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导接线热剂焊的引燃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45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成本低廉、潜热较大等特点的氧化铜(CuO)粉和铝(Al)粉为主,并加入纯铜(Cu)粉、氟化钙(CaF↓[2])粉、硅钙(Ca↓[28]Si↓[60])粉作为添加剂组成的焊剂;以镁(Mg)粉、重铬酸钾(K↓[2]Cr↓[2]O↓[7])粉或氯酸钾粉(KClO↓[4])、纯铜(Cu)粉、硅钙(Ca↓[28]Si↓[60])粉或红磷(P)粉等组成的引燃剂,引燃剂中还需加入棉胶液作为粘接剂。当需要焊接的铜导接线和钢轨准备好后,用导火线或电石点火枪点燃引燃剂后,焊剂的金属很快被熔融,将铜导接线焊于钢轨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铁路系统或其它企业、事业中,为了解决铁路机车运行的通信联系或其它方面的通信联系,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利用钢轨作为导线,采用手工电弧焊或机械连接等方法将导线连接在钢轨间隙两边两根钢轨端部。但是,手工电弧焊在野外作业中,受到电源及设备的限制;而机械连接法则常因环境的腐蚀和列车运行的振动而松动,造成接触不良,较难保证通信线路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了热剂焊的方法代替上述的电弧焊和机械连接法。如1962年的美国专利3033672及西德专利DE2333143等,其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来熔融金属,以此将铜导接线焊接在工件(钢轨)上,这些热剂焊常以氧化亚铜(Cu2O)和铝(Al)粉的混和物为主,添加少量的铜(Cu)粉、氟化钙(CaF2)粉和硅钙(Ca-Si)粉等添加剂以及适宜的引燃剂。本专利技术中,轨道电路或其它通信联系的铜导线用热剂焊的焊剂是采用反应释放热量较大、而价格较为低廉的氧化铜(CuO)粉(颗粒度为0.30~0.05mm)作为主要组份,并按照氧化铜(CuO)粉与铝(Al)粉之比约为4.3∶1的比例加入粒度<0.15mm的铝(Al)粉;并且,再加入粒度<0.3mm的纯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铜导接线的热剂焊的焊剂和引燃剂,用氧化亚铜(Cu↓[2]O)为主要组份的混合物为焊剂来实施将铜导接线焊接于钢轨等工件上,本专利技术的热剂焊技术特征在于,用氧化铜(CuO)粉为主要组份的焊剂和以镁(Mg)粉为主要组份的引燃剂,经点火引燃,生成熔融金属,将铜导接线焊于工件(钢轨或其它铜导接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弼黄锡镐邓永林李淑芹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