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焊丝缠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174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焊丝缠结装置,其设置在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用于当将堆叠为连续多圈的焊丝从容器中抽出时防止焊丝发生缠结,所述防焊丝缠结装置包括焊丝挤压部,所述焊丝挤压部布置在容纳于容器中的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处,并且在所述焊丝挤压部中形成有中央空腔,其中所述焊丝挤压部包括由磁性单元制成的上板状挠性构件和设置在上板状挠性构件的下部的下板状挠性构件,并且焊丝被抽出到在上板状挠性构件与下板状挠性构件之间的空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焊丝缠结的装置,其中当将焊丝从堆叠的焊丝堆叠单元抽出并以连续环的方式被容器容纳时可不使焊丝发生缠结,以便可以顺利地实施连续焊接。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防止大容量焊丝发生缠结,已经为焊丝设置了防缠结构件,其中在将环状构件布置在堆叠且容纳于容器中的焊丝堆叠表面的上部的状态下,将焊丝从环状构件的内侧抽出至其外侧。在韩国专利公开No. 87-1076、日本专利公开昭61-183057和日本专利公开平 11-19255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正被从内侧抽出的焊丝发生缠结的装置。当将焊丝抽出时,形成螺旋环的后继的焊丝由于自身弹性可能开始移出螺旋环, 使得环的直径可能逐渐增大。最终,由于环直径大于容器内径,因而焊丝可能被束缚(bound)在内部抽出装置的挤压构件(保持构件)的外周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由此使连续焊接中断。因此,在韩国专利公开No. 87-1076中,将阻尼翼片设置在环状构件上,用于防止焊丝被束缚在环状构件外周与容器的内壁之间。另外,已提出在焊丝被消耗的同时环状构件顺利地沿容器的内壁下降。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昭61-183057中,将带状物竖直地附接到容器的内壁上,用以防止焊丝被束缚在环状构件的外周与容器的内壁之间。这里,环状构件沿附接的带状物顺利地下降,并且在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与环状构件之间不形成空间,由此防止焊丝发生缠结。具体地,在日本专利公开昭61-183057中,认为焊丝可束缚在环状构件的外侧并缠结。然而,在用于正被从环状构件的内部抽出的焊丝的防缠结装置中,当经过环状构件的抽出孔将焊丝抽出时,后继的焊丝也会被抽出并发生缠结。另外,如现有技术的图1中所示,带状物1穿过形成于环状构件3中的孔5,因而带状物1的一部分很大程度地向焊丝堆叠体7弯曲。结果,与弯曲的带状物1接触的焊丝堆叠单元7的一部分被压缩地抵靠在弯曲带状物1上,因而改变了堆叠状态,由此减小了形成螺旋环的焊丝环的直径。结果,焊丝不可能均勻且安全地抽出,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将后继的焊丝环抽出。另外,环状构件随着焊丝的消耗而下降,并且弯曲带状物1在焊丝堆叠单元7中连续地变化。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环状构件发生缠结并且由于带状物1的张力而不能下降。在韩国技术注册公开No. 91-5819和日本专利公开平4-133973中,如上所述的问题被认为是由较轻的环状构件所造成,因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将配重体附接到环状构件上。然而,不能控制抽出的后继焊丝。具体地在日本专利公开平11-192552中,将环状构件的抽出孔制作得较小,以控制抽出焊丝的后继焊丝。然而,抽出的后继焊丝可能发生缠结,因而不能穿过环状构件的小抽出孔,因此中断了焊接操作。在日本专利公开平8-40642和日本专利公开平9-15682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抽出到环状构件外部的焊丝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开平8-40642中,在环状构件上设置阻尼翼片,因而当焊丝被消耗时环状构件顺利地沿容器的内壁下降,这类似于韩国专利公开No. 87-1076。另外,设置由柔软材料制成的阻尼翼片,并且可以在容器的内壁与附接到环状构件的阻尼翼片之间抽出焊丝。通过此构造一定程度上防止后继焊丝被抽出;然而,焊丝可能在阻尼翼片上缠结并且抽出阻力可能增加,并且进一步地,环状构件与焊丝一起抽出。因此,在日本专利公开平9-156827中,提出了对阻尼翼片的补充构思;然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此外,对于抽出到环状构件外侧的大容量焊丝来说,当焊丝被取出时,形成螺旋环的后继焊丝被推入形成竖直管形状的堆叠环的中央管间隙部,并落入中央管间隙部而变为缠结状态。在韩国技术公开No. 92-16429和No. 92-21073以及韩国技术注册公开 No. 95-483中,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个构思。在韩国技术公开No. 92-16429中,提出了一个构思用以解决由将大容量焊丝抽出到环状构件外部以及将大容量焊丝从环状构件内部抽出所引起的问题。即,将环状构件置于焊丝堆叠单元的上表面上,将另一个小的环状构件置于在环状构件中的孔中,然后可将焊丝在两个环状构件之间抽出。然而,被取出的后继焊丝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并且出现了与日本专利公开平 8-40642中所描述问题同样的问题。此外,在韩国技术公开No. 92-21073中,提供了一种带缠结鄂夹(jaw)的环状构件;然而,它不足以控制后继焊丝以防止其缠结。此外,在韩国技术注册公开No. 95-483中,为了控制后继焊丝而将小的环状构件插入焊丝堆叠单元的中央孔中,并且进一步将阻尼翼片设置在环状构件的内侧,并且可将焊丝从小环状构件与设置有阻尼翼片的环状构件之间抽出。同时,阻尼翼片略微有效地控制后继的焊丝;然而,当将焊丝抽出时后继的焊丝也可能随之抽出,因此不能防止缠结。另外,由于阻尼翼片与焊丝堆叠单元上表面之间的空的空间,因而焊丝可能被束缚并缠结。除了这些构思外,日本专利公开平4-133973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将靠磁力吸引焊丝的磁性构件设置为作为焊丝缠结装置的环状板构件,因而当将焊丝抽出时后继的焊丝不与其一起抽出。然而,在此情况下,将正抽出的焊丝经过板构件抽出时所产生的阻力加到抵抗磁力吸引的阻力,因此大幅增加抽出阻力并且对焊丝供给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韩国专利No. 