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毛坯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83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具体为一种银毛坯成型模具,解决现有银毛坯成型模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制成的银毛坯形状单一的问题,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右模板,左模板和右模板均为矩形平板状结构,左模板下端间隔设有定位孔,右模板下端设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的定位柱,左模板内侧开设银水浇注槽,左模板与右模板通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对接后形成银水浇注腔,银水浇注槽为一个矩形槽,或者银水浇注槽为一排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条形凹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得到板状或条状两种结构形式的银毛坯,而且外观光滑,满足银器制作的多种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具体为一种银毛坯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贵金属,银器是最普遍、也是最多的,它不仅可以制作成生活用品,还可以用来装饰器物或者服饰用品。现代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了,银器的杀菌机理是因为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银离子,这些银离子能将细菌吸附其上,令细菌赖以呼吸代谢的酶失去作用,使细菌无法生存,由于银的杀菌功效卓著,因而它在医药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现代医药也将银胶体沉淀在纱布、药棉上制成银纱布、银药棉,用以治疗脓疮、溃疡等,其疗效较好。通常银器的制作步骤是先将银块熔化为银水,然后将银水倒入模具中,制成银毛坯,再利用银毛坯通过其他工序制成图案优美、色泽明亮的各种生活用品。现有银毛坯成型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便,制成的银毛坯形状单一,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银毛坯成型模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制成的银毛坯形状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银毛坯成型模具。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银毛坯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右模板,左模板和右模板均为矩形平板状结构,左模板下端间隔设有定位孔,右模板下端设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的定位柱,左模板内侧开设银水浇注槽,左模板与右模板通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对接后形成银水浇注腔。根据对银毛坯的成型要求,所述银水浇注槽为一个矩形槽,或者银水浇注槽为一排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条形凹槽,前者得到的银毛坯为板状,后者得到的银毛坯为多个条状结构,以满足银器制作的多种需求。为了便于操作,左模板外侧固定有操作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得到板状或条状两种结构形式的银毛坯,而且外观光滑,满足银器制作的多种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左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所述左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或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右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中1-左模板;2_右模板;3_定位孔;4_定位柱;5_银水浇注槽;6_操作把手。具体实施方式银毛坯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1、右模板2,左模板和右模板均为矩形平板状结构,如图1、2、3所示,左模板下端间隔设有定位孔3,如图4、5所示,右模板下端设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的定位柱4,左模板内侧开设银水浇注槽5,左模板外侧固定有操作把手6,左模板与右模板通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对接后形成银水浇注腔。如图1、2所示,银水浇注槽5为一个矩形槽或是一排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条形凹槽,银水浇筑槽的深度可根据对银毛坯的厚度要求确定,一般为O. 5 lcm。具体制作时,先将右模板的定位柱插入左模板的定位孔内,使得左、右模板对接,并且形成银水浇注腔,然后将银块熔化成银水,缓缓倒入银水浇注腔内即可,待冷却后即形成银毛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毛坯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1)、右模板(2),左模板和右模板均为矩形平板状结构,左模板下端间隔设有定位孔(3),右模板下端设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的定位柱(4),左模板内侧开设银水浇注槽(5),左模板与右模板通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对接后形成银水浇注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毛坯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I)、右模板(2),左模板和右模板均为矩形平板状结构,左模板下端间隔设有定位孔(3),右模板下端设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的定位柱(4),左模板内侧开设银水浇注槽(5),左模板与右模板通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对接后形成银水浇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繁峙县星河银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