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手机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484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设备领域,提供一种触摸屏手机保护套。该触摸屏手机保护套,与触摸屏手机进行通信,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体,设置于所述套体、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设置于所述套体、与所述触摸板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通信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通过设置于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对触摸屏手机进行操作,可避免在手机触摸屏上对触摸屏手机操作时对触摸屏的遮挡,并且扩展了触摸屏手机的操作方式,进一步的方便了触摸屏手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带触摸板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由原来的按键操作发展为触摸屏操作,同时手机的屏幕(亦是触摸屏)的尺寸也越来越大,进一步的方便用户浏览信息。触摸屏兼具信息显示以及输入控制信号的功能,触摸屏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手机的使用。而目前触摸屏手机的操作方式均为用户通过手指在屏幕上进行相关动作以输入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触摸屏手机的操作。由此,用户在触摸屏上通过手指进行相关动作时将会遮挡触摸屏,妨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如妨碍了用户浏览网页或进行游戏娱乐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手机保护套,旨在解决用户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手机时,在触摸屏上通过手指进行相关动作时将会遮挡触摸屏,妨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摸屏手机保护套,与触摸屏手机进行通信,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体,设置于所述套体、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设置于所述套体、与所述触摸板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通信模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通过设置于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对触摸屏手机进行操作,可避免在手机触摸屏上对触摸屏手机操作时对触摸屏的遮挡,并且扩展了触摸屏手机的操作方式,进一步的方便了触摸屏手机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手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手机的电路原理示意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壳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左翻盖的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套身套设有触摸屏手机);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右翻盖的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套身套设有触摸屏手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手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电路原理示意框图。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手机,其结构以及电路原理如图1、图2所示。该触摸屏手机包括壳身11,设置于壳身11内的控制电路12以及与控制电路12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13,设置于壳身11上并与控制电路12电连接的触摸屏14。该无线通信模块13 —般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通过这些无线通信模块13,触摸屏手机可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此外,触摸屏手机亦设置有如miniUSB接口等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数据传输。结合图1、图2,参照图3 ;由于图3所示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的结构为一后壳结构,故该实施例中命名为后壳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一种后壳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与触摸屏手机进行通信,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体21,设置于所述套体21、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22,设置于所述套体21、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22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通信模块23。其中,所述套体21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身211,所述触摸板22、通信模块23设置于所述套身2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通信模块23为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22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无线通信模块231。无线通信模块231可采用NFC通信模块或蓝牙模块,或者其他无线通信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通信模块23包括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的通信接口电路232,与所述通信接口电路232电连接并与所述触摸屏手机的通信接口电连接的通信接口 233。该通信接口 233可以是与手机USB接口相接的接口以实现触摸板22与手机之间的通信,采用该硬件接触的通信方式相对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231可进一步节约成本。此外,除采用通信接口 233进行连接之外,还可以采用触点等其他连接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方便切换触摸板22或触摸屏14对触摸屏手机的操作,可通过相关软件开关实现。此外,用户通过触摸屏12对触摸屏手机进行操作时,一般为在触摸屏14的相应位置进行相应动作即可输入相应控制信号,因此为了适应触摸屏14的操作,可将触摸板22的尺寸设置成与触摸屏12相同尺寸。结合图1、图2,参照图4 ;由于图4所示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的结构为一翻盖结构,故该实施例中命名为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种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与触摸屏手机进行通信,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体21,设置于所述套体21、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22,设置于所述套体21、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22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通信模块23。其中,所述套体21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身211以及打开或合上所述套身211的翻盖212 ;所述触摸板22设置于所述翻盖212,所述通信模块23设置于所述套身211或翻盖2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通信模块23为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22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无线通信模块231。无线通信模块231可采用NFC通信模块或蓝牙模块,或者其他无线通信模块。图4中,所示的无线通信模块231设置于套身211。在其他实施例,无线通信模块231可设置于翻盖212。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通信模块23包括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的通信接口电路232,与所述通信接口电路232电连接并与所述触摸屏手机的通信接口电连接的通信接口 233。该通信接口 233可以是与手机USB接口相接的接口以实现触摸板22与手机之间的通信,采用该硬件接触的通信方式相对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231可进一步节约成本。此外,除采用通信接口 233进行连接之外,还可以采用触点等其他连接方式。图4中,所示的通信接口电路232以及通信接口 233设置于套身211。在其他实施例,通信接口电路232以及通信接口 233可设置于翻盖2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方便切换触摸板22或触摸屏14对触摸屏手机的操作,可通过相关软件开关实现。此外,用户通过触摸屏12对触摸屏手机进行操作时,一般为在触摸屏14的相应位置进行相应动作即可输入相应控制信号,因此为了适应触摸屏14的操作,可将触摸板22的尺寸设置成与触摸屏12相同尺寸。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左翻盖的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示出了目前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普遍采用的左翻盖结构,而目前的手机普遍也具备横屏使用,即将图4所示的手机逆时针旋转90度,将该手机横屏使用时,该触摸屏手机以及设置有触摸板22的翻盖212组合在一起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以及键盘,用户可在该翻盖212上对手机进行操作,进一步方便了手机的使用。而手机在竖屏使用时,由于大多数用户惯用右手,因此,该左翻盖的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的使用将存在不便之处。因此,对于竖屏使用,而且时惯用右手的用户,采用图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右翻盖的翻盖式触摸屏手机保护套将会非常便利。如使用右手在该翻盖212上进行点击、划线、放大/缩小、手写输入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通过设置于触摸屏手机保护套、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22对触摸屏手机进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手机保护套,与触摸屏手机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体(21),设置于所述套体(21)、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22),设置于所述套体(21)、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22)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通信模块(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手机保护套,与触摸屏手机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体(21), 设置于所述套体(21)、用于人机交互、生成控制信号的触摸板(22), 设置于所述套体(21)、与所述触摸板(22)电连接、将所述触摸板(22)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手机的通信模块(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体(21)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身(211), 所述触摸板(22 )、通信模块(23 )设置于所述套身(2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手机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体(21)包括套设所述触摸屏手机的套身(211)以及打开或合上所述套身(211)的翻盖(212); 所述触摸板(22 )设置于所述翻盖(212),所述通信模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元清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