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梁腹板马蹄钢筋骨架预制胎模,包括混凝土地坪、1号活动铰链、钢管斜撑、下钢模、上钢模、2号活动铰链、横撑杆、地锚螺栓、钢筋定位杆和橡皮垫。1号活动铰链和下钢模分别纵向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地坪的两侧边和中部,钢筋定位杆纵向设置在下钢模上。钢管斜撑的两端分别与上钢模及1号活动铰链相连接。上钢模沿纵向对称平行设置,上面设置有2号活动铰链并连接有横撑杆,其水平边上均匀开有钢筋定位槽口,下钢模的水平边上均匀设置有钢筋定位档口,槽口与档口的位置互相对应,其开口宽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工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腹板马蹄钢筋骨架预制胎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T梁钢筋骨架预制胎模,尤其涉及一种T梁腹板马蹄钢 筋骨架预制胎模。
技术介绍
T梁预制场马蹄及腹板钢筋绑扎作业,是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T梁生产过程中非 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传统工艺是在底模上绑扎,但必须在T梁吊走后才能进行,进度上要 受上道工序制约,工作效率较低,钢筋骨架的制作质量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施工质 量好的T梁腹板马蹄钢筋骨架预制胎模。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T梁腹板马蹄钢筋骨架预制胎模,包括混凝土地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不 少于2对的I号活动铰链、不少于2对的钢管斜撑、2条下钢模、2条上钢模、不少于2个的 2号活动铰链、不少于2个的横撑杆、地锚螺栓、钢筋定位杆和橡皮垫;I号活动铰链沿纵向对称安装在混凝土地坪两侧边上,2条下钢模沿纵向对称设 置在混凝土地坪的中部,钢筋定位杆沿纵向设置在下钢模上;钢管斜撑的上端与上钢模相连接,下端与I号活动铰链相连接;2条上钢模沿纵向对称平行设置,左侧上钢模上设置有2号活动铰链,横撑杆左端 与2号活动铰链相连接,右端搭靠在右侧上钢模的垂直立边上;2条上钢模的水平边上均匀开有钢筋定位槽口,2条下钢模均匀设置有钢筋定位 档口,钢筋定位槽口的位置与钢筋定位档口相对应,钢筋定位槽口与钢筋定位档口的开口 览度相问。此外,下钢模和上钢模均为角钢形状,其水平边均摆放在内侧。下钢模通过地锚螺栓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地坪上。橡皮垫设置在下钢模与混凝土地坪之间。钢筋定位杆与下钢模之间为焊接连接。钢管斜撑与上钢模之间为焊接连接。I号活动铰链与混凝土地坪之间通过地脚螺栓进行连接。最后,2号活动铰链与上钢模之间为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钢筋骨架预制胎模按照T梁腹板及马蹄钢筋骨架的构 造和排列进行专门设计制作,预制出来的钢筋骨架美观标准,误差小,一次检查通过率比现 场绑扎高,而且不受上道工序制约,缩短了工期,生产率相对提高,生产成本还有所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A-A断面图;图3为上钢模钢筋定位槽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平面图。附图标记1、混凝土地坪 2、1号活动铰链 3、钢管斜撑 4、下钢模 5、上钢模 6、2号活动铰链 7、横撑杆 8、地锚螺栓 9、钢筋定位杆 10、橡皮垫 11、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T梁腹板马蹄钢筋骨架预制胎模的下部设置有混凝土地坪1、1号活 动铰链2、下钢模4、地锚螺栓8、钢筋定位杆9和橡皮垫10,中部设置有钢管斜撑3,上部设 置有上钢模5、2号活动铰链6和横撑杆7。图1中间马蹄形状的是钢筋11。其中I号活动铰链2沿纵向对称安装在混凝土地坪I两侧边上,并且是成对设置, 用于连接钢管斜撑3并支撑起上部结构。为保持胎模稳定,I号活动铰链2不少于2对。I 号活动铰链2与混凝土地坪I之间通过地脚螺栓进行连接。2条下钢模4沿纵向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地坪I的中部,用于制作钢筋11骨架底部 两角的形状。下钢模4通过地锚螺栓8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地坪I上。钢筋定位杆9沿纵向 设置在下钢模4的水平边上,钢筋定位杆9与下钢模4之间为焊接连接。橡皮垫10设置在下钢模4与混凝土地坪I之间,可以使下钢模4更紧固地安装在 混凝土地坪I上,不容易松动。钢管斜撑3的上端与上部的上钢模5相连接,下端与下部的I号活动铰链2相连 接,钢管斜撑3与I号活动铰链2为成组使用。钢管斜撑3与上钢模5之间为焊接连接。在上部,2条上钢模5沿纵向对称平行设置,左侧上钢模5的水平边上设置有2号 活动铰链6。横撑杆7左端与2号活动铰链6相连接,右端搭靠在右侧上钢模5的垂直立边 上,以保持整个胎模的稳定。2号活动铰链6与上钢模5之间为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从图1中可以看见,下钢模4和上钢模5均为角钢形状,其水平边均摆放在内侧。