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其包括:楼层板,所述楼层板均具有结构部与左、右对应的结合部,利用所述结合部以使相邻的楼层板可互相搭接结合,并形成结构部;所述楼层板设有平板部;钢梁,设置于所述楼层板的末端;固定组件,可为L形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楼层板的结构部固设,以利用所述固定组件将结构部的开口覆盖;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的结合方法可采用焊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固定组件将楼层板设置于钢梁上方的部分加以固定,并方便于楼层板上进行各式施工,且将楼层板的开口部分封闭,有利于其他施工工程,并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建筑物建造中,钢梁与设于钢梁上方的支撑板的连接结构不稳定,工程施工繁琐,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其包括:楼层板,所述楼层板均具有结构部与左、右对应的结合部,利用所述结合部以使相邻的楼层板可互相搭接结合,并形成结构部;所述楼层板设有平板部;钢梁,设置于所述楼层板的末端;固定组件,可为L形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楼层板的结构部固设,以利用所述固定组件将结构部的开口覆盖;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的结合方法可采用焊接方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利用固定组件将楼层板设置于钢梁上方的部分加以固定,并方便于楼层板上进行各式施工,且将楼层板的开口部分封闭,有利于其他施工工程,并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其包括:楼层板1,所述楼层板均具有结构部10与左、右对应的结合部11,利用结合部11以使相邻的楼层板I可互相搭接结合,并形成结构部10。所述楼层板I设有平板部12。钢梁2,设置于楼层板I的末端13。固定组件3,可为L形状。固定组件3的一端30与所述楼层板I的结构部10固设,也可与平板部12结合,固设方法为通过螺栓组接31相连,以利用固定组件3将结构部10的开口 100覆盖。而固定组件3的另一端32与所述钢梁2的结合方法可采用焊接方式。本技术利用固定组件将楼层板设置于钢梁上方的部分加以固定,并方便于楼层板上进行各式施工,且将楼层板的开口部分封闭,有利于其他施工工程,并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楼层板,所述楼层板均具有结构部与左、右对应的结合部,利用所述结合部以使相邻的楼层板可互相搭接结合,并形成结构部;所述楼层板设有平板部; 钢梁,设置于所述楼层板的末端; 固定组件,可为L形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楼层板的结构部固设,以利用所述固定组件将结构部的开口覆盖;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的结合方法可采用焊接方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其包括:楼层板,所述楼层板均具有结构部与左、右对应的结合部,利用所述结合部以使相邻的楼层板可互相搭接结合,并形成结构部;所述楼层板设有平板部;钢梁,设置于所述楼层板的末端;固定组件,可为L形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楼层板的结构部固设,以利用所述固定组件将结构部的开口覆盖;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的结合方法可采用焊接方式。本技术利用固定组件将楼层板设置于钢梁上方的部分加以固定,并方便于楼层板上进行各式施工,且将楼层板的开口部分封闭,有利于其他施工工程,并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IPC分类】E04B1-38【公开号】CN204370571【申请号】CN201520013752【专利技术人】吴旦英 【申请人】吴旦英【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5年1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楼层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楼层板,所述楼层板均具有结构部与左、右对应的结合部,利用所述结合部以使相邻的楼层板可互相搭接结合,并形成结构部;所述楼层板设有平板部;钢梁,设置于所述楼层板的末端;固定组件,可为L形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楼层板的结构部固设,以利用所述固定组件将结构部的开口覆盖;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的结合方法可采用焊接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旦英,
申请(专利权)人:吴旦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