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604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它包括车架和主杆,在车架上安装有底架复位装置,主杆上端连接有面板装置;所述的底架复位装置包括芯轴、万向节、支撑套、复位块、刹车压紧块,钢珠,软轴固定块、复位弹簧、压紧弹簧、压紧块、压块、防尘套等,所述的万向节的底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的底板连接;芯轴的上端与主杆连接,芯轴的下端穿过万向节连接在万向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可以增加倾角大小调节,实现倾角无极调节,满足患者不同倾角需求。底座复位装置可以实现回复力平稳,恢复力大小实现无极调节,复位均匀,性能更为稳定,可以在患者使用时直接调节恢复力,而无需中断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特别是一种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康复患者在从站立到行走的过程中,身体平衡感觉的重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平衡障碍是患者再次独立行走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脊髓损伤、脑血管以外、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发病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偏瘫,下肢骨关节、肌肉病变造成的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关节稳定性破坏、肌力减退,肌群间力量失衡均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平衡能力。平衡障碍主要表现在不能独自站立或能独自站立但不能独自行走。患者可能因此而影响康复进程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所以重建本体平衡感觉成为患者的迫切要求,也是康复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站立平衡训练是一种特定任务的训练,通过训练患者的动静平衡感觉,减少肌肉张力,稳定血液循环,防止骨质疏松,改善胃肠道排泄功能,防止关节僵硬,改善呼吸等。在平衡训练中,恢复患者的静态平衡以及由静态平衡向动态平衡顺利过渡,减少平衡缺失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影响时间,早日恢复患者的自主行走能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平衡训练装置多是静态平衡训练,就是单一的站立平衡,及一圈护栏支架加上脚垫平台,主要训练的也是利用手的帮助来实现站立的动作。对于患者从站立到行走的过程帮助不大,不能建立患者的动态平衡,结果是患者可站不可走,训练的效果也是腿部的站立功能,对于全身的整体协调平衡没什么帮助。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患者的静态平衡一般比较好恢复,但是动平衡的恢复就比较难了,需要一个身体的适应过程,本体平衡感觉的重建,仅仅站立平衡是不能保证全身整体协调平衡的。申请号为201120118674. 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本申请人研发的一种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该装置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由于无倾角调节机构,患者使用时只能使用最大倾角;另外,其复位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偶尔存在着本身复位力度不均匀的情形,而且刹车时必须在倾角零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倾角调节方便,复位力度均匀,训练效果好的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它包括车架和主杆,在车架上安装有底架复位装置,主杆上端连接有面板装置;所述的面板装置包括面板架和固定其上的面板;面板架上还连接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倾角刹车和刹车线,倾角刹车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面板架上,刹车线的一端连接在倾角刹车上;它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安装在面板架上的角度陀螺仪和单片机,单片机与角度陀螺仪连接;其特点是所述的底架复位装置包括支撑套、芯轴和万向节,支撑套的底部固定在车架的底板上,万向节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套内的底板上,芯轴的上端与主杆连接、下端连接在万向节上,在万向节上方套设有与万向节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在限位套上连接有伸出支撑套的传动手柄,在限位套上方、支撑套下方的芯轴上还设有轴向轴承和限位挡块,限位挡块设在轴向轴承的下方并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在芯轴上;支撑套的上部设有锥形支撑面,芯轴的下部上套设有复位块,复位块的底部滑动支撑在支撑套锥形支撑面上;在复位块上套设有刹车压紧块,在复位块内侧的芯轴上设有钢珠槽,钢珠透过复位块设在钢珠槽内,钢珠外端由刹车压紧块压紧;在复位块的上端固定有软轴固定块,刹车线固定在软轴固定块上并穿过软轴固定块连接在刹车压紧块上,在刹车压紧块和软轴固定块之间的复位块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在芯轴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紧块,在压紧块上连接有传动手柄,压紧块下方的芯轴上套设有压块,压块与压紧块之间设有推力轴承,在压块与软轴固定块之间的芯轴上套设有压紧弹簧,在芯轴的外侧套设有上端固定在压块上、下端固定在支撑套上部的防/1、奋土县O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主杆上还设有膝部装置,所述的膝部装置包括与主杆连接的滑套,滑套上连接有横杆,横杆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轨滑套,导轨滑套内分别设有与横杆垂直的纵杆,纵杆的一端部连接有护膝。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面板架上设有左右扶手,在左右扶手上连接设有臀部装置,臀部装置包括左右横梁和设在左右横梁上的臀部护垫,左右横梁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臀部护垫下部连接有臀部护垫连接件,臀部护垫连接件套设在左右横梁上,臀部护垫连接件上设有把手。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车架的底部设有脚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其特点是车架的顶板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脚部档栓,每一对脚部档栓的上部连接设有一块皮带,脚部档栓的下端固定在挡栓座上,挡栓座底部固定在当栓固定板上,当栓固定板连接在滑槽下方的滑道上,滑道固定在车架上。