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该折叠关节包含可活动展开或靠合的一第一座体与一第二座体;其中该锁固装置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座体侧边处且具有一螺孔的螺锁座,该螺锁座接近第二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一定位块;一设于该第二座体侧边处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可供该螺锁座容置,且该第二座体于容置槽接近第一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至少一定位突檐;以及一锁固螺杆,其一端设有一可活动螺转地设置于该螺孔内的螺杆端,且另一端设有一旋钮,该螺杆端上并穿设有一锁固块;藉此,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靠合后,使用者只需单手转动旋钮即可带动锁固块沿定位块表面滑移,以自动定位于该定位突檐与定位块间,将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锁固于靠合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一种用于自行车车架折叠关节的锁固结构有关,其具有自动锁固定位、使用方式简单只需单手操作等优点。
技术介绍
习用自行车车架的折叠关节,可折叠以缩小车架体积、便于携行自行车,而每一折叠关节皆会设置锁固结构,以防止自行车于骑乘中意外折叠,并确保车架的强度。如图1所示的一种习用自行车立管的折叠关节,该折叠关节包含一第一座体I与一第二座体2,该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分别供自行车的上、下立管联接,且该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相互枢接,使得两者间可活动展开或靠合;以使自行车立管得以活动折叠收藏。其中该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间并设有一锁固装置3,其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座体I侧边处的螺锁座4,该螺锁座4上螺设有一锁固螺杆5,且该螺锁座4接近第二座体2的一侧突伸设有一第一定位突檐6 ;—设于该第二座体2侧边处的容置槽7,该容置槽7可供该螺锁座4容置,且该第二座体2于容置槽7接近第一座体I的一侧突伸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突檐8 ;以及一穿设于锁固螺杆5上的锁固块9 ;藉此,该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靠合后,锁固螺杆5螺转时可带动锁固块9往接近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以顶靠并定位于该第一定位突檐6与第二定位突檐8间,将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锁固于靠合位置。然而,如图2所示,当锁固螺杆5被使用者转动时,由于锁固螺杆5与锁固块9间的摩擦力作用,锁固块9会被锁固螺杆5带动发生旋向转动,使得锁固块9无法正确进入并定位于第一定位突檐6与第二定位突檐8间,使得使用者得一手固定锁固块9、一手转动锁固螺杆5,才能完成锁固作业。但由于折叠自行车组装过程中,大多需要使用者以单手来扶持自行车,否则易有自行车晃动或倾倒的危险。因此,习用锁固块9无法自动对位完成锁固动作的问题,为使用者带来相当大的不便与操作困难。综合上开先前技术的缺点,大致上包括习用折叠关节的锁固块无法自动对位完成锁固动作。得需使用者得固定锁固块、一手转动锁固螺杆,才能完成锁固作业,易有自行车晃动或倾倒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而鉴于解决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其具有自动锁固定位、使用方式简单、只需单手操作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折叠关节,该折叠关节包含相互枢接以控制折叠关节活动展开或靠合的一第一座体与一第二座体,并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设有一锁固装置;其中,该锁固装置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座体侧边处的螺锁座,该螺锁座凹设有一螺孔,且该螺锁座接近第二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一定位块;一设于该第二座体侧边处供该螺锁座容置的容置槽,且该第二座体于容置槽接近第一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至少一定位突檐;以及一锁固螺杆,其一端设有一活动螺转地设置于该螺孔内的螺杆端,且另一端设有一旋钮,该螺杆端上并穿设有一锁固块;藉此,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靠合后,锁固螺杆螺转时可带动锁固块沿定位块表面滑移,以顶靠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处,并定位于该定位突檐与定位块间,将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锁固于靠合位置。其中,该第一座体侧边处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且第二座体侧边处设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间以一枢轴相接合。其中,该锁固装置设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侧边相异于其枢接处。其中,该定位块以平行于锁固螺杆轴向方向自螺锁座往外突伸设置。其中,该锁固块的至少一侧边承靠于定位块表面。其中,该螺孔于第一座体内设有一径向较大的限位槽,且穿伸于限位槽内的螺杆端侧边设有一限位元件。其中,该限位元件为一螺丝。其中,该定位块的突伸长度等于或大于锁固块的位移行程。其中,该第二座体于容置槽的两侧各设有一定位突檐。其中,该螺杆端上穿设有一弹簧,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螺锁座与锁固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靠合后,使用者只需以单手转动锁固螺杆,即可带动锁固块沿定位块表面滑移,并防止锁固块产生旋向转动,以顶靠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处,并自动定位于该定位突檐与定位块间,以顺利将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锁固于靠合位置。