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趸船自动平衡装置,包括趸船和搁置在趸船上的活动钢引桥,所述活动钢引桥的前端设有与趸船相连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长江等内河流域中,采用浮码头来进行货物、车辆、人员的运输是一种常见形式,尤其在水位差较大的中上游地区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造价低、水位适应性好的特点。浮码头与江岸的连接基本上是通过搁置在趸船上的活动钢引桥来实现的,但是由于码头的水位经常发生变化,活动钢引桥会随趸船的升降而发生坡度的变化,搁置于趸船的钢引桥前支座滚轮在趸船上发生移位。然而实际过程中,水位高差越大,活动钢引桥坡度变化也就越大,搁置于趸船的钢引桥前支座滚轮在浮趸船的移动距离也越长。如果趸船尺寸较小,支座滚轮发生大的移位就改变了趸船的自有平衡,从而将导致趸船倾斜。现在常用的调节趸船倾斜的方法主要为调节趸船配重,但是趸船在浮码头运行过程中,通过压载调节,也会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或因趸船尺度较小出现无法调节的情况;同时,工作人员在设计、制造趸船时,还要因考虑趸船的压载需求而进行趸船承载结构设计,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趸船自动平衡装置,使趸船在活动钢前支座发生较大的移位时依然能自动保持平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趸船自动平衡装置包括趸船和搁置在趸船上的活动钢引桥,所述活动钢引桥的前端设有与趸船相连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趸船上设有向上凸起的自动平衡轨道,所述的活动钢引桥的下端设有与自动平衡轨道相连的自动平衡支座,自动平衡支座与活动钢引桥前支座在趸船上的活动范围应分别处于趸船重心线的两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图中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趸船自动平衡装置,包括趸船(5)和搁置在趸船(5)上的活动钢引桥(1),所述活动钢引桥(1)的前端设有与趸船(5)相连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其特征在于:趸船(5)上设有向上凸起的自动平衡轨道(3),所述的活动钢引桥(1)的下端设有与自动平衡轨道(3)相连的自动平衡支座(2),自动平衡支座(2)与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在趸船(5)上的活动范围分别处于趸船的重心线(5.1)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趸船自动平衡装置,包括趸船(5)和搁置在趸船(5)上的活动钢引桥(1),所述活动钢引桥(I)的前端设有与趸船(5)相连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其特征在于趸船(5) 上设有向上凸起的自动平衡轨道(3),所述的活动钢引桥(I)的下端设有与自动平衡轨道(3)相连的自动平衡支座(2),自动平衡支座(2)与活动钢引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齐同钦,万爱玉,王孝兵,惠晓晓,王述真,王勇,熊巧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