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车撞击避力减力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汽车快速普及到千家万户,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快速上升。在各类交通事故中,后果最严重的是车辆迎面相撞事故。在车辆发生迎面相撞前,司机通常采取的主动避险措施是通过踩刹车来降低车辆前进的速度,以此降低车辆撞击的力度,或者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车辆撞击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小速度惯性引发的强大撞击力。然而,上述措施由于人为性较强,根本无法有效减少车辆迎面相撞事故带来的损失。因此,为了减少车辆迎面相撞事故带来的损失,汽车上通常安装有各类汽车安全装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汽车安全装置主要包括安全气囊、防撞钢梁等。其中,安全气囊是依靠气体的可压缩性来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实践表明,安全气囊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安全气囊只有在车辆发生撞击时才会启动,其启动成功率并不高,相当一部分车辆在发生迎面撞击时,安全气囊无法成功启动,因而其无法随时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其二,安全气囊启动时,其内部压缩气体释放的力量通常过大,因而其极易对司乘人员造成伤害。其三,安全气囊无法直接减小车辆撞击的力度,无法防止车体发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撞击避力减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高压氮气储存容器(2)、充气管(3)、释放安全阀(4)、主控开关(5)、以及触发开关(6);其中,充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气囊(1)和高压氮气储存容器(2)连通;释放安全阀(4)安装于充气管(3)上;主控开关(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释放安全阀(4)的一个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触发开关(6)安装于高压氮气储存容器(2)的前侧外壁;触发开关(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释放安全阀(4)的另一个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撞击避力减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I)、高压氮气储存容器(2)、充气管(3)、释放安全阀(4)、主控开关(5)、以及触发开关(6);其中,充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气囊(I)和高压氮气储存容器(2)连通;释放安全阀(4)安装于充气管(3)上;主控开关(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