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用车篷及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839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用车篷及采用该车篷的婴儿车,其车篷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两个以上的支架,被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架支撑的车篷布,以及与所述车篷布一同夹住被保持物品的保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车篷及婴儿车,通过在车篷上设置保持件,方便存放物品,提高了婴儿车的操作便捷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涉及一种婴儿车用车篷及采用该车篷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关于婴儿车用车篷,现有技术中已存在诸如通过设置采用网眼状材料的通气部以提高座椅透气性之类的技术,比如日本专利JP2006-1482A。但是,还未出现通过婴儿车用车篷来提高婴儿车的操作便捷性这样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车篷及婴儿车,以提高婴儿车的操作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婴儿车用车篷,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两个以上的支架,被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架支撑的车篷布,以及与所述车篷布一同夹住被保持物品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与所述车篷布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收纳被保持物品的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向相对于婴儿车的前方和/或后方开放。所述保持件的前侧边缘位于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架附近,并沿着该支架延伸;所述保持件的后侧边缘位于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架中的另一个支架附近,并沿着该支架延伸。所述保持件被固定在所述车篷布的与婴儿车前后方向垂直的横向两侧。所述保持件被设置在所述车篷布的位于相邻两根支架之间的中央区域上,所述保持件通过固定部被固定在所述车篷布上,所述固定部沿将所述相邻两根支架相连接的方向排列。所述保持件被设置在所述车篷布的位于相邻两根支架之间的中央区域上,在所有相邻两根支架的上端连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中,设有所述保持件的相邻两根支架的上端连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最小。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架,至少包括第一支架、位于该第一支架后方的第二支架、及位于该第二支架后方的第三支架,所述保持件设置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第三支架与婴儿车推杆之间所成角度小于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架所包括的其它支架与婴儿车推杆所成的角度。所述保持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篷布上的一对片状的罩件、和连接所述一对片状罩件的连接件。所述保持件包括前侧保持件和位于该前侧保持件后面的后侧保持件,所述前侧保持件和后侧保持件都具有三个边被固定在所述车篷布上的罩件,该罩件与车篷布之间形成的收纳被保持物品的收纳空间具有一对相对的开口。所述车篷布上固定有两个以上的挂具,所述保持件具有钩挂在该两个以上的挂具上的绳状部件。所述挂具包括排列在所述车篷布的与婴儿车前后方向垂直的横向其中一侧的第一挂钩群、和排列在所述车篷布的上述横向其中一侧的相对侧的第二挂钩群;所述绳状部件交替钩套在第一挂钩群与第二挂钩群上。本技术的婴儿车,包括婴儿车本体,以及固定在该婴儿车本体上的上述婴儿车用车篷。本技术的婴儿车用车篷及婴儿车,通过在车篷上设置保持件,方便存放物品,提高了婴儿车的操作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婴儿车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侧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俯视图。图4(a) (C)是对图2中车篷的开折状态进行说明的侧视图。图5是图1中婴儿车在车篷为打开状态时的侧视图。图6是采用两个支架的婴儿车用车篷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侧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俯视图。图9是第三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侧视图。图10是第三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俯视图。图11是第四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侧视图。图12是第四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俯视图。图13是第五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侧视图。图14是第五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俯视图。图15是第六实施例中婴儿车用车篷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实施例。其中,除第一实施例之外的实施例中,其他实施例仅针对区别于前面实施例的变更部分作重点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婴儿车10,该婴儿车10具有:婴儿车本体,以及固定在该婴儿车本体11上的婴儿车用车篷50。如图1和图5所示,婴儿车车体11包括框架部20和推杆30,框架部20的下方设有前腿22和后腿24,所述前腿22和后腿24下部分别设有前轮16和后轮18。推杆30的端部通过连接件27与后腿24连接,推杆30的端部与连接件27通过一销轴34连接。框架部20还包括一扶手28,扶手28的一端与所述前腿22和后腿24的连接处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26的上部连接,所述连接杆26的下部与销轴34连接。连接杆26的上端部设有一筒状部29,婴儿车用车篷50下端设有车篷固定部件51,车篷固定部件51具有锁定件52,锁定件52插入筒状部29中,筒状部29上设有锁定孔29a,通过该锁定孔29a可将锁定件52固定在筒状部29中。如图2所示,车篷50具有可相对移动的多根支架60,和被该多根支架60支撑的车篷布55。每根支架60都呈U字状弯曲,其两端直接或间接地被车篷固定部件51支撑。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60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支架61、第二支架62和第三支架63。但是,如图6所示,支架60的根数并不仅仅是三根,也可以是图6所示的两根,或者是三根以上。在位于第二支架62与第三支架63之间的中央区域57中,设有保持件70。该保持件70用于与车篷布55 —同夹住被保持物品5。在保持件70与车篷布55之间,形成收纳被保持物品5的收纳空间71。所述被保持物品5应是可被车篷50稳定支撑的物品。比较典型的有,毛毯、毛巾等布料,或衣服。车篷布55位于操作婴儿车10的监护人附近的、该监护人容易触及的位置。由此,可容易地将被保持物品5放入保持件70与车篷布55之间的收纳空间71,也可以容易地将被保持物品5从保持件70与车篷布55之间的收纳空间71取出。同时,由于形成收纳空间71的车篷50位于操作婴儿车10的监护人附近,因此如果被保持物品5从收纳空间71中掉落,监护人将能及时发现。由此提高了婴儿车10的操作便捷性。此处,在本说明书中,相对婴儿车的“前”、“后”、“左”、“右”,“前方”、“后方”、“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这样的用语在没有特别之处时,其意思是以乘坐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0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前”、“后”、“左”、“右”,“前方”、“后方”、“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收纳被保持物品5的收纳空间71是向前后方向的两侧开口的。如果收纳空间71为向后方开放,则监护人在婴儿的背后推动婴儿车10时可容易地将手伸入收纳空间71。相反,如果收纳空间71为向前方开放,则监护人在面对婴儿时可容易地将手伸入收纳空间71。收纳空间71可以同时向前方和后方开放,这样可将被保持物品5以贯穿前后的方式保持在收纳空间71中。由此,即使是较长的被保持物品5也无须折叠,而是以前后伸出的状态保持。但是,收纳空间71也可向左右方向的两侧开口,还可以仅向左右方向的一侧开口。本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70设置在车篷布55的位于相邻两根支架62、63之间的中央区域57上。通常,车篷布55位于相邻两根支架之间的中央区域,在这两根支架间呈下凹状被支撑。由此,能有效地防止收纳空间71中收纳的被保持物品5突然掉落。如图2和图3所示,保持件70的前侧边缘70a位于多根支架60中某一个支架62附近,并沿着该支架62延伸;保持件70的后侧边缘70b位于多根支架60中另一个支架63附近,并沿着该支架63延伸。这样,形成与收纳空间71连通的开口 69a、69b的保持件70的前侧边缘70a和后侧边缘70b都分别位于支架60的附近,因此可有效防止与收纳空间7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用车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两个以上的支架,被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架支撑的车篷布,以及与所述车篷布一同夹住被保持物品的保持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崎雅志寺内健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