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830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包括底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模的腹杆钢筋、固定于所述腹杆钢筋上的上弦钢筋及下弦钢筋,所述上弦钢筋设于所述一对腹杆钢筋的上端之间,且上弦钢筋的长度方向与腹杆钢筋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下弦钢筋分别设于相应所述腹杆钢筋的下部;所述每对下弦钢筋的同侧两端部之间固连有水平筋。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强度高,在浇注过程中不易产生脱焊现象,使楼层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钢桁架楼层板中的桁架结构不合理,导致在浇注过程中,腹杆钢筋与底模之间易脱焊,从而破坏楼层板的承载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此钢桁架结构连接强度高,在浇注过程中不易产生脱焊现象,使楼层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包括底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模的腹杆钢筋、固定于所述腹杆钢筋上的上弦钢筋及下弦钢筋,所述上弦钢筋设于所述一对腹杆钢筋的上端之间,且上弦钢筋的长度方向与腹杆钢筋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下弦钢筋分别设于相应所述腹杆钢筋的下部;所述每对下弦钢筋的同侧两端部之间固连有水平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水平筋垂直于所述下弦钢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水平筋与上弦钢筋之间固连有竖直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底模具有焊接条,所述腹杆钢筋的底部焊接于所述焊接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焊接条的截面呈三角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水平筋的设置加强了两个腹杆钢筋底部的稳固性,从而使腹杆钢筋与底模之间不易脱焊;更由于竖直筋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钢桁架结构的整体强度;从而使楼层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在未设置水平筋与竖直筋时的截面示意 图2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模,11、焊接条,2、腹杆钢筋,3、上弦钢筋,4、下弦钢筋,5、水平筋,6、竖直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底模1,底模I具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焊接条11,一般每对焊接条11的两个焊接条11之间间距是10-15cm,本实施例为12cm;每条腹杆钢筋2的底部焊接于相应焊接条11,每对腹杆钢筋2的上端之间都焊接有上弦钢筋3,每个腹杆钢筋2的下部都焊接有下弦钢筋4 ;上弦钢筋3的长度方向与腹杆钢筋2的长度方向同向;每对下弦钢筋4的同侧两端部之间固连有水平筋5 ;水平筋5垂直于下弦钢筋4 ;水平筋5与上弦钢筋3之间固连有竖直筋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包括底模(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模(1)的腹杆钢筋(2)、固定于所述腹杆钢筋(2)上的上弦钢筋(3)及下弦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钢筋(3)设于所述一对腹杆钢筋(2)的上端之间,且上弦钢筋(3)的长度方向与腹杆钢筋(2)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下弦钢筋(4)分别设于相应所述腹杆钢筋(2)的下部;所述每对下弦钢筋(4)的同侧两端部之间固连有水平筋(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层板钢桁架结构,包括底模(I )、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模(I)的腹杆钢筋(2)、固定于所述腹杆钢筋(2)上的上弦钢筋(3)及下弦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钢筋(3)设于所述一对腹杆钢筋(2)的上端之间,且上弦钢筋(3)的长度方向与腹杆钢筋(2)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下弦钢筋(4)分别设于相应所述腹杆钢筋(2)的下部;所述每对下弦钢筋(4)的同侧两端部之间固连有水平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德刘继国陈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锐博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