如图2所示,下钢模4通过地锚螺栓8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地坪I上,在下钢模4 与混凝土地坪I之间设置有橡皮垫10。钢筋定位杆9沿纵向设置在下钢模4的水平边上。 2个相邻较近的钢筋定位杆9之间的空挡为钢筋11定位档口,用于夹持住钢筋11。3个钢管斜撑3下部分别与3个I号活动铰链2相连接,上部与上钢模5相连接。如图3所示,在上钢模5的水平边上均匀开有钢筋11定位槽口。如图4所示,混凝土地坪I为方形,其两侧对称设置有3对I号活动铰链2,钢管斜 撑3两端分别与I号活动铰链2和上钢模5相连接。2条下钢模4沿纵向对称平行设置在混凝土地坪I的中部,上面均匀成对设置有 地锚螺栓8,用于将2条下钢模4紧固在混凝土地坪I上。在2条下钢模4水平边上还各 自设置有I排钢筋定位杆9,其中相邻较近的2个为I组,中间的空挡为钢筋11定位档口, 用于夹持钢筋11。钢筋定位杆9和钢筋11定位档口也可以设置在下钢模4的垂直边上。2条上钢模5沿纵向对称平行设置,其水平边上均匀设置有钢筋11定位槽口,用于 夹持钢筋11。由图4可见,钢筋11定位槽口与钢筋11定位档口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钢筋 11定位槽口与钢筋11定位档口的开口宽度相同,一般大于钢筋11的直径2mm左右。在图4中还可以看见在上钢模5上设置有3组2号活动铰链6和横撑杆7,其位置 与3组钢管斜撑3相对应,以便更好地保持2条上钢模5的平行以及胎模的整体稳定。2条下钢模4的内侧净距比T梁马蹄钢筋设计外侧宽度大3_4mm,2条上钢模5的 内侧净距比T梁腹板钢筋设计外侧宽度大3-4mm。T梁腹板和马蹄钢筋骨架预制绑扎作业时,上钢模5内的横撑杆7脱开,钢管斜撑 3展开置于地面,按照设计要求在下钢模4上的钢筋11定位档口内摆放钢筋11,绑扎好两 至三道水平筋后,钢管斜撑3和横撑杆7安装就位,将钢筋11上部摆放在钢筋11定位槽口 内,调整顺直腹板钢筋11,然后开始预制绑扎,绑扎完成后整体吊装就位,钢筋骨架预制完 成。由此制作的T梁腹板和马蹄钢筋骨架外观整齐美观,误差小,一次检查通过率比现场绑 扎高,而且不受上道工序制约,缩短了工序间隔时间,生产率相对提高,生产成本还有所降 低。以上对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必要特征和主要优点做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 应该知道,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 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所有不脱离本技术必要特征范围内的 变化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梁腹板马蹄钢筋骨架预制胎模,包括混凝土地坪(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不少于2对的1号活动铰链(2)、不少于2对的钢管斜撑(3)、2条下钢模(4)、2条上钢模(5)、不少于2个的2号活动铰链(6)、不少于2个的横撑杆(7)、地锚螺栓(8)、钢筋定位杆(9)和橡皮垫(10);1号活动铰链(2)沿纵向对称安装在混凝土地坪(1)两侧边上,2条下钢模(4)沿纵向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地坪(1)的中部,钢筋定位杆(9)沿纵向设置在下钢模(4)上;钢管斜撑(3)的上端与上钢模(5)相连接,下端与1号活动铰链(2)相连接;2条上钢模(5)沿纵向对称平行设置,左侧上钢模(5)上设置有2号活动铰链(6),横撑杆(7)左端与2号活动铰链(6)相连接,右端搭靠在右侧上钢模(5)的垂直立边上;2条上钢模(5)的水平边上均匀开有钢筋(11)定位槽口,2条下钢模(4)均匀设置有钢筋(11)定位档口,钢筋(11)定位槽口的位置与钢筋(11)定位档口相对应,钢筋(11)定位槽口与钢筋(11)定位档口的开口宽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梁腹板马蹄钢筋骨架预制胎模,包括混凝土地坪(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不少于2对的I号活动铰链(2)、不少于2对的钢管斜撑(3)、2条下钢模(4)、2条上钢模(5)、不少于2个的2号活动铰链(6)、不少于2个的横撑杆(7)、地锚螺栓(8)、钢筋定位杆(9)和橡皮垫(10); I号活动铰链(2)沿纵向对称安装在混凝土地坪(I)两侧边上,2条下钢模(4)沿纵向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地坪(I)的中部,钢筋定位杆(9)沿纵向设置在下钢模(4)上; 钢管斜撑(3)的上端与上钢模(5)相连接,下端与I号活动铰链(2)相连接; 2条上钢模(5)沿纵向对称平行设置,左侧上钢模(5)上设置有2号活动铰链(6),横撑杆(7)左端与2号活动铰链(6)相连接,右端搭靠在右侧上钢模(5)的垂直立边上; 2条上钢模(5 )的水平边上均匀开有钢筋(11)定位槽口,2条下钢模(4)均匀设置有钢筋(11)定位档口,钢筋(11)定位槽口的位置与钢筋(11)定位档口相对应,钢筋(11)定位槽口与钢筋(11)定位档口的开口宽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浩,王雪峰,刘丹娜,常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