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省力自行车,其中部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轮齿纵向分布的第一啮齿部、轮齿弧形分布的第二啮齿部、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弹性件的下端及下端分别固接于旋转支轴上及支撑内筒的上端,第一棘轮及第二棘轮固接于脚踏链轮支轴上对应脚踏链轮的一侧,第一啮齿部的上端与支撑内筒的下端固接,第一啮齿部位于第一棘轮的前方,第一啮齿部于垂直面内上下移动并带动第一棘轮转动做功,第二啮齿部的上端与支撑外筒固接,第二啮齿部位于第二棘轮的上方,第二啮齿部沿旋转支轴于垂直面内旋转摇摆并带动第二棘轮转动做功。该中部驱动机构充分利用起骑车者对鞍座架向下压及向后摇的受力推动自行车前行,提高骑车效率,使骑车者更轻松省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省力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省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时的自行车鞍座架一般通过弹簧固定或者直接固定的方式倾斜连接到自行车 车架上。当骑车者坐到鞍座架上的鞍座时,鞍座架有向下运动及向后摇的趋势。然而,当前的自行车由于其设计缺陷,白白浪费掉骑车者对鞍座架向下的受力及 向后摇的受力。亟待一种省力自行车,使其能利用起骑车者对鞍座架向下压及向后摇的受力,从 而提高骑车者骑车效率,使骑车者更轻松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自行车,使其能利用起骑车者对鞍座架向下 压及向后摇的受力,从而提高骑车者骑车效率,使骑车者更轻松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省力自行车,包括车架主 体、鞍座架、车把支撑架、前轮、后轮、第一传动链、脚踏链轮、脚踏组件、后传动机构及中部 驱动机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前叉、横梁及后叉,所述后叉及所述鞍座架均连接于所述横梁 的后端,所述前叉旋转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前端,所述前轮及后轮分别通过前轮轴及后轮轴 旋转连接于所述前叉及所述后叉上,所述脚踏链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固接,所述 脚踏链轮通过脚踏链轮支轴旋转连接于脚踏链轮支架的另一端,所述脚踏组件与所述脚踏 链轮固接,所述传动链缠绕连接所述脚踏链轮及所述后传动机构,所述鞍座架包括鞍座、支 撑内筒及支撑外筒,所述鞍座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所述支撑内筒的下端滑动嵌套 于所述支撑外筒的上端,所述支撑外筒的中部通过一旋转支轴前后摇摆地旋转连接于所述 横梁的后端,所述旋转支轴上套设有用于所述支撑外筒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中部驱动机 构包括弹性件、轮齿纵向分布的第一哨齿部、轮齿弧形分布的第二哨齿部、沿同一转向单向 做功的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固接于所述旋转支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上 端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所述第一棘轮及所述第二棘轮固接于所述脚踏链轮支轴上 对应所述脚踏链轮的的一侧,所述第一啮齿部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内筒的下端固接,所述第 一哨齿部位于所述第一棘轮的前方,所述第一哨齿部于垂直面内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 棘轮转动做功,所述第二啮齿部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外筒固接,所述第二啮齿部位于所述第 二棘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啮齿部沿所述旋转支轴于垂直面内旋转摇摆并带动所述第二棘轮 转动做功。较佳地,所述省力自行车还包括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包括收紧螺钉以及旋转套片, 所述支撑外筒的上端开有锁紧螺孔,所述旋转套片的内端置于所述支撑外筒的上端并缠绕 所述支撑内筒的外围,所述收紧螺钉的一端自所述锁紧螺孔伸进所述支撑外筒的上端与所 述旋转套片的外端固接。较佳地,所述省力自行车还包括上弹簧接合片、下弹簧接合片、用于定位所述第二 啮齿部的定位转子及用于阻止支撑外筒转动的锁顶子,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对应所述鞍座 的下方沿纵向开设有至少一对行程通孔,所述上弹簧接合片固定插接于对应的一对行程通 孔内,所述下弹簧接合片固接于所述旋转支轴的上端,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上弹簧接 合片固接,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下弹簧接合片固接,所述定位转子旋转连接于所述脚 踏链轮支撑架上,所述锁顶子旋转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脚踏轮支撑架上。较佳地,所述省力自行车还包括鞍座平衡组件,所述鞍座平衡组件包括两平衡滑 槽及两滚珠,所述平衡滑槽分别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对应所述鞍座的两侧,所述滚 珠分别置于对应的平衡滑槽内。较佳地,所述脚踏组件包括第一脚踏部、第二脚踏部以及单向对外做功的第三棘 轮,所述脚踏链轮支轴包括第一子支轴以及第二子支轴。所述第一子支轴的一端固接于所 述脚踏链轮的一侧,所述第一棘轮及所述第二棘轮的内圈均固接于所述第一子支轴上,所 述第一脚踏部固接于所述第一子支轴的另一端,所述脚踏链轮的另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棘轮 容纳腔,所述棘轮容纳腔的周边形成与所述第三棘轮相配合的轮齿部,所述第三棘轮置于 所述棘轮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轮齿部啮合,所述第二子支轴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三棘轮的内 圈中内,所述第二子支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脚踏部固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省力自行车的中部驱动机构充分利用起骑车者对鞍 座架向下压及向后摇的受力推动自行车前行,提高骑车者骑车效率,使骑车者更轻松省力。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省力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省力自行车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省力自行车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省力自行车100包括车架主体10、鞍座架15、脚踏链 轮支架20、车把支撑架25、前轮30、后轮35、第一传动链40、脚踏链轮45、脚踏组件50、后传 动机构55及中部驱动机构。所述车架主体10包括前叉11、横梁12及后叉13。所述后叉 13及所述鞍座架15均连接于所述横梁12的后端,所述前叉11旋转连接于所述横梁12的 前端。所述前轮30及后轮35分别通过前轮轴301及后轮轴351旋转连接于所述前叉11 及所述后叉13上。