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其特点是面板架通过固定在其上的面板架导轨与主杆连接,在面板架导轨上还设有调节面板架导轨与主杆相对高度的调节螺栓。本专利技术通过患者站立在下面板上,手扶面板架上的面板,通过刹车装置的运动提起刹车压紧块,从而使芯轴解除锁定。当患者身体倾动时带动面板架的倾动,面板架带动主杆和芯轴绕万向节转动,在倾动范围上底架复位装置等部件起到机械保护限制作用,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患者的运动轨迹,从而达到训练病人动平衡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选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万向节上设置的限位套、传动手柄和限位挡块的协同使用,可以增加倾角大小调节,实现倾角无极调节,满足患者不同倾角需求。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新型的底座复位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回复力平稳,恢复力大小实现无极调节,复位均匀,性能更为稳定。而且该底座复位装置可以在患者使用时直接调节恢复力,而无需中断训练。3.本专利技术使用了万向节装置,其间隙小,结构稳定。4.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刹车机构可以在任意位置刹车,刹车后面板自适应回归零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3为底座复位装置的一种结构意图4为膝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5为车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6为膝部装置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3 种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它包括车架I和主杆2,在车架I上安装有底架复位装置8,主杆2上端连接有面板装置3 ;所述的面板装置3包括面板架31和固定其上的面板32 ;面板架31上还连接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倾角刹车4和刹车线5,倾角刹车4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面板架31上,刹车线5的一端连接在倾角刹车4上;它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安装在面板架上的角度陀螺仪和单片机,单片机与角度陀螺仪连接;所述的底架复位装置8包括支撑套81、芯轴82和万向节83,支撑套81的底部固定在车架I的底板11上,万向节83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套81内的底板11上,芯轴82的上端与主杆2连接、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它包括车架和主杆,在车架上安装有底架复位装置,主杆上端连接有面板装置;所述的面板装置包括面板架和固定其上的面板;面板架上还连接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倾角刹车和刹车线,倾角刹车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面板架上,刹车线的一端连接在倾角刹车上;它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安装在面板架上的角度陀螺仪和单片机,单片机与角度陀螺仪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复位装置包括支撑套、芯轴和万向节,支撑套的底部固定在车架的底板上,万向节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套内的底板上,芯轴的上端与主杆连接、下端连接在万向节上,在万向节上方套设有与万向节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在限位套上连接有伸出支撑套的传动手柄,在限位套上方、支撑套下方的芯轴上还设有轴向轴承和限位挡块,限位挡块设在轴向轴承的下方并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在芯轴上;支撑套的上部设有锥形支撑面,芯轴的下部上套设有复位块,复位块的底部滑动支撑在支撑套锥形支撑面上;在复位块上套设有刹车压紧块,在复位块内侧的芯轴上设有钢珠槽,钢珠透过复位块设在钢珠槽内,钢珠外端由刹车压紧块压紧;在复位块的上端固定有软轴固定块,刹车线固定在软轴固定块上并穿过软轴固定块连接在刹车压紧块上,在刹车压紧块和软轴固定块之间的复位块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在芯轴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紧块,在压紧块上连接有传动手柄,压紧块下方的芯轴上套设有压块,压块与压紧块之间设有推力轴承,在压块与软轴固定块之间的芯轴上套设有压紧弹簧,在芯轴的外侧套设有上端固定在压块上、下端固定在支撑套上部的防尘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立动静平衡训练装置,它包括车架和主杆,在车架上安装有底架复位装置,主杆上端连接有面板装置;所述的面板装置包括面板架和固定其上的面板;面板架上还连接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倾角刹车和刹车线,倾角刹车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面板架上,刹车线的一端连接在倾角刹车上;它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安装在面板架上的角度陀螺仪和单片机,单片机与角度陀螺仪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复位装置包括支撑套、芯轴和万向节,支撑套的底部固定在车架的底板上,万向节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套内的底板上,芯轴的上端与主杆连接、下端连接在万向节上,在万向节上方套设有与万向节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在限位套上连接有伸出支撑套的传动手柄,在限位套上方、支撑套下方的芯轴上还设有轴向轴承和限位挡块,限位挡块设在轴向轴承的下方并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在芯轴上;支撑套的上部设有锥形支撑面,芯轴的下部上套设有复位块,复位块的底部滑动支撑在支撑套锥形支撑面上;在复位块上套设有刹车压紧块,在复位块内侧的芯轴上设有钢珠槽,钢珠透过复位块设在钢珠槽内,钢珠外端由刹车压紧块压紧;在复位块的上端固定有软轴固定块,刹车线固定在软轴固定块上并穿过软轴固定块连接在刹车压紧块上,在刹车压紧块和软轴固定块之间的复位块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在芯轴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紧块,在压紧块上连接有传动手柄,压紧块下方的芯轴上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华姜国峰吴传秀宋永献秦宏平龚本流张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