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00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包括:前轮、中轮、后轮、前腿、位于所述前腿后方的中腿以及位于所述中腿后方的后腿,所述前腿的下端设置有前轮保持机构,所述前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前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所述中腿的下端设置有中轮保持机构,所述中轮保持机构将所述中轮可转动但不可回旋地保持,所述后腿的下端设置有后轮保持机构,所述后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后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婴儿车,改善了婴儿车的操纵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涉及一种可供多个婴幼儿前后方向排列乘坐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已知的可供多个婴幼儿前后方向乘坐的排列婴儿车,采用一前一后排列,婴幼儿的看护者,抓住婴儿车的后方设立的手柄,从后方推行婴儿车。这种婴儿车如图7所示一样,在如腿的下端设有一对如轮保持机构121,在后腿的下端设有一对后轮保持机构127。前轮保持机构121,将前轮122可转动且可相对前腿回旋地保持;后轮保持机构127,将后轮128可转动但不能回旋地保持。对于上述这种婴儿车110,如果在行车中要改变方向,不考虑婴儿车110前后方向的移动成分的话,其转弯行车的动作如图7所示,婴儿车110以后轮车轴上的中间位置作为旋转中心TC进行转动。但是,由于上述婴儿车110采用前后排乘坐,使得婴儿车110的全长很长。在婴幼儿乘坐这种婴儿车Iio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婴儿车110的重心CP远离转弯行车时婴儿车110的旋转中心TC,但另一方面,操纵者在对婴儿车110进行转弯时,施加力量往往在手柄140上。手柄140由左右配置的一对延伸部140a和连接所述一对延伸部140a的连接部140b构成,操纵者施加力量在连接部140b上,而连接部140b与婴儿车110的旋转中心TC之间的投影距离比较短,因此,操纵者施加力量的连接部140b接近婴儿车的旋转中心TC,使得在使婴儿车行走转弯时,必须施加比较大的力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改善在转弯行车中的操纵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婴儿车,包括前轮、中轮、后轮、前腿、位于所述前腿后方的中腿以及位于所述中腿后方的后腿,所述前腿的下端设置有前轮保持机构,所述前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前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所述中腿的下端设置有中轮保持机构,所述中轮保持机构将所述中轮可转动但不可回旋地保持,所述后腿的下端设置有后轮保持机构,所述后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后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本技术的婴儿车还包括具有手柄的框架部以及被所述框架部支撑的第一座位单元和第二座位单元,所述第一座位单元和第二座位单元前后排列,所述前腿、中腿和后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框架部上。所述第一座位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前腿和中腿之间,第二座位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腿和后腿之间。所述中轮保持机构被设置在第一座位单元和第二座位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座位单元和第二座位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上。本技术的婴儿车,操纵者不需要施加很大的力量就可以实现转弯行车,采用本技术的婴儿车,改善了婴儿车的操纵性。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整体结构图,是从一个侧面显示婴儿车的展开状态图。图2是从一个侧面显示图1中婴儿车的折叠操作中的状态图。图3是从一个侧面显示图1中婴儿车的折叠状态图。图4是显示图1中婴儿车构成的模式线条图。图5是与图4对应的图,用于说明座位单元另一种变化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婴儿车转弯行车的动作图。图7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中婴儿车转弯行车的动作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 图6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婴儿车1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包括婴儿车本体15,以及被婴儿车本体15支撑的第一座位单元66和第二座位单元68。第一座位单元66和第二座位单元68是供婴幼儿就座的地方,第一座位单元66和第二座位单元68采用前后排列配置。婴儿车本体15包括前腿31、中腿34、后退37、具有手柄40的框架部30,以及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腿31、中腿34、后腿37上的前、中、后轮保持机构 21、24、27。从图1和图4可以看出,婴儿车10的框架部30,具有左右配置的一对前腿31,左右配置的一对中腿34,左右配置的一对后腿37,左右配置的一对第一 第六连接件41、42、43、44、45、46,以及手柄40。手柄40呈U字形形状,具有左右配置的一对延伸部40a和连接所述一对延伸部40a的连接部40b。