关闭电源以后,收料筒马上停止转动,此时,送料机构会因为惯性原因继续送 料,这样会造成一部分带料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沉积现象,同时还会影响绕在收料筒上的带 料的松紧程度,影响最终卷料效果;(2)、带料经过这些辊筒组过程会存在张紧程度不一致 现象,这样最终绕在收料筒上的带料会出现松紧不一致的情况,同样会影响最终卷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自始至终均能保证卷 料松紧程度一致的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包括支 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收料筒,以及控制收料筒转动的收料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第一辊筒,第一辊筒固定在摆杆的第一端,摆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输送的带料首先绕过第一辊筒;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摆杆上方,摆杆转动后能与摆杆的第二 端接触;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摆杆下方,摆杆转动后能与摆杆的第二 端接触;第二辊筒,轴线位置高于第一辊筒的轴线位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自第一辊筒 绕出的带料绕入第二辊筒;上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下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上压板下方、与上压板紧密设置,自第二辊筒 绕出的带料经过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第三辊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自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出的带料绕入第 三辊筒;第四辊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轴线位置低于收料筒的轴线位置,自第三辊筒绕 出的带料绕入第四辊筒,且经第四辊筒绕出的带料绕入收料筒;上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均与收料驱动机构相连。为了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意调节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压紧力,改变卷料阻尼,所 述上压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的调节螺杆。为了能自动调节不同卷绕半径下带料的张紧力,保证卷紧带料,所述第四辊筒的两侧端轴上分别设置有张紧弹簧,该张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辊筒的侧端轴固定,前述 张紧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架底部固定。较好的,所述第一辊筒的轴线位置低于收料筒的轴线位置。所述第二辊筒的轴线 位置所述第三辊筒的轴线位置与第二辊筒的轴线位置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第一辊筒、摆杆、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当收料辊筒在收料驱 动机构控制下进行收料时,第一辊筒会随之抬高,一定时间后,摆杆的第二端便会与位于下 方的第二限位开关接触,此时,便可以通过第二限位开关的信息使收料辊筒停止转动,此 时,送料过程并没有停止,第一辊筒会随之降落,一直到摆杆的第二端与位于上方的第一限 位开关接触为止,此时便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开关的信息使收料辊筒上述继续转动,此时第 一辊筒便会重新抬高,通过此结构,便可以起到较好的带料张紧效果,从而使收料卷料的松 紧程度保持一致;2、设置上压板和下压板,根据上下压板的紧压产生摩擦阻力,使带料可以起到较 好的带料张紧效果。另外,在补充方案中,还能根据送料情况,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螺杆来控 制上下压板的紧压的压紧程度,能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卷料阻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俯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下压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的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台I和支撑脚13 ;设置在支撑台I上的收料筒2,控制收料筒转动的收料驱动机构3,第一辊筒4,第一辊筒固定在摆杆5的第一端,摆杆5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 脚13上,输送的带料16首先绕过第一辊筒4,第一辊筒4的轴线位置低于收料筒2的轴线 位置;第一限位开关6,设置在所述支撑脚13上,位于摆杆5上方,摆杆5转动后能与摆 杆5的第二端接触;第二限位开关7,设置在所述支撑脚13上,位于摆杆5下方,摆杆5转动后能与摆 杆5的第二端接触;第二辊筒8,轴线位置高于第一辊筒4的轴线位置,固定在所述支撑台I上,自第一 辊筒绕出的带料绕入第二辊筒8 ;上压板9,固定在所述支撑台I上;下压板10,固定在所述支撑台I上,位于上压板9下方、与上压板9紧密设置,自第 二辊筒绕出的带料经过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第三辊筒11,固定在所述支撑台I上,自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出的带料绕 入第三辊筒;所述第三辊筒的轴线位置与第二辊筒的轴线位置相同;第四辊筒12,固定在所述支撑脚13上,轴线位置低于收料筒2的轴线位置,自第三 辊筒11绕出的带料绕入第四辊筒12,且经第四辊筒12绕出的带料绕入收料筒2 ;上述第一限位开关6和第二限位开关7的输出端均与收料驱动机构3相连。收料 驱动机构3收到第二限位开关6的信息后,输出控制信号使收料辊筒停止转动,收料驱动机 构3收到第一限位开关的信息后,输出控制信号使收料辊筒转动。所述上压板上10设置有用于调节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的调节螺杆15。所述第四辊筒的两侧端轴上分别设置有张紧弹簧14,该张紧弹簧14的一端与所 述第四辊筒12的侧端轴固定,前述张紧弹簧14的一端与支撑架底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收料筒,以及控制收料筒转动的收料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辊筒,第一辊筒固定在摆杆的第一端,摆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输送的带料首先绕过第一辊筒;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摆杆上方,摆杆转动后能与摆杆的第二端接触;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摆杆下方,摆杆转动后能与摆杆的第二端接触;第二辊筒,轴线位置高于第一辊筒的轴线位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自第一辊筒绕出的带料绕入第二辊筒;上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下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上压板下方、与上压板紧密设置,自第二辊筒绕出的带料经过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第三辊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自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出的带料绕入第三辊筒;第四辊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轴线位置低于收料筒的轴线位置,自第三辊筒绕出的带料绕入第四辊筒,且经第四辊筒绕出的带料绕入收料筒;上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均与收料驱动机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料收料卷料机结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收料筒,以及控制收料筒转动的收料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辊筒,第一辊筒固定在摆杆的第一端,摆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输送的带料首先绕过第一辊筒;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摆杆上方,摆杆转动后能与摆杆的第二端接触;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摆杆下方,摆杆转动后能与摆杆的第二端接触;第二辊筒,轴线位置高于第一辊筒的轴线位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自第一辊筒绕出的带料绕入第二辊筒;上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下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上压板下方、与上压板紧密设置,自第二辊筒绕出的带料经过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第三辊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自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出的带料绕入第三辊筒;第四辊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舜德谢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宁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