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承重式桁架钢筋框的混凝土楼层板建筑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行业对于多层建筑物的施工,大都使用设有桁架钢筋框的混凝土楼层板建筑构件,它吊装在每一层建筑物的墙体或框架上,然后在其上二次铺设钢筋、二次浇灌混凝土,以此形成桁架式混凝土叠合楼板。该楼层板建筑构件的优点是一、它能够作为现场浇筑混凝土楼层板的模板,以取代传统施工技术须事先支撑和架设的模板,并能够与二次浇灌的混凝土结合后形成桁架式混凝土叠合楼板,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二、它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施工现场安装的快捷方式,从根本上简化了施工工序,并解决了施工现场内建筑材料占地面积较大、容易对施工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因此该技术越来越被建筑行业所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桁架式混凝土楼层板建筑构件在实际使用当中存在的缺点是一、由于传统桁架钢筋框本身不具备承重能力,它只有在浇筑混凝土形成桁架后才具备承重强度,因此,当该楼层板建筑构件吊装在建筑物墙体或框架上并在其上二次浇筑混凝土时,其混凝土的重量则全部由该楼层板建筑构件的板体承载,所以,该板体在制作时必须 ...
【技术保护点】
设有承重式桁架钢筋框的混凝土楼层板建筑构件,它包括内部设有钢筋骨架?(2)的板体(1),至少一个桁架钢筋框分别设置在板体(1)上,其特征在于:桁架钢筋框由位于上部的呈金属管状的上弦臂(3)和位于下部平行设置的左下弦筋(3a)、右下弦筋(3b),以及分别呈波纹状的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组成,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的上端分别与上弦臂(3)连接,左支撑筋(3aa)的下端与左下弦筋(3a)连接,右支撑筋(3bb)的下端与右下弦筋(3b)连接,上弦臂(3)、左下弦筋(3a)和右下弦筋(3b)呈“品”形分布,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的下部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设有承重式桁架钢筋框的混凝土楼层板建筑构件,它包括内部设有钢筋骨架(2)的板体(1),至少一个桁架钢筋框分别设置在板体(I)上,其特征在于桁架钢筋框由位于上部的呈金属管状的上弦臂(3)和位于下部平行设置的左下弦筋(3a)、右下弦筋(3b),以及分别呈波纹状的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组成,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的上端分别与上弦臂(3)连接,左支撑筋(3aa)的下端与左下弦筋(3a)连接,右支撑筋(3bb)的下端与右下弦筋(3b)连接,上弦臂(3)、左下弦筋(3a)和右下弦筋(3b)呈“品”形分布,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 )的下部设置在板体(I)内,并分别与钢筋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张树辉,崔静涛,杨友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