10-859369中,本专利技术人已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将具有环圈形状的挠性磁体设置在焊丝的上堆叠表面中,由此提高焊接效率。然而,具有环圈形状的挠性磁体在焊接作业期间可能变磨损,并且研磨的磁粉被吸收而在焊接尖端和焊接衬垫上积聚,结果可能间断地发生焊接尖端和/或焊接衬垫的堵O在韩国专利No. 10-870165(要求US10/6^,044的优选权)中,已提出了与本专利技术人的构思相似的构思;然而,磁性体发生磨损的问题和由磁粉引起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此外,在韩国专禾Ij公开 No. 10-2009-116031、No. 10-2009-116032 和 No. 10-2010-4456中,已经对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做出了努力,然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如日本专利公开平4-133973中认为是不令人满意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焊丝缠结装置,通过该防焊丝缠结装置,跟随正被抽出的焊丝的焊丝在被抽出的同时不被束缚和缠结,由此使连续焊接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焊丝缠结装置,通过该装置提高了焊丝进给能力,由此提高操作效率。一种防焊丝缠结装置,该防焊丝缠结装置设置在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用于当将以连续多圈的方式堆叠的焊丝从容器抽出时防止焊丝发生缠结,所述装置包括焊丝挤压部,该焊丝挤压部设置在容纳于容器中的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中,并且在所述焊丝挤压部中形成有中央空腔,其中焊丝挤压部包括由磁性单元制成的上板状挠性构件和设置在上板状挠性构件的下部的下板状挠性构件,并且焊丝被抽出到在上板状挠性构件和下板状挠性构件之间的空腔中。磁性单元可以是橡胶磁体。磁性单元可具有300-1200高斯的磁力强度。磁性单元可具有400-800高斯的磁力强度。下板状挠性构件可由树脂膜制成。上板状挠性构件的中央空腔的尺寸可等于或小于焊丝堆叠体的中央空腔的直径, 并且下板状挠性构件的中央空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焊丝缠结装置,所述防焊丝缠结装置设置在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用于防止当将以连续多圈的方式堆叠的焊丝从容器抽出时所述焊丝发生缠结,所述防焊丝缠结装置包括焊丝挤压部,所述焊丝挤压部设置在容纳于容器中的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并且在所述焊丝挤压部中形成有中央空腔;其中所述焊丝挤压部包括由磁性单元制成的上板状挠性构件和设置在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的下部的下板状挠性构件;并且所述焊丝被抽出到在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和所述下板状挠性构件之间的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7.09 KR 10-2010-0066560;2011.06.21 KR 10-2011.一种防焊丝缠结装置,所述防焊丝缠结装置设置在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用于防止当将以连续多圈的方式堆叠的焊丝从容器抽出时所述焊丝发生缠结,所述防焊丝缠结装置包括焊丝挤压部,所述焊丝挤压部设置在容纳于容器中的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并且在所述焊丝挤压部中形成有中央空腔;其中所述焊丝挤压部包括由磁性单元制成的上板状挠性构件和设置在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的下部的下板状挠性构件;并且所述焊丝被抽出到在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和所述下板状挠性构件之间的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所述磁性单元能够是橡胶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所述磁性单元能够具有300-1200高斯的磁力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所述磁性单元能够具有400-800高斯的磁力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所述下板状挠性构件能够由树脂膜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的中央空腔的尺寸能够等于或小于焊丝堆叠体的中央空腔的直径,并且所述下板状挠性构件的中央空腔的尺寸能够等于或小于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的中央空腔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在所述下板状挠性构件的外周上能够设置多个切割部,所述多个切割部突出以与所述容器的内壁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与所述下板状挠性构件能够一体地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能够布置有多个所述磁性单元。10.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进一步包括用于确认所述焊丝的剩余量的一个或多个剩余量确认窗口。11.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焊丝缠结装置,其中所述上板状挠性构件的外周和所述下板状挠性构件的外周能够相互对应,并且所述外周的尺寸能够等于或小于形成在所述容器的下部处的弯曲部的直径。12.—种防焊丝缠结装置,所述防焊丝缠结装置设置在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用于防止当将以连续多圈的方式堆叠的焊丝从容器抽出时所述焊丝发生缠结,所述防焊丝缠结装置包括焊丝挤压部,所述焊丝挤压部布置在容纳于容器中的焊丝堆叠单元的上部处,并且在所述焊丝挤压部中形成有中央空腔,其中所述焊丝挤压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裵孝瑛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综合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