所述脚踏链轮支架20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0固接,本实施例中,所 述脚踏链轮支架20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0的横梁12固接,所述脚踏链轮45通过脚踏 链轮支轴451旋转连接于脚踏链轮支架20的另一端。所述脚踏组件50与所述脚踏链轮45 固接。所述中部驱动机构与所述脚踏链轮45相接,所述第一传动链40缠绕连接所述后传 动机构55及所述脚踏链轮45,所述后传动机构55带动后轮35转动。所述鞍座架15包括鞍座151、支撑内筒152、支撑外筒153及锁紧套154。所述鞍座151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152的上端,所述支撑内筒152的下端滑动嵌套于所述支撑外 筒153的上端。所述锁紧套154置于所述支撑外筒153的上端,用于将支撑内筒152的下 端锁紧于所述支撑外筒153的上端。所述支撑外筒153的中部通过一旋转支轴121前后摇 摆地旋转连接于所述横梁12的后端,所述旋转支轴121上套设有用于所述支撑外筒153复 位的复位弹簧(图未示)。具体地,所述支撑外筒153的上端开有锁紧螺孔1531。所述锁紧套154包括收紧 螺钉1541以及旋转套片(图未示)。所述旋转套片的内端置于所述支撑外筒153的上端并 缠绕所述支撑内筒152的外围。所述收紧螺钉1541的一端自所述锁紧螺孔1531旋合伸进 所述支撑外筒153的上端与所述旋转套片的外端固接。所述中部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71、轮齿纵向分布的第一啮齿部721及轮齿弧形分 布的第二啮齿部722、沿同一转向单向做功的第一棘轮73和第二棘轮74。所述弹性件71的 下端固接于所述旋转支轴121上,所述弹性件71的上端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152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71为弹簧。所述第一棘轮73及所述第二棘轮74固接于所述脚踏 链轮支轴451上对应所述脚踏链轮45的一侧。所述第一啮齿部72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内 筒152的下端固接,所述第一哨齿部721位于所述第一棘轮73的前方,所述第一哨齿部721 于垂直面内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棘轮73转动做功。所述第二啮齿部722的上端与所 述支撑外筒153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鞍座架、车把支撑架、前轮、后轮、第一传动链、脚踏链轮、脚踏组件、后传动机构及中部驱动机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前叉、横梁及后叉,所述后叉及所述鞍座架均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后端,所述前叉旋转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前端,所述前轮及后轮分别通过前轮轴及后轮轴旋转连接于所述前叉及所述后叉上,所述脚踏链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固接,所述脚踏链轮通过脚踏链轮支轴旋转连接于脚踏链轮支架的另一端,所述脚踏组件与所述脚踏链轮固接,所述传动链缠绕连接所述脚踏链轮及所述后传动机构,所述鞍座架包括鞍座、支撑内筒及支撑外筒,所述鞍座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所述支撑内筒的下端滑动嵌套于所述支撑外筒的上端,所述支撑外筒的中部通过一旋转支轴前后摇摆地旋转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后端,所述旋转支轴上套设有用于所述支撑外筒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中部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轮齿纵向分布的第一啮齿部、轮齿弧形分布的第二啮齿部、沿同一转向单向做功的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固接于所述旋转支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所述第一棘轮及所述第二棘轮固接于所述脚踏链轮支轴上对应所述脚踏链轮的的一侧,所述第一啮齿部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内筒的下端固接,所述第一啮齿部位于所述第一棘轮的前方,所述第一啮齿部于垂直面内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棘轮转动做功,所述第二啮齿部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外筒固接,所述第二啮齿部位于所述第二棘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啮齿部沿所述旋转支轴于垂直面内旋转摇摆并带动所述第二棘轮转动做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鞍座架、车把支撑架、前轮、后轮、第一传动链、脚踏链轮、脚踏组件、后传动机构及中部驱动机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前叉、横梁及后叉,所述后叉及所述鞍座架均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后端,所述前叉旋转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前端,所述前轮及后轮分别通过前轮轴及后轮轴旋转连接于所述前叉及所述后叉上,所述脚踏链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固接,所述脚踏链轮通过脚踏链轮支轴旋转连接于脚踏链轮支架的另一端,所述脚踏组件与所述脚踏链轮固接,所述传动链缠绕连接所述脚踏链轮及所述后传动机构,所述鞍座架包括鞍座、支撑内筒及支撑外筒,所述鞍座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所述支撑内筒的下端滑动嵌套于所述支撑外筒的上端,所述支撑外筒的中部通过一旋转支轴前后摇摆地旋转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后端,所述旋转支轴上套设有用于所述支撑外筒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中部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轮齿纵向分布的第一啮齿部、轮齿弧形分布的第二啮齿部、沿同一转向单向做功的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固接于所述旋转支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固接于所述支撑内筒的上端,所述第一棘轮及所述第二棘轮固接于所述脚踏链轮支轴上对应所述脚踏链轮的的一侧,所述第一啮齿部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内筒的下端固接,所述第一啮齿部位于所述第一棘轮的前方,所述第一啮齿部于垂直面内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棘轮转动做功,所述第二啮齿部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外筒固接,所述第二啮齿部位于所述第二棘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啮齿部沿所述旋转支轴于垂直面内旋转摇摆并带动所述第二棘轮转动做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包括收紧螺钉以及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姚惠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