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5946 阅读:6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方法,将通过201210267413.7号专利申请件制备的医用生物胶体液能够直接应用于组织及创面起到防粘连及促进愈合的应用产品,即将制剂灌装于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中,每个容器装5-1000ml,扎盖或封口,然后用高温湿热灭菌,制得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产品。本方法使医用生物胶体液得以应用于组织及创面,优点是对人体无毒性、无致敏反应、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能有效保护组织t-PA活性,减少PAI-1、TGF-β1、TNF-α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症渗出,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具有防粘连、止血、抗菌、减少渗出、促进组织及创面愈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特殊物理形状为特征的医药配制品,具体来说,涉及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
技术介绍
手术创伤、局部缺血、出血和感染等均可造成术后粘连,每年因手术发生粘连的患者高达几千万人次。目前临床上预防粘连的主要有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氧化再生纤维素、医用几丁糖和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几大类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原料性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做成溶液剂在体内的降解速度快而起不到防粘连的效果,要增加其稳定性只能加入相应的稳定剂,但同时增加了其毒副作用,基本上只能添加相应的成型辅料做成凝胶剂、膜剂,但这两种剂型只能应用在手术切口部位起到局部防粘连的作用,对于不易观察到的非手术切口微创部位、术后的渗血或渗液引起的粘连,并不能起到防粘连的效果,更不能在腔镜手术中应用。在上述防粘连品种中,对组织及创面的修复愈合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研究一种既能起到防粘连、又能促进组织及创面愈合的新产品,成了科研人员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一种医用生物胶体液的配方及制备方法,申请了专利,申请号201210267413. 7。但尚未有这种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具体应用方法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使胶体液得以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专利技术人提供的,是将通过201210267413. 7号专利申请件制备的医用生物胶体液能够直接应用于组织及创面起到防粘连及促进愈合的应用产品,即将制剂灌装于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中,每个容器装5-1000ml,扎盖或封口,然后用高温湿热灭菌,制得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产品。上述方法中,医用生物胶体液是以注射用水为载体,以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为主要原料,再配以调节渗透压的物质NaCl或硝酸钾或硝酸钠或甘氨酸或甘露醇为辅料。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0. 1% 2. 5% 调节渗透压的物质氯化钠O. 6 O. 9%或硝酸钾O. 8 1. 2%或硝酸钠O. 8 1. 4%或甘氨酸O. 9 2. 2%或甘露醇2. 6 4. 8% 注射用水余量。上述方法中,所述用高温湿热灭菌的温度条件为115°C 130°C,压力条件为0.4Mpa_0. 8Mpa,灭菌时间为 8 60min。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创面包括体表及面部、外阴及阴道深部、烧伤、烫伤、冻伤、溃疡、植(供)皮区等,所述的组织包括间皮、浆膜等。上述方法中,所述直接用于组织及创面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本制剂直接冲洗或湿敷组织及创面。上述方法中,所得到的医用生物胶体液应用产品为无菌产品,其动力黏度范围为1.2 3. Ompa ·S,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的含量以D-盐酸氨基葡萄糖计不低于1. 