如此一来,本技术具有使用方式简单、只需单手操作等优点。本技术的螺杆端上穿设有一弹簧,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螺锁座与锁固块。当使用者欲解开折叠关节时,只需单手反向转动锁固螺杆,该弹簧即可自动将锁固块推出定位突檐与定位块间,以使螺锁座可自容置槽内退出,并使得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得以活动翻转展开。附图说明图1 :习用折置关节锁固结构的立体分解不意图。图2 :习用折叠关节锁固结构的立体锁固动作示意图。图3 :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 :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 :本技术的锁固动作示意图。图6 :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技术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Jn o请参考图3 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该折叠关节10包含一第一座体11与一第二座体12,其中,该第一座体11侧边处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11,且第二座体12侧边处设有一第二枢接部121,该第一枢接部111与第二枢接部121间以一枢轴13相接合,使得两者间可以该枢轴13为轴心活动展开或靠合;再者,该第一座体11与第二座体12可供一需折叠的车架管件接合,以使其具有折叠功能,例如图3所示的自行车立管。其中该锁固装置20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座体11侧边处的螺锁座21,该螺锁座21凹设有一螺孔22,且该螺锁座21接近第二座体12的一侧突伸设有一定位块23 ;其中,该定位块23以平行于螺孔22轴向方向,自螺锁座21往外突伸设置。一设于该第二座体12侧边处的容置槽24,该容置槽24可供该螺锁座21容置,且该第二座体12于容置槽24接近第一座体11的一侧突伸设有至少一定位突檐241,较佳地实施例该第二座体12于容置槽24的两侧各设有一定位突檐241。一锁固螺杆25,其一端设有一可活动螺转地设置于该螺孔22内的螺杆端251,且另一端设有一旋钮252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以转动锁固螺杆25,该螺杆端251上并穿设有一锁固块26。该螺杆端251上并穿设有一弹簧27,且该弹簧27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螺锁座21与锁固块26。而该螺孔22于第一座体11内设有一径向较大的限位槽221 (如图6所示),且穿伸于限位槽221内的螺杆端251侧边设有一限位元件28,该限位元件28可为一螺丝。该限位元件28的设置可限制锁固螺杆25于螺孔22内轴向移动的行程,并藉以限制锁固块26的位移行程,而该定位块23的突伸长度等于或大于锁固块26的位移行程。其中,该锁固装置20设于第一座体11与第二座体12侧边相异于枢轴13处,较佳者,该锁固装置20设于与枢轴13相对侧。再者,该锁固块26的至少一侧边承靠于定位块23表面。明了上述本案详细结构后,以下针对本案的动作原理逐一详细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使用者欲锁固该该折叠关节10时,先将第一座体11与第二座体12靠合后,使该螺锁座21进入于容置槽24内,由于弹簧27的弹性作用常态将锁固块26往旋钮252方向推抵,可防止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关节包含相互枢接以控制折叠关节活动展开或靠合的一第一座体与一第二座体,并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设有一锁固装置;其中,该锁固装置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座体侧边处的螺锁座,该螺锁座凹设有一螺孔,且该螺锁座接近第二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一定位块;一设于该第二座体侧边处供该螺锁座容置的容置槽,且该第二座体于容置槽接近第一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至少一定位突檐;以及一锁固螺杆,其一端设有一活动螺转地设置于该螺孔内的螺杆端,且另一端设有一旋钮,该螺杆端上并穿设有一锁固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关节包含相互枢接以控制折叠关节活动展开或靠合的一第一座体与一第二座体,并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设有一锁固装置;其中,该锁固装置包含 一设于该第一座体侧边处的螺锁座,该螺锁座凹设有一螺孔,且该螺锁座接近第二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一定位块; 一设于该第二座体侧边处供该螺锁座容置的容置槽,且该第二座体于容置槽接近第一座体的一侧突伸设有至少一定位突檐;以及 一锁固螺杆,其一端设有一活动螺转地设置于该螺孔内的螺杆端,且另一端设有一旋钮,该螺杆端上并穿设有一锁固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侧边处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且第二座体侧边处设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间以一枢轴相接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关节锁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固装置设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侧边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顺,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口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