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焊接电流供给工件以进行焊接的一种。在大多数情况中,在焊接操作中排出或溅出的熔化金属微粒的生成(此后称作焊瘤生成)成为评价焊接现场中的良好焊接,即形成所要求的点焊熔核,的一种标准。已经使用了下述方法来克服焊瘤生成,即在检测到生成焊瘤之后,停止或减少焊接电流的供给。在电阻焊装置重复进行焊接操作时,电极接触端的直径逐渐膨胀,从而降低焊接部位的电流密度,因此某些焊接装置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不断增加焊接电流等,作为焊接条件之一。然而,由于在先有技术措施中,是在检测到焊瘤生成以后才控制电阻焊来克服焊瘤生成的,所以存在着先有技术措施不能有效防止焊瘤生成的问题,而不能得到高质量焊接且恶化了焊接现场的环境。在一种广为应用十几年之久的系统中,由一位操作员随意设置焊接电流的递增比,这也存在着难以减少焊瘤生成及符合所要求的焊接质量的问题,即使依靠颇有经验与技术的操作员也是一样。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先有技术中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在电极的消耗中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焊瘤生成的,从而得到所要求的点焊熔核并保证优异的焊接质量,同时易于控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将焊接电流作用在工件上而焊接所述工件的一种电阻焊装置中的电阻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将所述焊接电流供给所述工件时,检测初级或次级电压; 根据所述初级或次级电压及与检测所述初级或次级电压同步检测的焊接电流,监视焊接操作中的所述工件随时间消逝变化的电阻值,从而辨认出电极接触端直径的膨胀趋势并作为第一数据存储在所述电阻焊装置的一台计算机中,同时查明在焊接操作中生成焊瘤的条件并作为第二数据存储在所述计算机中; 根据存储在所述计算机中的所述第一与第二数据及统计处理的数据,得出一个焊接电流图;以及 用所述焊接电流图控制电阻焊,以便即使在电极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胁敏博,森田立夫,
申请(专利权)人:小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