3mg/ml,将胶体液蒸干后能形成一层胶状膜,将胶状膜研磨成粉状后进行红外光谱检测有特有的红外光谱特征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使采用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医用生物胶体液, 制剂对人体无毒性、无致敏反应、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能有效保护组织t-PA活性,减少PA1-1、TGF- β1、TNF- α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症渗出,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具有防粘连、止血、抗菌、减少渗出、促进组织及创面愈合的效果。专利技术人指出本制剂在体内的降解时间大于14 20天,但可完全降解,其降解产物为CO2和H2O,不存在任何毒害残留物,从而起到防粘连和促进愈合的作用。专利技术人进一步指出本品无菌,开启后应立即一次性使用(以免受到污染)。使用 (倾倒)时应当注意容器口不被污染,必要时应对容器口进行消毒。使用前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密封性,标签脱落、字迹污损不能辨认、有异物、混浊、容器壁有裂痕、容器内有悬浮 物时不得使用。本品不得用于静脉输注。具体使用方式及用量应依据医师经验以及对患者体征的判断而定。具体实施例方式现通过下列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制备医用生物胶体液的第一种应用产品将按201210267413. 7号专利申请件制备的医用生物胶体液灌装于玻璃瓶中,每瓶装入50ml,扎盖,然后用高温湿热灭菌,灭菌温度为125°C,压力为O. 7Mpa,灭菌时间为30min, 制得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产品。实施例2制备医用生物胶体液的第二种应用产品将按201210267413. 7号专利申请件制备的医用生物胶体液灌装于塑料袋中,每瓶装入250ml,封口,然后用高温湿热灭菌,灭菌温度为110°C,压力为O. 78Mpa,灭菌时间为 45min,制得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产品。实施例3应用于体表及面部使用直接喷涂湿敷,能使其皮肤柔滑健康。妆前妆后皮肤不适、局部痛痒可用其涂搽、湿敷局部,湿敷时每次10 20分钟。实施例4应用于外阴、阴道深部清洗保护时用带有长柄的喷雾器深入,按压喷嘴活塞喷入使其湿润。也可用于老年性阴道黏膜保护,必要时使用I次。实施例5应用于烧伤、烫伤、冻伤如有大量分泌物时应先清创,然后用3层无菌棉纱浸润本品覆盖创面后包扎,I 3日更换一次敷料。也可以用单层浸湿的棉纱覆盖局部(半暴露),用注射器或喷雾器润湿局部,I 3次/日,必要时多次。实施例6应用于溃疡及周边不健康组织 用本品浸润无菌棉纱湿敷,I 3日更换一次敷料。待肉芽颗粒红嫩饱满,触之出血时即可植皮。实施例7应用于造瘘口之周围皮肤 用无菌纱布浸本品保护造瘘口之皮肤,可减少造瘘口分泌物,用于造瘘口局部糜烂之创面,I 3日更换敷料一次,促进糜烂创面的康复与伤口愈合。实施例8应用于植皮,供皮区 补皮或取皮后,用本品浸湿4 6层无菌纱布覆盖植皮、供皮部位,再用无菌纱垫加压包扎。大型皮瓣移植受皮区在移植前至少在I 3日内用本品浸润无菌纱布4 6层湿敷,每日更换一次。移植后用本品浸湿无菌棉纱4 6层覆盖,加棉垫包扎。实施例9应用于间皮、浆膜组织 用本品冲洗或浸润棉纱湿敷保护创面,具有保护其t-PA活性,减少PA1-1、 TGF-β1、TNF-α的表达,从而减少间皮组织浆膜、关节面、肌腱、鞘膜炎症渗出,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可使润滑性大为提高,降低病理性机化趋势促进组织功能完全性修复。上述实施例仅列举了部分医用生物胶体 液的应用方法实例,凡与本专利技术方法相似,无须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件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201210267413.7号专利申请件制备的医用生物胶体液能够直接应用于组织及创面起到防粘连及促进愈合的应用产品,即将制剂灌装于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中,每个容器装5?1000ml,扎盖或封口,然后用高温湿热灭菌,制得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201210267413.7号专利申请件制备的医用生物胶体液能够直接应用于组织及创面起到防粘连及促进愈合的应用产品,即将制剂灌装于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中,每个容器装5-1000ml,扎盖或封口,然后用高温湿热灭菌,制得医用生物胶体液的应用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医用生物胶体液是以注射用水为载体,以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为主要原料,再配以调节渗透压的物质NaCl或硝酸钾或硝酸钠或甘氨酸或甘露醇为辅料,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0. 1% 2. 5% 调节渗透压的物质氯化钠O. 6 O. 9%或硝酸钾O. 8 1. 2%或硝酸钠O. 8 1. 4%或甘氨酸O. 9 2. 2% 或甘露醇2. 6 4. 8% 注射用水余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平郑茂鑫聂开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扬生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