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实心焊丝、带焊剂焊丝等的电弧焊丝,具体地说,涉及适合于软钢、高拉力钢、不锈钢等的焊接的、电弧稳定性和递送性好的电弧焊丝。实心焊丝的制造时,用热轧或拉拔形成直径为5.5~8.0mm的线材(焊丝),在该线材的表面通常残存着高温锈垢,随着时间的经过,与空气中的分反应生成低温锈垢。因此,为了除去该锈垢,要进行弯曲加工或刷丝加工等,或者采用喷丸除锈、喷砂除锈等物理方法。另外,也可以把附着着上述锈垢的焊丝浸渍到盐酸或硫酸中,用化学方法除锈。也可以用超声波酸清洗这样的物理化学方法,除去高温锈垢和低温锈垢。用干式或湿式润滑剂和拉丝用模子,对用上述方法除去了锈垢的线材(焊丝)进行拉丝,拉到预定的线径。拉线时,在焊丝中央作用付加的压缩应力,另外,从表面作用着拉伸应力,当超过了塑性极限时就产生变形,断面缩小,同时朝长度方向延伸。这时,即使取消付加应力,作用应力成为塑性变形而不被消耗,未超过弹性极限的一部分疲劳应力,弹性回复。但是,因焊丝内部的晶格缺陷和表面缺陷等原因,塑性变形时,弹性极限和塑性极限在焊丝表面不平衡,变形应力因剪切应力到达临界值时,表面产生破坏。即 ...
【技术保护点】
电弧焊丝,其特征在于,控制为具有以下的表面状态:焊丝圆周方向的表层部硬度偏差(ΔHv)在45以内,用原子间力显微镜或与其类似的扫描型原子显微镜,对上述焊丝表面的测定区域,测定各座标和高度,用下述式(1)计算随测定距离值(R)而变化的粗度相关函数值G(R),然后,把测定距离R和粗度相关函数G(R)的值做成曲线,其坡降收敛到一定时的临界测定距离R(A)和临界粗度相关函数G(R)(*↑[2])值,分别满足1.0×10↑[4]~2.0×10↑[5]、5.0×10↑[4]~1.0×10↑[8], 式(1) G(R)=〈[Z(x、y)-Z(x、y)]2〉 式中,(x、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孝瑛,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综合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