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41的后方部分,与手柄40的延伸部的下方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同时第一连接件41的前方部分与前腿31的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42的下方部分与第一连接件41的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图1 图4所示的婴儿车10中,第四连接件44具有作为第二座位单元68上乘坐的婴幼儿的扶手的作用。第四连接件44的后方部分,与手柄40的延伸部40a的下方部分或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同时第四连接件44的前方部分与第二连接件42的上方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在图1 图4所示的婴儿车10中,第三连接件43具有作为第一座位单元66上乘坐的婴幼儿的扶手的作用。第三连接件43的后方部分,与第二连接件42的中间部分或上方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前腿31的上方部分与第三连接件43的前方部分可转动地连接,中腿34的上方部分与第三连接件43的前方部分或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后退37的上方部分与第四连接件44的前方部分或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第五连接件45的其中一部分与中腿34的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另一部分与第二连接件42的下方部分或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从婴儿车10的侧面看,第二连接件42和第五连接件45连接的旋转轴线,第二连接件42和第一连接件41连接的旋转轴线,以及第二连接件42和第三连接件43连接的旋转轴线,这三条旋转轴线均偏移,即均不在同一条线上。第六连接件46的一部分与后腿37的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另一部分与手柄40的延伸部40a的下方部分或中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从婴儿车10的侧面看,手柄40和第六连接件46连接的旋转轴线,该手柄40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的旋转轴线,该手柄40与第四连接件44连接的旋转轴线,这三条旋转轴线均偏移,即均不在同一条线上。如图1所示,婴儿车10横向(宽度方向)延伸的构件有,第一踏脚板51、第二踏脚板52和托盘50。前腿31的下端设置的前轮保持机构21,作为转弯的主要部件,将前轮22可转动且可相对前腿31回旋地保持。同样在后腿37的下端设置的后轮保持机构27,也作为转弯的主要部件,将后轮28可转动且可相对后腿37回旋地保持。图6中很好地显示了前轮保持机构21的前轮22及后轮保持机构27的后轮28,能够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能够以与旋转轴线Ar不平行的回旋轴线As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中腿34下端设置的中轮保持机构24,将中轮25可转动但不能回旋地保持,因此,如图6所示,中轮保持机构24的中轮25能够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进行转动,另一方面,中轮25的旋转轴线Ar,可对婴儿车的宽度方向固定。第一座位单元66和第二座位单元68被安装在了以上这些构成的婴儿车本体15之上。如图4所示,从婴儿车10的侧面看,第一座位单元6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前腿31和中腿34之间,第二座位单元6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腿34和后腿37之间。图中所示的第一座位单元66和第二座位单元68各自具有座位部66a、68a和靠背部66b、68b。另外,如图5所示的第一座位单元66和第二座位单元68的另一种变化的实施方式,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位单元66可拆卸地安装在婴儿车本体15的第三连接件43上。同时第二座位单元68可拆卸地安装在婴儿车本体15的第四连接件44上。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位单元66和第二座位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中轮、后轮、前腿、位于所述前腿后方的中腿以及位于所述中腿后方的后腿,所述前腿的下端设置有前轮保持机构,所述前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前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所述中腿的下端设置有中轮保持机构,所述中轮保持机构将所述中轮可转动但不可回旋地保持,所述后腿的下端设置有后轮保持机构,所述后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后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轮、中轮、后轮、前腿、位于所述前腿后方的中腿以及位于所述中腿后方的后腿,所述前腿的下端设置有前轮保持机构,所述前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前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所述中腿的下端设置有中轮保持机构,所述中轮保持机构将所述中轮可转动但不可回旋地保持,所述后腿的下端设置有后轮保持机构,所述后轮保持机构将所述后轮可转动且可回旋地保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手柄的框架部以及被所述框架部支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井俊博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